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嬌慣,能想到的場面通常是孩子不停地喊“我要我要我要!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爭先恐後地答“給給給”。再就是孩子不願意吃飯,家長在後面追著喂;孩子摔倒了,家長飛人般地沖上去攙扶…… 其實,作為“現代化”的家長,可能已經和這種“初級階段”的嬌慣絕緣。但即便這樣,仍然很難避免在不知不覺中給了孩子過度的愛與關注,中了 “隱形嬌慣”的埋伏。

現如今做父母的,大都寵愛孩子。

因為工作上的繁忙,沒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成長,所以在某些方面上就格外的寵愛。

把孩子當成手心裡的寶,捨不得罵,下不了手打。

作為父母,寵愛孩子的心當然可以理解。

但家長卻不知道,過度的寵愛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

中國有句古話, 慣子如殺子。

過度寵愛孩子,只會給孩子的未來帶來種種不足以及危害。

等到發現孩子已經養成了壞性格,才後知後覺地想糾正,這時候可能已經晚了。

因此,當孩子一出現以下這5大徵兆,家長就要警惕起來,一定要及時糾正。

一、對家裡老人不禮貌

孩子出生後,全家都很高興。

這樣自然而然地,孩子便成了全家的中心,是全家捧在手心中的寶貝,特別是家裡老人對孩子更是寵愛。

孩子要什麼,老人就給什麼。

對孩子百依百順,不讓孩子做家務,恨不得事事代勞。

被過度寵愛的孩子,根本不知道為人著想,不會將心比心。

時間長了,就養成了很多孩子對老人沒大沒小、經常呵斥老人的壞行為。

孩子對著家裡老人經常呼來喝去,毫無尊重可言。

這樣養成的孩子,性格極其驕橫目中無人,行為乖張專橫,對孩子將來的發展極其不利。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尊老的孩子能受人喜歡嗎?

因此,家長要從小就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不可以對老人沒禮貌。

當家裡老人過度寵愛孩子的時候,家長看見了一定要制止。

如果發現孩子沖家裡老人發脾氣,甚至是做出一些無禮的舉動,要嚴厲批評孩子。

二、從不主動幹家務活

很多獨生子女家庭,視孩子為掌上明珠,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

所以只讓孩子吃好喝好,只管孩子學習,什麼活都不用孩子幹。

甚至連最起碼的家務活動都不需要孩子參與,父母統統包辦。

於是養成了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理能力非常差的孩子。

可是家長要知道,一個人想要在社會上生存下來,最基本的要素便是懂得生活的基本技能。

如果連生活最基本的技能都不會,那麼最終註定會被社會所淘汰。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表明:

幹家務的孩子和不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

因此,在小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參與家務活,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慢慢地鍛煉他們的生活技能。

三、經常打斷大人說話

孩子被寵壞的徵兆之一,便是經常打斷大人說話。

在媽媽打電話的時候頻頻打岔,一會讓媽媽看這個,一會說自己要告訴媽媽事情。

家裡來了客人,爸爸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也總是過來打岔。

甚至有時候脾氣上來了,就不允許爸媽再和別人聊天。

有這種行為的孩子,他不想爸媽的眼光放在其他人心上,他想爸媽時刻只注意到自己。

因此,當孩子出現這種徵兆時,家長就要注意了。

首先要告訴孩子,打斷大人說話是不禮貌的,讓孩子有這個意識。

之後便是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要注意這一點,不要毫無顧忌地隨便打斷別人的話,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四、不分場合亂發脾氣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有些父母這樣說:

“就我家那個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摔東西的孩子,真是令人頭疼。”

甚至有些孩子,因為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不顧場合大哭大鬧滿地打滾兒。

有時候甚至是大發脾氣,跟父母頂嘴。

其實孩子有這種問題,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為父母過於寵愛他。

現在的家庭一般都是家裡只有一個孩子,一家人就圍繞著一個孩子轉。

所以孩子就成了家裡的小公主或者是小皇帝,什麼事情都依著他,以至於孩子養成了這種壞習慣。

如果家長這時候沒有及時糾正孩子,可能會使孩子長大以後變得暴躁自私。

因此父母不要事事滿足孩子,有時候也要適當懲罰教育孩子。

五、太以自我為中心

在物質條件日益豐厚的當下,很多孩子被父母捧在手心裡。

從小就單獨擁有一切玩具、食物,甚至沒有和兄弟姐妹分享的時機。

有些孩子就很輕易養成了一切以自我為中心,過於自負的壞習慣。

想要的東西就一定要得到,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都要佔為己有,只要滿足自己就可以了。

總是認為整個世界都要圍繞自己一個人轉,別人都要聽自己的。

太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只顧自己開心。

這種孩子,就是典型的被家人寵壞了。

雖然在家裡還能過得舒坦,但是在外面呢?別人沒有義務這麼慣著他。

因此,當孩子平時做出很自私的行為時,家長一定要及時制止,讓孩子有所改正。

而且,家長也不要事事滿足孩子,要教會孩子不能事事只為自己考慮,要懂得換位思考。

如果你家的孩子有以上這5種表現,說明他已經被寵壞了。

再不糾正的話,孩子不僅性格會出現缺陷,還有可能成為問題孩子。

因此,家長一定不要過度寵愛孩子,要把握好分寸,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明天。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