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來襲,一個不小心陸地就成了水上威尼斯,嚴重的,就演變成勞民傷財的洪澇災害。除了搶險抗災,有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呢?
別說,島國還真想出了一個妙招。
上世紀50、60年代,日本常因下水道系統的孱弱,飽受洪澇之苦。每次面對突如其來的強降,東京十有八九會“水漫金山”。
於是,1992年起,日本開始大興土木,斥資24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00億元),耗時14年,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排水系統——首都圈外郭放水路,又稱“ G-Cans計劃 ”。
整個系統位於地下50米,是一條總長為6300米,直徑10.6米的巨型隧道。
“G-Cans計劃”被譽為世界最先進的排水系統,排水全過程都是利用計算機遙控完成。
排水系統是通過五個約70米深、直徑約30米的立坑,連通地面的河流、河溝,作為分洪入口。
立坑大到什麼程度呢?每個坑可以放得下一座美國的自由女神像,或是一艘航天飛機。
隧道的末端是一個大型蓄水池,這個蓄水池有四台大型水泵。地面上的水流入小河溝之後,會排入立坑中。
當立坑中的水儲存到一定程度,就會排到調壓水槽中,調壓水槽內部高18米、寬78米、深177米,擁有商用寫字樓的高度和足球場的寬度,從頂層至底層,需要下116層樓梯,深不見底!
支撐調壓水槽的59根石柱,與天井高度同為18米,重約500噸,它們不單支撐著天井,同時還能防止導入的水流過多時,設施自身“屈服”於水的浮力而產生的意外
由59個巨大的水泥柱支撐的,大容積地下宮殿很有異次元的風格,被稱之為日本的“地下神殿”。
調壓水槽儲存一定水量後,水泵會被打開,將水以200立方米/秒的速度排入江戶川。
只有當水儲存到一定量才會被排出去,所以一般情況下還能儲水,能有效避免旱災,為旱災做準備。
平時這些地方都是空著,一旦暴雨來襲,便成為了調節水量的空間。這個排水工程還是個旅遊景點,定期開放參觀。
裡面設有地下探險博物館“龍Q館”,可以讓大家了解更多關於防洪的知識。
自從排水系統建成後,日本暴雨季節受洪災影響的房屋從以前的41544家減少到了245家,浸水面積也從以前的27840公頃減少到65公頃。
這也是把下水道建設到極致了。我們不能左右自然,能做到的,只有盡可能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你們說呢?
威尼斯(威尼斯語︰Venezsia;義大利語︰Venezia;佛裡烏利語︰Vignesie;拉丁語︰Venetia;英文:Venice)是義大利東北部著名的旅遊與工業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區的首府。威尼斯城由被運河分隔並由橋樑相連的118座小島組成。[2]威尼斯潟湖是位於波河與皮亞韋河河口之間的一個封閉的海灣,威尼斯城就坐落在威尼斯潟湖的淺灘上。威尼斯以其優美的環境、建築和藝術品珍藏而聞名。潟湖和城市的一部分被列為世界遺產。Luigi Barzini曾在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最美麗的人造都市」,時代線上也稱讚威尼斯是歐洲最浪漫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