秋季之後,很多人都知道要潤肺,防燥,常常會忽略對脾胃的保養,殊不知,進入到秋天之後,人體正處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而脾胃怕涼,在潤肺的同時,還應該保養好脾胃健康。立秋之後,天氣漸漸轉涼,晝夜溫差變大,氣候寒熱多變,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一不小心就容易引起胃病,尤其是患身胃功能不好的人,容易致使胃病復發,因此,要注重養胃健脾,防止疾病的發生。所謂“藥補不如食補”,在脾胃病方面尤為重要,飲食得當最有利於脾胃病的調養。

時值白露,飲食養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

1.健脾益胃茶

【適合人群】

適合脾胃虛弱所致脾胃運行不健、食慾不佳、胃脘部常感脹悶不適者,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尤宜。

【不宜人群】

因傷食而中焦積滯者不宜。

四季皆宜飲用

功效:此茶可益脾健胃、促進消化,脾虛運化不良、常感胃部脹悶不適的人可經常飲用。

材料:炒黨參15克,炒白術12克,炒麥芽20克,炒陳皮9克。

做法:將所有材料放入茶袋,置於茶壺中,用沸水沖泡,悶20~30分鐘後可倒出飲用。

用法:代茶頻飲,一日內飲完,每日1劑。

2.益脾餅

【適合人群】

適合脾胃虛寒、中陽不振所致的食欲不振、食少洩瀉、食積內停、完穀不化者。

【不宜人群】

陰虛陽亢、內熱煩渴者不宜多吃。

四季皆可食用,秋、冬季食用尤佳

功效:此方出自《醫學衷中參西錄》,是健脾止瀉、溫中健胃的食療佳品,常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食少、腹瀉、食滯不化等症。

材料:白術20克,乾薑6克,雞內金10克,大棗50克,麵粉150克。

做法:

用法:作早餐食用,或作兩餐間的點心食用均可,注意要細嚼慢嚥。

3.雞內金粥

【適合人群】

適合脾胃傷食所致的胃痛、脘腹脹滿、噯腐吞酸、吐食或吐未消化之食、大便不爽者。

【不宜人群】

脾氣虛弱、無積滯者不宜。

四季皆宜飲用

功效:此方出自《壽世新編》,有健脾益胃、消食磨積的功效,最宜脾胃傷食者食用。

材料:雞內金6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雞內金用小火炒至黃褐色,研成細粉。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至粥成,兌入雞內金粉,略煮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食用。

4.參芪鵪鶉湯

【適合人群】

適合脾虛氣弱所致的食少、神疲乏力、形體瘦弱、面白少血、營養不良、貧血頭暈、脾虛水腫、洩利者。年老體弱、小兒疳積者均宜食用。

【不宜人群】

氣滯、火盛、中滿、無虛者不宜多吃。

最適合秋、冬季食用

功效:鵪鶉肉藥用價值很高,被視為“動物人參”,有消腫利水、補中益氣的功效,搭配補氣的黨參、黃芪,可健脾益氣、補虛養血,是脾虛體弱者的補益佳品。

材料:黨參、黃芪各15克,鵪鶉1隻。高湯、鹽、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用法:隨餐食用,吃肉喝湯。

5.茯苓膏

【適合人群】

適合脾虛濕盛所致的食少乏力、身重如裹、大便溏薄者服用。老年性水腫、肥胖症及癌症患者均宜服用。

【不宜人群】

尿多尿頻、虛寒精滑者忌服。

四季皆可服用

功效:常服此膏,可起到健脾和胃、利水滲濕的作用,脾虛濕盛者可常服、久服,對緩解各種不適非常有益。

材料:茯苓500克,蜂蜜適量。

做法:1.將茯苓研為細粉。2.將蜂蜜放入鍋中,加適量水,邊熬邊攪,加入茯苓粉,至充分混合,趁熱倒入瓶中,晾涼後加蓋密封儲存。

用法:每次取出1勺茯苓膏,用白開水化開服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