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魅族發布的18 Pro發布會預熱海報中,提到了一個詞叫做「SMA光學防抖」。有網友問,這個SMA光學防抖是什麼鬼?那麼今天我就請同事@Laze-Sun 來簡單科普一下:
目前手機中實現OIS光學防抖的方式有三種:懸絲式、滾珠式和最近幾天比較火的SMA式。
其中懸絲式的結構如下面兩張圖。可以看到鏡頭周圍有金屬絲,這個金屬絲有兩個用處:1、給鏡組線圈供電以實現自動對焦;2、金屬絲相當於彈簧,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具體到產品上iPhone 7就採用了懸絲式。不過由於懸絲式對於鏡組的重量有要求,過重的鏡組會和模組的其他部分產生過大的摩擦力,導致難以移動。在行業內也有稱呼這種方式為「彈片式」的,主要是相關部件造型略有不同,但原理還是相近的;
懸絲式
懸絲式
如果我們沒記錯的話,滾珠式的第一次大規模宣傳是2013年Lumia 1020發布的時候:諾基亞為了讓那顆1/1.5"超大底實現OIS,所以選用了滾珠式的方案。
滾珠式
滾珠式OIS和懸絲式OIS的不同主要在於滾珠式的鏡組是不通電的,且鏡組和相機模組的其他部分沒有直接連接,完全靠外部線性馬達線圈移動整個鏡組來完成對焦和光學防抖——所以諾基亞也把這個結構稱之為」浮動鏡組」。同時為了減少鏡組和相機模組其他部分的摩擦,所以採用滾珠作為鏡組的支撐。
滾珠式
目前我們看到的幾乎所有針對大尺寸感光元件的OIS方案都是滾珠式。滾珠式的問題在於體積比較大,加上模組不通電的時候鏡組受到的約束有限,所以晃動的時候鏡組會撞到相機模組的其他部分發出聲音。我們之前聽說有的防抖機構「打快板」,很多是滾珠式結構的先天特性帶來的。當然,其他種類的防抖機構由於有可移動的部件,在劇烈晃動時也會發出聲響;
相較於前面兩種方式,SMA(shape memory alloy 記憶合金)式OIS的歷史就比較短了,印象里直到華為P30 Pro這代才開始運用到手機上。它的基本原理是使用形狀記憶合金來替代前兩種方案中的線性馬達作為OIS的驅動馬達。不過SMA馬達不能像線性馬達一樣提供兩個方向上的力,所以SMA馬達一般還需要搭配一組彈簧用於提供另一個方向上的修正力矩。
SMA式
SMA式
SMA式OIS的最大優勢就是體積要比滾珠式小,同時由於不需要線性馬達,所以SMA式OIS不需要考慮磁干擾——這可以更為容易地實現機背上兩個甚至多個攝像頭都具有OIS功能。目前SMA式的挑戰主要還是在於響應速度和對溫度的敏感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