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NEO iDSD這台解碼耳放的評論,我決定採用問答的形式。


問題1:NEO iDSD能推好K701嗎?

K701的熱度幾年前就褪去了。出大耳的時候我也一度想出了它,因為手裡的前端隨身為主,推不好。但又看它外觀和佩戴都不錯,另外國產版出不了幾個錢,就留了下來。

所以這要看每個人對「推好」的判斷是什麼。

先表達我的觀點:NEO iDSD是不能把K701的極限逼出來的,但兩者搭配音色出彩。

曾經試過一些大型台式耳放和功放前級推的國產K701,低頻很像健美先生,肌肉緊實線條感足,又有點音箱腳架灌砂太滿的感覺。

自認為這就K701的極限,有驚喜卻不是我喜歡的聲音,個人愚見,K701這副耳機還是在聲音更寬鬆、稍稍偏上盤、中頻順滑的時有味道,用NEO iDSD做前端恰好有這個效果。


問題2:NEO iDSD+K701適合聽什麼?

第一位,偏清甜或悠揚的女聲曲目。

我要糾正一些人錯誤的概念:ACG不僅只有女聲和女毒,只要和動漫作品及衍生作品相關的音樂都屬於ACG的大範圍。男聲、小提琴、鋼琴、古典交響樂、電音、金屬樂,這些都有可能是ACG類作品。

ACG≈雜食。

但如果你的小夥伴說他聽ACG,也不能斷言他聽音樂雜。

聽女聲多?聽燃曲多?聽電音多?大部分人都有傾向性,萬一他只聽一類,那不是很尷尬?

像我就非常喜歡蝦米音樂上的一個小眾歌單《精靈語、塔語、星語,凱爾特風,異域風情》。名字有點中二,打開這歌單時總有一瞬間認為自己不是普通地球人,而是轉生到地球的精靈族或其它神馬架空種族的大祭司。

這個歌單中大部分曲目都是輕飄空靈的女聲。還有一些是史詩風格,像吟遊詩人的淺吟低唱,而非《Go Time》這類能硬生生把送快件變成送核彈的恢弘大作。

iFi的NEO iDSD加上AKG K701,就極其適合這個歌單,像是為這個歌單而誕生。這套搭配不用來試試此類曲子就是暴殄天物。比如東方project同人曲《Aisya -ye ru amma-》,比如Mili,比如KOKIA,比如志方晶子。

另外還有花澤香菜、茶太,Lia、EGOIST等等……ACG分類中,清甜或悠揚的女聲不在少數。NEO iDSD+K701聽這些曲子,有很大程度的加成,通透悅耳,能充分感受到這種音樂的曼妙,女毒、女毒啊!

同樣,聽國語粵語樂壇的王菲、陳綺貞、周深【男歌手,但聲線獨特放在此類】,也都有很舒適的體驗。

並列第一,偏抒情的男聲曲目。

聽之前我以為用這套聽男聲會翻車,沒抱希望。但是隨機聽到玉置浩二的《Fried》,真的被感動了。不只是情緒,還有他帶著沙啞的嗓音,完全體現了出來。換句話說,NEO iDSD並不是一味追求順滑,捨棄細節的前端。同樣表現讓我刮目相看的還有這套系統在TK《unravel》這首曲子上的表現。其衝擊力和情感的傳達,聽過之後除了滿足,沒其它可說的。

第三位,器樂類曲目,包括鋼琴、弦樂、交響樂等。

動漫作品中也有一些配樂是直接使用古典音樂名作的,一些動漫的故事本就以古典音樂為題材,像《交響情人夢》。

《四月是你的謊言》也是和古典音樂相關的番,貝多芬、聖桑、巴赫、蕭邦等大人物的作品都出現過。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3樂章是主人公有馬公生在11歲鋼琴比賽上演奏的,實際演奏者為阪田知樹。不評論作品演奏的水準,只說聲音,NEO iDSD+K701聽鋼琴泛音夠充沛,高頻延展很好,且沒經過圓滑的處理,是蓬蓬的、自然的。瞬態處於凌冽和拖泥帶水的中間段,琴聲清晰,稍偏慢但不糊。不能說分毫不差還原吧,肯定有自己的味道在裡面,可聽感自然。

《Kanon D-dur (Strings Orchestra)》,約翰·帕赫貝爾,出自《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死與新生》,弦樂演奏版本。最開始似乎是羽管鍵琴,後面主要為小提琴和大提琴,憑感覺是3小提琴+1大提琴,說錯誤怪。

聽這首曲子我就發現,NEO iDSD+K701的低頻量真不算多,它們都不側重低頻。如果喜歡深沉低頻,這兩個器材不建議盲狙。但實際氛圍不差,僅僅口味有點淡。大提琴是蓬鬆的,小提琴高頻有一些纖細、帶線條感,中高頻不像聽鋼琴時蓬鬆。

優點是絕對不可能燜糊,還有韻味,不發乾。不像某些解碼或耳放似乎解析不錯,可數碼聲嚴重,底子粗,還能燥到姥姥家去,配暖糊耳機還好,配K701或T1難聽到哭。

並列第三位,大眾意義上的流行樂、燃曲、電音等等。

聲明,對動次大次要求極高的,低頻要duang的,排序自動降到第四位。

流行太寬泛了,電音因為低頻的原因,這搭配只適合口味不重的燒友,這次測評就只說燃曲。

簡單科普,燃曲=熱血、讓人亢奮、心潮澎湃的曲目。

聽燃曲,爽,是第一位,想爽,動次大次是關鍵之一。但對於口味不同的燒友,這方面的極限不能強求每人都是一樣的。想當初我也高喊HD650+SOLO天下第一,現在口味變得自己都不認識。

第一首,暴食神曲《VORACITY》,MYTH & ROID,出自《OVERLORDIII》【習慣稱之為骨傲天】。這首歌不太建議單曲循環,實在太刺激,連續聽十遍不光耳朵累,心也累。

還是因為低頻量不算大,NEO iDSD+K701聽這首歌燃度差了一點,但能有效保護脆弱的耳朵耳朵和心臟。

第二首,斷劍神曲《Perfect Time》,澤野弘之、小林未郁,出自《七大罪》。這首曲子帶有濃郁的凱爾特風格,編曲又融合了超多的器樂元素,有些應接不暇。

NEO iDSD+K701表現這首歌反倒遊刃有餘了,音色美,並且是自然的,無論人聲和器樂,均有鮮明的情緒傳達。聽到最後我已經懶得測評了,測什麼,好聽就完事了。


問題3:NEO iDSD用起來麻煩麼?

非常不麻煩。

我的做法是:接電源,選模式,接手機藍牙,插耳機,APP選歌,開聽。

記得手機傳輸協議選最高的,比如HWA/LHDC,LDAC。

NEO iDSD是可以通過USB 3.0傳輸連電腦,或通過光纖同軸連CD機、播放器,甚至PS4等遊戲機,背面有XLR和RCA輸出,可接其它耳放、音箱,正面是6.3和4.4平衡耳機孔,線路也是全平衡的。最高能播放DSD512和PCM768的音源文件,還有MQA,到384。甚至還給了一個遙控器【只是對我用處不大】。




其實用途豐富,很有可開發空間。

但在只聽歌,音源文件一般HIFI的時候,為什麼要搞那麼複雜?

想聽哪個歌單直接開聽它不省心麼?

支持到24/96kHz的高清藍牙它不香麼?

藍牙5.0真適合我。

我愛這高清藍牙。


問題4:NEO iDSD能推塞子麼?

能,為此我又拿出了收藏多年,平時都不拿出來的歌德GR10。

GR10是探測底噪的好手,單動鐵,不過在NEO iDSD上一點沒聽出底噪。

沒有過推、音量還能再往小調整,靈敏度更高的耳塞我認為也可以搭。

聲音上,忠實表現了GR10的特色,女聲更有加成。


問題5:送的架子是幹什麼用的?

我嚴重懷疑NEO iDSD它的設計初衷,真的是設計師嫌棄大系統麻煩,所以搞了台功能多,集成度高,用起來方便的設備。

架子是一個鋁合金支架,能讓NEO iDSD豎過來放,螢幕也能豎過來【也可以設置螢幕休眠模式,自動滅屏】。

兩個最大的作用:

節省空間、能當耳機架。

不用擔心傷耳罩和頭梁,NEO iDSD基本不發熱。

是極簡主義者的福音了。

以上。

外觀、大小等內容見配圖,測評結束,繼續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