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朋友家做客,發現她一直抱著孩子來回走,我看寶寶都已經睡著了,就喊她過來吃飯,結果她把孩子也抱了過來,「你先把孩子放下來,抱著她怎麼吃啊?」朋友一臉的無奈,「我也想放,可一放下來她就醒了,然後就哭,煩都煩死了!」她的話讓我想起我的經歷,我孩子剛剛出生的那段時間,也是睡覺必須有人抱著,不然就不睡,而且放下來就醒,可把姥姥累得不輕。
其實這樣的孩子非常普遍,媽媽們對此很是苦惱,「本來力氣就小,一天到晚還得抱著,累都累死了,早知道就不生了!」能讓母親後悔生孩子,可想而知其困難程度。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們「不抱不睡,放下就醒」呢?
其實,這一現象並非我們國家「專利」,它全世界通用,不管是哪個國家、哪個民族,都存在這種事情,父母們均很頭疼,因此,很多專家對此展開分析。
1、內耳前庭過於敏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你在睡夢中,突然夢到自己從高空下墜,然後一驚就醒了,其實這是人失去平衡感之後的本能反應。孩子也存在這種體驗,當家長將其從懷抱狀態往下放的時候,由於他們內耳前庭過於敏感,也會產生比較強的失重感,從而從睡夢中驚醒。其實這一類孩子長大之後,還很容易暈車,他們的平衡感有點太過發達了。
2、不一樣的刺激
家長抱著孩子的時候,肯定非常小心,不會像抱小貓小狗一樣,翻來覆去地玩弄,一般都是固定一個姿勢,一直等到孩子睡著。可要放下來的話,就意味著必須改變姿勢,原本與孩子接觸的部位消失,新的接觸區域(床與孩子)形成,而孩子的天性是尋求庇護,也就是穩定,身體感受到不一樣的刺激,他們會產生莫名的「危機感」,自然會覺得不舒服,從而大聲哭鬧。換句話說,如果媽媽可以在不改變感官刺激的基礎上將孩子放下,他們也就不會醒來,,當然,這是不可能辦到的。
3、習慣性問題
用老一輩的話來說,「就是慣的!」,孩子出生之後,父母由於喜愛或者習俗等問題,總是將其抱起來,對於剛出生沒多久的孩子而言,由於體重比較輕,加上家長正處於最激動的時間段,抱久一點也無所謂。可是對於孩子而言,外界的所有變化都會記憶在大腦裡,一直被父母抱著,他們就會產生「應該被抱著」的認知,習慣一旦養成,再想去改變?那可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辦到的事情,像這一類孩子,純粹是父母自己在給自己找麻煩。
4、睡覺時身體過於緊張
就像是我的小侄子,睡著之後,拳頭捏得死死的,全身肌肉緊繃,剛好卡在大人的肩膀裡面,整個人縮成一團,我一直懷疑他在做噩夢。在這種狀態下,父母突然將其放下,外界壓力發生改變,孩子需要自己調整睡姿,他們自然感到相當不習慣,於是就醒了。通常來說,要到4個月左右,「睡覺緊張」這種情況才會慢慢消退,孩子已經確認了周圍環境的安全,不再本能的警惕。
知道了原因,那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1、確保放下孩子的順序要科學
美國兒科學會認為,當寶寶處於頭朝下姿勢時,耳朵裡的平衡感知器官就會失衡,因此,在將寶寶放下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頭先靠床。
正確的順序應該是這樣的:母親在確保動作輕柔的前提下,先將孩子的腳放下,一定要放在被子上,由下而上,從腿到屁股再到背,最後是腦袋。抽離支撐臂的時候,另外一隻手要先扶好孩子的腦袋,確保脊椎安全。
2、減少原始反射
有一個生理現象叫做「莫羅反射」,是人類嬰兒生理反射的一種,又名驚跳反射,具體表現為,當寶寶受到驚嚇時(包括巨大聲響、未知感官、恐懼物體等等),他們會本能地展開雙臂,拱背、伸腿,放下就醒也是其中的一種。
家長可以通過俯趴的方式抑制住這種反射(只能自然消除),以此來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讓他們能睡一個安穩覺。
3、從小培養正確習慣
老人是育兒路上的一道坎,這話一點都不假,她們帶孩子不怕吃苦,哪怕一天到晚抱著都不嫌累,子女要是提意見,老人還咄咄逼人:「又不要你們抱,我都沒說話,你們廢什麼話?」看似有理,實則蠻橫,她要是能確保一直帶娃,那也就算了,可誰還沒點事情?
生病、外出、過節等等,這種時候不就要父母帶了嗎?不是說父母不能吃苦,關鍵在於,得將時間與精力放在好的事情上,這才有意義,而「孩子一放就睡」這件事情,明顯不是什麼好習慣,不值得大人屈從。
4、鍛煉孩子的平衡感
孩子內耳前庭不是敏感嗎?那我們就專門訓練這一塊,沒事的時候,經常帶著孩子坐坐車,或者買一個搖床,將其放在上面一直搖,通過過度刺激,使其逐漸適應外界環境變化,我們改變不了孩子的器官,但是卻可以改變他們的感受。
經過長期鍛煉,還能有效改善寶寶未來暈車的問題,要知道暈車可不是什麼好的體驗,無數人願意掏錢「治病」,但是一旦錯過兒時最佳適應期,想要成人之後再去改善,幾乎不可能。
總而言之,只要父母弄清楚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根據實際情況對症下藥,解決「非要抱著睡」這問題並不困難,可以讓娃睡到大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