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血草爸和 ADI 兩兄弟談談他們對 adidas 的熱愛與上千雙收藏。
儘管從去年到現在,關於 Archive 的話題被人們不斷提起,因為諸多因素的影響,如今越來越多的群體開始關注起這一領域,讓它逐漸成為流行元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對於運動鞋領域來說,發展歷程上幾乎保持著「回頭看」和「向前行」同時進行,畢竟這一路留下了太多經典,除了最常見的復刻之外,如今我們看到的諸多新穎前衛的設計,往往都離不開對於那些 Archive 的重塑和借鑑。
不得不提到的是,這一方面 Nike 和 adidas 往往是被人們最先想起的那兩個品牌,作為運動領域的兩大巨頭,誕生過無數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但相比之下,Nike 一直被反覆提到的 Archive 和收藏品,似乎大家已經看過太多了,這不免讓我們想要把視角放在 adidas 上,看看這個歷史更悠久的品牌,到底有多少真正值得被收藏和了解到的作品,卻被現在的消費者們所忽略掉。
於是…我們找來了台灣的藍血草爸和 ADI 兩兄弟,光聽名字也知道,他們是多年的 adidas 忠實粉絲,不但擁有上千雙 adidas 收藏,對品牌歷史和諸多鞋款如數家珍,就連官方時常提到的「藍血」一詞,也是來源於此。所以,關於 adidas 到底有哪些經典作品值得收藏和被人們所了解,這個問題交給他們,應該再合適不過了…

「 我們喜歡和收藏 adidas,已經超過 20 年了」 – 藍血草爸

最開始,先來大概介紹一下自己吧。
藍血草爸:哈囉大家好,我是來自台灣的草爸,跟我弟弟 ADI 一起收藏 adidas 超過 20 年了,也是「藍血」一詞的發明者,持續身體力行,不斷支持藍血,理念從未間斷。
Adi:我是 Adi,來自台北,但在上海工作 15 年了,100% adiFANS,為了推廣 adidas 做過網站寫過專欄,一直以來只希望能跟更多人分享 adidas 的好。
的確是不短的時間了,我想知道你們是什麼時候開始喜歡球鞋的?從一開始接觸到球鞋就喜歡 adidas 了嗎?
藍血草爸:從 90 年代開始接觸各式各樣不同品牌的球鞋,大概從 95 到 96 年開始轉變成只收藏 adidas 的,到現在超過 25 年了。

Adi:一開始就喜歡 adidas,從小學三年級就夢想有一雙,直到 15 歲時母親為我買了第一雙,自此就開始這條漫長的收藏之路。一直到 98 年左右,開始認識了很多球鞋愛好的朋友,也逐漸喜歡研究其他品牌的球鞋,但僅止於研究,實際入手還是只有 adidas。
所以說,兩人都是只收藏 adidas 的球鞋?
藍血草爸:我們兄弟倆都是 adidas only,這點倒是滿有趣的。
Adi:是的,實在也沒閒錢買其他的品牌了。
這麼看來,弟弟應該受到了不少哥哥的影響吧?
藍血草爸:講起來弟弟比我還「藍血」,倒是我被影響比較多,他比我更早投入 adidas 的世界。
Adi:多少都會互相影響吧。



你們提到的「藍血」一詞是怎麼來的?之前有看過 adidas Originals 品牌官方用到過這個稱呼,沒想到今天找到了來源。
藍血草爸:流著藍色血液的 adidas 愛好者,看到 Originals 的藍色鞋盒都會不自禁的血脈僨張,當初我是這樣形容自己的,後來品牌的 PR 覺得這個詞很貼切就拿來引用了。
Adi:對 adiFANS 來說,adidas Blue 太具代表性了,可能窮極一生都在追求心裡那個藍色盒子,所以喜歡笑自己可能血液都是藍色的。

這個形容確實很貼切,其實現在網上還能找到你們在很多年前和官方一起開展的活動信息,你們大概是最早接觸品牌官方的收藏家吧?
Adi:這不敢說,亞洲的日本藏家我們景仰的前輩太多太多了,早期也都是看日本潮流雜誌里關於他們的介紹長大。
藍血草爸:我是因為本身工作的關係,很早就認識許多品牌官方的朋友,能跟他們合作也是一件愉快的事。
所以你們現在從事的工作和球鞋有關嗎?我知道草爸好像經營了一家店鋪?
Adi:我沒有誒,我是從事工業設計工作的。
藍血草爸:弟弟是設計業,我自身則是經營球鞋潮流品牌選物店大概 17 年了。

另外我會好奇的一點是,你們兩人的收藏是共享的嗎,還是各自會收藏不同的款式?作為兄弟兩人對球鞋的喜好有什麼不同嗎?
藍血草爸:身為兄弟收藏當然會一起討論一起共享,但彼此收藏的款式說實話還是有點區別的。ADI 以 vintage 和 retro 為主,我則是偏向潮流限量的聯名更多,這跟我倆穿搭風格有很大的關係。
Adi:是的,我個人更著迷於 adidas 的歷史與產品背後的故事,所以更鐘情於老東西,因此收藏的方向跟他有比較明顯的不同,但絕對都是 adidas only。
Adi:不過我們的尺碼一樣,這點倒是很幸運。
挺有意思,因為對於球鞋來說,這是兩個比較不同的方向,那麼你們各自大概有多少雙收藏?
藍血草爸:弟弟的我不確定,但我本身的收藏突破千雙是有的,實際數量很久沒清點了。
Adi:其實時間才是最值得注意的數字,二十多年的堅持,多少雙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毫無疑問,喜歡一個品牌 20 年的確是一個很長情的事情,尤其是在現在這個快速的時代。
Adi:這麼多年來還一路堅持在玩鞋的朋友真的越來越少了,不過新進來的鞋迷當然持續一直有,這也是我們很樂意跟官方合作的原因。就像之前說的,一直以來只希望能跟更多人分享 adidas 的好。
「 無論是 50 年代的 Melbourne 田徑鞋,還是 F&F 非公開版本,只要是難以入手都格外珍惜」 – 藍血草爸

其實看到這,我想很多人都會好奇的一點是,你們為什麼對 adidas 如此情有獨鍾?相比於其他品牌,它到底哪些特質最能打動你們?
藍血草爸:對我來說,開始一股腦的支持是從 Kobe 加入 adidas 陣營與當年 vintage 二手風潮影響台灣流行穿著的時期,這兩個主要因素徹底影響了我,讓我對這品牌有了極大的好感。
尤其是當年還在球場上熱血對決的時刻,adidas 推出的幾款 Kobe 籃球鞋都很成功。至於平時的穿著,在當時也相當喜愛 adidas vintage 老鞋帶給我的體驗,自此就開始無法自拔的投入了…到了 ZX 以及之後的 Equipment 年代,更是徹底愛上 adidas 獨樹一格的德系設計,很開心曾經經歷過那個年代。

Adi:我自己是學工業設計的,當我 15 歲真正開始收藏,正好是我在學校學設計的時期,讀了很多關於 adidas 產品設計背後的故事,就非常的著迷,尤其對德國以人為本的機能主義(Form follows funtion)非常認同,研究的越深入,就對這個品牌…應該說對創辦人 AdiDassler 先生極度的著迷。
adidas 的每個細節和造型設計都是考究再三而且具有機能的,最基本的例子就是三條線了,為什麼是三?其實以前也試過兩條和四條,後來發現三條是對鞋面支撐性和對腳部包裹性是最好的,所以才用三條線,甚至連方向和角度都是經過多年的演進才最終確定的。而這個特色也最終成為了 adidas 的商標,這就是我喜歡它的最根本原因。在 adidas 漫長的歷史裡,有太多經典的好設計,也有太多劃時代突破性的設計,甚至定義了我們現代的球鞋設計。
看起來你們對品牌的歷史非常了解,adidas 往往對歐洲的消費者影響比較根深蒂固,本身因為足球運動等一系列其他文化所影響,相對比較有孕育的環境,所以真正熱愛品牌和文化本身,可能是一個比較難得的事情。
Adi:畢竟是一個歐洲品牌,歐洲的用戶當然對發展和歷史比我們更了解,我們倆早期就只能靠閱讀大量的書籍雜誌來補足,現在有網絡就方便很多了。
2002 年左右 adidas 有一個口號叫「Every adidas has a story」,我個人就非常喜歡,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每個 adidas 經典產品的背後,其實都有一段故事的,絕不僅僅是一雙鞋子。


那對於你們來說,Gary Aspden 這個名字,應該比較熟悉了吧?
Adi:當然,他是當年推動 adidas Originals 這個品牌獨立推出的一個重要推手,寫得文章絕對每篇都要讀,也算是活字典級的人物,哥跟他比較熟,應該由他來回答。
藍血草爸:其實我因為工作的關係結交了不少歐洲的朋友,也很喜歡跟他們聊關於他們小時候 adidas 對於生活的影響,是一件非常很令人開心的事,Gray 就是其中一位,畢竟 adidas 對於英國人來說真的是很重要的一個品牌。

Gary Aspden,曾在 adidas 工作了 9 年之多,在多個重要企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包括 adidas Originals、Y-3 以及諸多合作的推出,並以其深厚的品牌知識儲備和豐富收藏而出名 | Via
Sneakers Magazine
和他接觸過之後有什麼感受?對你有什麼影響嗎?
藍血草爸:他是 adidas archive 部門的顧問成員之一,對於 adidas 的歷史如數家珍,這些年被亞洲市場與美國市場所低估的「SPEZIAL」也是他主導的重要系列。
Adi:他一直都在提醒人們 adidas 漫長歷史的珍貴价值。
藍血草爸:持續讓歷史延續下去,SPEZIAL 系列真的很重要。

adidas SPEZIAL 復古系列,由品牌顧問和設計師 Gary Aspden 擔任策劃,致力於回顧品牌以往的經典作品 |
Via adidas Originals
SPEZIAL 是一個比較偏向 Archive 的系列,但是從市場反響來看,就像你說的,的確有點被低估。
藍血草爸:復活了許多我們心中的夢幻逸品,不過確實對亞洲和美洲來說並不適合,畢竟歷史軌跡的不同造就的底蘊不同,形成的消費觀念也就大不同,同樣一款鞋可以在英國當地一天完售,但在亞洲或美國卻乏人問津。
Adi:SPEZIAL 系列我每次去買的時候店員常常會說,就只賣了你這雙。

既然你們對這個品牌如此熱愛,這個問題交給你們應該最合適不過了:在你們看來,adidas 有哪些款式或是系列是最值得收藏和被人們了解的?為什麼?
藍血草爸:Superstar、Stan Smith、Campus、Forum、Nizza…等等都是經常復刻的經典鞋款,但由於這些鞋出現的年代較早,雖然我也很喜歡,卻不會像 ZX Models 或 EQT(Equipment) 等等系列讓我如此熱愛,畢竟經歷過那個原版年代,格外喜歡。

Adi:對我們來說真的很難選,因為實在太多了,而且每個領域都有經典的作品,例如拳擊鞋、自行車鞋、擊劍鞋…這些領域都有 adidas 劃時代的經典產品。不過受眾面廣的型號當然主要是草爸說的這幾款,個人認為 Micropacer、SL、City Pack 也都是 Must have。

80 年代經典鞋款 MicroPacer,外觀和功能在當時十分前衛,同時也是 NMD 的啟發作品 | Via Sneaker Freaker
對於你們來說,會執念於收集到「元年」的鞋子嗎?還是每次復刻也都要擁有。
藍血草爸:復刻我個人是必須入手的,畢竟原版 OG 的困難度相比之下實在需要時間、運氣和精力。
Adi:收老鞋能收到元年當然是夢寐以求的,但多數時間我們都只能擁有復刻版,但現在復刻最難等的就是元年配色。
藍血草爸:還是持續會尋找 OG 入手啦,上回受邀到首爾官方發布 Nite Jogger 就是跟我借了 OG 版去做展覽。
不過對於你們來說,由於接觸的比較早,很多款式你們都是有經歷過,這應該是比較令人羨慕的一點,比如在很多人看來,Superstar 35 周年就誕生了很多經典作品。
藍血草爸:嗯嗯。
對於年輕一些的愛好者來說,如今可能就比較難再得到那些款式了。
藍血草爸:確實是現在 30 歲左右藍血人心中的回憶,當時我們很幸運可以參與其中。
Adi:其實沒什麼好羨慕的啦,只要對一件事堅持得夠久,底蘊自然就會出現了。

相比於當時,去年的 50 周年反響就好像差很多,你們也有這種感覺嗎?
藍血草爸:感覺亂了套,沒什麼特別想法,可惜了一次 Anniversary。
Adi:35 周年立了一堵巨大的高牆,真的很難再超越了。
亂了套是指什麼?
藍血草爸:感覺是一股腦的為了做而做的事,沒有把整個主題規劃條理好,消費者很難 get 到重點。
Adi:從設計角度,實話說這系列我真的沒有非常欣賞的作品。
藍血草爸:就最近 BAPE® x adidas 的 Superstar 能讓我倆引起共鳴,其他很少有印象深刻的。
Adi:SuperStan 我倒是挺喜歡的。

那麼除了那些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款式,再來具體介紹幾款你們自己最驕傲的收藏品吧。
Adi:我最老的收藏是 1956 年的 Melbourne 田徑鞋,是選手用鞋,比我老了 20 多歲,是我唯一一雙 50 年代的鯊魚皮底。另一雙最驕傲的收藏應該是為了慶祝創辦人 Adi Dassler 先生一百歲誕辰的紀念版 Kegler Super,花了近 5 年才找到一雙,是我對老爺爺最高的敬意。


藍血草爸:對我而言,最執意想要的收藏比較偏向 F&F 的非公開發行親友版本,例如 2001 年!S!gned 系列、2007 年 aZX 全套的 ultimate ZX、Superstar 35th 整套包含隱藏版「Top secret」、NMD 眾多 F&F 版本、adidas Futurecraft3D Sample…等等。太多了,只要是難以入手的我都格外珍惜。

收集這些款式得花費了不少財力和精力吧。
藍血草爸:一股腦的也不太計較這些了。
Adi:工作就是為了繼續收藏 adidas 嘛。
既然如此,如果讓你們來選擇,最希望哪雙鞋款迎來一次復刻?
Adi:我的話應該是 1997 年的 Streetball 3 代,這是我 20 幾年來唯一被扔掉的一雙鞋,至今仍無法原諒自己。

藍血草爸:1997 年的 Equipment Water Moccasin 是我記憶中最強悍的愛鞋之一,很希望 adidas 有天能再「認真」生產它一次,注意「認真」兩個字是關鍵詞。

Adi:Water Moccasin,這雙我也舉手。
藍血草爸:年輕時的回憶啊。
Adi:還有 EQT BADLANDER。

看起來就是偏戶外越野的屬性。
Adi:是戶外系列。
藍血草爸:outdoor 當年很流行,也造就了 mita sneakers 的成功,日本人對這類鞋款也非常瘋狂。
「 Nike 崇尚自由的美式創新,adidas 崇尚德式機能主義,兩者無需比較」 – Adi

其實這次找到你們的主要有原因是,現在當我們談起收藏和 Archive 時,大家往往都會想到很多 Nike 的款式,對於剛才你們聊到的這些卻比較少提及。
藍血草爸:我覺得對於每個地區,adidas 的經典都是不一樣的,好比你問日本人,他們會覺得是 Country、Campus,問英國人他們可能會覺得是 City Pack 的某幾雙,我覺得每一代人、每個國家的視野也都不一樣。
Adi:在我眼裡 Nike 就是 Nike,adidas 就是 adidas,兩者沒什麼好比較。Nike 也有很多我個人非常欣賞的好設計,他們的設計風格更多崇尚的是一種自由無拘束的美式創新,像一場美國夢一樣,這跟崇尚德式機能主義的 adidas 如何比較?兩個廠牌多年來各有起落,也不斷激勵彼此,作為用戶的我們,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嗎?
我相信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更要看具體款式和設計,沒有那麼多拘束。
Adi:很多人常誤解我討厭 Nike,其實 Nike 也有很多我喜歡的好設計,只是實在沒餘力買了。比如就像有一雙鞋叫 Night Truck,光聽這名字就覺得這絕對不是當年 adidas 會取的名字,太美式太酷了,這才是我眼裡 Nike 的經典之一。
藍血草爸:總之我覺得不管 Nike 也好,adidas 也好,都希望品牌能夠回到設計本身,做出更多適合這個時代真正的好作品。

Adi:沒錯。
藍血草爸:當然 Nike 我還是不會買啦,我比較叛逆哈哈。
哈哈哈哈哈。最後一個問題是,很少會有人伴隨一個品牌如此之久,你們對它的熱愛一直沒變過,但在你們看來 adidas 這些年來有變化嗎?或者未來希望它會有什麼變化?
藍血草爸:從 2000 年 Originals 系列回歸市場開始,與 Performance 兩個系列的市場探視一開始做得很不錯,原本是樂見其成的,但近期被經濟發展影響的產品過度開發,有點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BOOST 的開發成功算是近 10 年內的一大突破,也引領了 6 年左右的好光景,同時間加入 YEEZY 系列的策略也是當時正確的決定。怎麼持續保持符合市場需求的方向與適當緊縮的措施避免市場供過於求,目前正在考驗著 adidas 領導者的智慧。

Adi:adidas 幾年前有點迷失自我,當然這不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了,它的精神就是不斷的創新,改善人類對運動的需求,甚至幫助運動員突破自我,這需要不斷的創新,創作更好的產品,劃時代的產品。Originals 很好的「繼往」了,Performance 則要更好的去「開來」才對,BOOST 算是又一次的覺醒吧,作為 adiFANS 的我們當然希望能再一次看到 adidas 在各個領域都能持續創新。
藍血草爸:避免市場「供過於求」是關鍵,我覺得兩個品牌都需要好好想一想這個現象。

談到這個,我實在想聽聽你們對 Jerry 加入 adidas 的看法,這應該是最近品牌最令人期待的事情了。
Adi:站在設計師的角度,我個人相當樂意見到這樣高度的人物加入,當然也期待看到結果,不過我最期盼的還是與時尚領域的互動,能在運動領域也激盪出新鮮的火花。
藍血草爸:我個人還是覺得,就靜待產品設計出來,有新的刺激進來團隊是好事,不過終究是產品與設計說了算,不是名氣大聲量大消費者就一定會買單的,好比近幾季的菲董與碧昂絲,不也雷聲大雨點小。
這倒是沒錯。

其實在這次對談中,兩人一直在強調,「我們不是 Sneakerhead,而是 adiFANS」。我想如果你有看完上面的內容之後,應該不難感受到他們對於這個品牌的熱愛程度是如此之深,甚至已經可以用瘋狂來形容。
我想這或許對於我和螢幕前的你們來說,應該是能算是一份意外的收穫,除了原本那些我們想分享給你的,可能大多人都沒經歷、欣賞過的 Archive 鞋款和品牌故事之外,更重要的是那份隔著手機螢幕也能真切感受到的熱情和痴迷,這…似乎才是這個快速和浮躁的時代和市場中更為難得的情感,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