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封建皇朝,學者記錄有關於它的歷史並流傳至今的文集也更有可信度,清朝的電視劇可以說是不在少數,電視劇中的紫禁城都是富麗堂皇的,然而它的真實樣貌到底是怎樣的?

1900年8月14日,聯軍攻破北京城,慈禧帶著光緒帝等人落荒而逃,紫禁城烏煙瘴氣。到了次年,日本建築學家伊東忠太來到北京,作為一個從小就對中國建築有著嚮往的日本人,伊東忠太以「研究建築」為由考察紫禁城,留下了我們今天要說的珍貴的老照片。

兩強結合,彷彿是上天抽空在八國侵華這個時間檔口,專為故宮留下最真實的原貌場景,因為故宮的很多地方在此後的軍閥混戰,民國初建,戰爭洗禮以及社會變革中,遭到不同程度的改變和破壞。圖:太和殿前的御路。

圖:太和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古代宮殿建築,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的御筆,現存的牌匾為複製品。原件在袁世凱稱帝時被換下,已佚。

圖:太和殿內金漆盤龍柱。小川一真在拍攝時,未顯示建築構件的粗大,讓一在場的中國人張雙臂抱住龍柱以作參照。而太和殿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撐其全部重量,其中頂梁大柱最粗最高,明朝時為四川深山的楠木,清朝重修時為東北深山裡的松木。

圖:交泰殿交泰殿裡皇帝的寶座,匾額「無為」。交泰殿殿名取自《易經》,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滿"之意,是皇帝和後妃們起居生活的地方。交泰殿小川一真在拍攝時將存放「二十五寶璽」的匣盒罩布全部打開。

圖:乾清宮裡的皇帝寶座。乾清宮位於乾清門內,「乾」象徵著「天」,「清」意味著「透徹」,寓意著國家安定,皇帝勤勉廉政。乾清宮的南廡房有一南書房,據載,年少的康熙皇帝就在這裡智擒了鰲拜,去掉了一個心腹大患。

圖:乾清宮東側紫檀雕龍大鏡。當時那麼大的鏡子裝飾十分精緻,彰顯皇家的奢華。

圖:中正殿,清宮佛堂名,是清朝宮廷藏傳佛教活動的中心。位於紫禁城內西北隅建福宮花園南,主供無量壽佛。1923年6月26日夜建福宮大火,殃及該殿,僅存遺址。2012年12月4日中正殿遺址復建工程竣工。

 圖:翊坤宮。翊坤宮是紫禁城內廷西六宮之一,為明清兩朝後妃居住地。光緒年間為慶慈禧五十大壽,將此宮與儲秀宮打通,形成四進院的格局。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為黑白照,但屋內擺設錯落有序,而且擺件都非常精緻。

圖:養心殿裡的龍床。養心殿的後殿是皇帝的寢宮,共有五間,東西稍間為寢室,各設有床,皇帝可隨意居住。影視劇中皇帝的龍床很寬大,真實的歷史並非如此。由於北京城天氣寒冷,為保暖,皇帝的臥室一般面積都很小,這意味著龍床也很小。

圖:中和殿。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之一,位於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間。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並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親祭,如祭天壇、地壇,皇帝於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覽祝文。從照片可以看出此時的中和殿荒涼不堪,殿前地面更是雜草叢生。

圖:坤寧宮西半部窗戶紙糊在外,本來是為了應對關外常有的暴風雪而養成的習俗,不想卻和騎馬射箭被一起帶進了紫禁城。

圖:坤寧宮的東簷角隔扇門上有簾,東暖閣作為皇帝大婚的洞房,終清一朝只用過四次,每次也只有三天。

圖:一名太監站在大殿前的漢白玉石階上,石階也是雜草叢生。

圖:漢白玉石階。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