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美國人每年使用100卷衛生紙。特朗普說疫情大概也就持續到七八月,買50卷足夠了!

現在國外在重複病毒剛爆發時我們的一些經歷,比如封城、居家隔離。但好像我們這邊並沒有出現搶購、囤積衛生紙的情形,而無論是日本、美國還是澳大利亞,都有超市捲筒紙被搶購一空的情景。有些人覺得這可以理解:能用上衛生紙是現代文明的門檻,在非常時期,能守住這一點還可以覺得文明還在。

一位經濟學家說,搶購衛生紙的現象確實費解,它既不是防疫必需物質,又不會出現短缺。普通美國人每年使用100卷衛生紙。如果大部分是從中國進口的,這肯定會出現嚴重的問題。但美國進口的衛生紙很少,在2017年只有不到10%,大部分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美國從1800年代晚期就開始大規模製造衛生紙。雖然其他製造業都轉移到了國外,但衛生紙的生產並沒有,現在有近150家美國公司生產衛生紙。

對於為什麼有人搶購衛生紙,已經有人想了各種解釋:衛生紙相對便宜且保質期長,早晚要買。它用途很多,也是不可替代的。囤積物資時,不同的必需品有不同的選擇。如果人們沒找到他們想要的食物,他們可以買別的食物。但衛生紙來沒什麼替代品。

西方媒體採訪的專家提供了多種解釋:

1. 出於恐慌

心理學家說,恐懼是會傳染的。我們通過觀察其他人來判斷我們的處境,就像體育場發生踩踏那樣,如果你在超市裡看到別人在驚恐地搶購,恐懼的傳染效應就會導致其他人也開始搶購。就像擔心一家銀行要破產時,顧客會去擠兌,搶著取回自己的存款。

BBC說,當人們看到空空的貨架時,心裡開始恐慌。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的格雷斯教授表示,因為衛生紙在貨架上的位置比較顯眼。她說,想像一下,50大卷衛生紙一下子從貨架上消失後所產生的空蕩感效應。它可比50罐早餐豆或消毒液不見了更顯眼。

2. 錯失恐懼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加爾格副教授表示,這裡還有錯失恐懼症現象(FOMO syndrome)在作祟,因為當人們看到別人都在搶購某種商品時,總覺得這裡面必有其原因。因此,深怕自己錯過。

囤積衛生紙的熱潮會過去,因為社會有自我糾正機制,當人們在社交媒體上笑話搶購衛生紙的行為時,人們就會覺得囤積衛生紙很丟臉。但也許會出現搶購其他東西的熱潮。

3. 憎噁心理

《流行病心理學》一書作者史蒂夫·泰勒說,在流行病爆發期間,人們對討厭的事物變得更加敏感,更有可能體驗到討厭的情緒,並決心要去避免這種情緒。討厭就像一種報警機制,警告人們去躲開某種感染。如果看到把手上有唾沫,我就不會去碰它。我會感到討厭、憎惡。這讓我們保持安全。衛生紙是消除讓人憎惡的東西的好工具,所以它成了安全的象徵。

4. 零風險錯覺

澳大利亞一位風險專家說,囤積衛生紙是相對便宜的一種行動,當人們感到危險時,買點紙讓他們感到自己做了點什麼。這是典型的零風險偏見:人們喜歡徹底消除一種可能的、簡單的風險,而不是做些真正能大幅降低風險的活動。購物大量衛生紙就不會在隔離期間沒有紙用。人們也許無法消除感染病毒的危險,但他們可以消除衛生紙用光的危險,這讓很多人感到自己在不確定的情況下能有所控制。

5. 囤積本能

還有一種可能:我們天生就有囤積的本能,像松鼠等動物一樣。

我們總是傾向於未雨綢繆。美國國土安全部建議美國人儲備夠用兩周的食品、洗漱用品和藥品。當衛生官員建議人們儲備物資時,人們會做到極致。

6. 社會性生存

我們是社會性動物,我們的生存依賴於群體。看上去不乾淨、不健康的人會讓人避之唯恐不及,這有時意味著死亡。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教授Alvord說:「我們已經過了使用樹葉的階段,要做到清潔、體面、合群、不要渾身散發出臭味。」

7. 最低水準理論

澳大利亞消費心理學專家米勒博士說,搶購衛生紙是城市化社會和人們現代生活方式便利的最高體現。

人們已經不習慣物品短缺和斷貨現象。我們習慣於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因此,搶購手紙就是能維持這種狀態的一種心理。潔白柔軟的衛生紙正是澳大利亞人和許多其他國家人不願意放棄的一種「奢侈品」。萬一人們不得不長期居家隔離,無法出門,至少他們可以確保享受人生中的一點點舒適。

雖然,同許多其他生存必需品,比如水和食品相比,衛生紙根本無足輕重,然而,它卻是人們不願放棄的、能維繫生活最低水準的某種東西。

災難發生後,人們需要儲備什麼?德國聯邦民事保護及災害救助署建議,每個成年人都應貯備可供十天使用的食物:20升飲用水,3.5公斤米面,6.5公斤罐頭裝蔬菜乾果,2.6公斤奶製品以及便於儲存的魚類肉類製品和全蛋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