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性格有人說是天生自帶的,也有人反駁說性格是後天養成的。其實很多教育專家都曾指出,孩子的性格是可以通過後天教育而改變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就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雪花一樣,每個孩子也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和性格。
有的娃性格開朗,總是喜歡探索世界,而有的孩子,天生就喜歡安安靜靜的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那麼這兩種孩子長大後的差別在哪呢?
自家娃“浪”了一假期
曉慧的兒子今年9月開學就要上2年級了,假期裡每天都吵著要出門玩,讓曉慧頭痛不已。
雖然覺得孩子才2年級玩玩沒什麼關係,但也擔心這樣放縱孩子會讓孩子太“野”了。正巧寶媽的閨蜜家的兒子和她兒子是一年的,但是兩個孩子性格卻完全不同。
閨蜜對曉慧說,在這一整個假期,自己的兒子都宅在家裡,平時不是看動畫片就是看書,最大的運動可能就是在家搭積木了。
閨蜜幾次勸兒子出門玩,都被兒子拒絕了。
兩個寶媽都羨慕彼此兒子的性格,曉慧說:“要是孩子的性格能互補一點就好了,這樣剛剛好。”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娃,有什麼區別?
1)體質不同
專家建議:兒童每週都要運動2-3次,每次不少於10-15分鐘,以中等強度為主。
從體質看“出去浪”的孩子喜歡活動,身體素質自然要比常年宅在家的孩子要強。但活潑愛動的孩子也更容易受傷。
調整:鼓勵孩子多出門運動,但要注意帶好護具,以有氧運動為主。
2)性格不同
研究發現:85%的孩子,在12歲前就已經性格定型,也就是小學畢業前是父母改變孩子性格的最後期限。
喜歡“出去浪”的孩子,大多都是性格比較開朗的,更能快速融入一個新的環境,交際能力、應變能力都很強。
而喜歡“宅在家”的孩子,多數都是安靜、溫順的性格,這種性格可能會讓孩子在以後的社交上出現問題,建議家長多帶孩子接觸陌生的環境和人。
調整:不必非要改變孩子的性格,但也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孩子,比如告訴性格開朗的孩子有些話沒有必要說,告訴性格安靜的孩子大膽去和別人溝通。
3)學習能力不同
性格活潑的孩子往往想像力和行動力都很強,這會給他們帶來很多好的點子,但同時因為不定性的性格也會讓他們經常半途而廢,容易失敗。
性格安靜的孩子,更加嚴謹、耐心適合研究東西,但卻也會因為性格而被自己框住,給別人造成不好相處的印象。
調整:讓性格活潑的孩子多看一些書或做一些需要耐心的遊戲,而性格安靜的小朋友,就要多帶他們去戶外,從實踐中去學習。
讓娃學會“動靜結合”
心理遺傳學家認為,性格有一半是來自於遺傳,而另一半則可以通過後天的教育、環境、習慣等進行改變,這也是我們說的社會性人格。
1)活潑的要學會安靜
性格活潑的孩子最大的缺點就是三分鐘熱度,容易失去新鮮感,一旦遇到困難,很容易就放棄了。
這樣的孩子在學習上也會如此,經常會因為馬虎而做錯題,也會因為碰見難題就放棄。但這不是不認真,而是因為性格使然。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要去磨他們的性子,讓他們學會內收,可以學習一些耐性較強的書法、畫畫、樂器等。
2)安靜的要學會活潑
而安靜的孩子就應該教會他們如何外放,多帶孩子出門和其他人接觸,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科技館、動物園、海洋館開始。
另外“宅在家”的孩子還特別喜歡鑽牛角尖,父母一定引導孩子讓他們知道,不是什麼事情都會如願,要學會原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