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財經

全球晶片短缺問題仍沒有緩解,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說,美國政府計劃於當地時間12日與晶片和汽車企業舉行會談,商討全球晶片短缺問題,受邀企業包括通用汽車、韓國三星電子等。


許多人都知道手機和電腦離不開晶片,但其實汽車也是晶片的重要承載工具與核心應用場景。大體上說,汽車晶片按功能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功能晶片,主要是指處理器和控制器晶片,如中控系統、自動駕駛與輔助系統,以及發動機、底盤和車身控制等;

第二類是負責功率轉換的半導體,分布於電源和接口;

第三類是傳感器,每個大類晶片下還有若干個分類,因此一輛汽車上往往搭載著上百種晶片。

而此次嚴重短缺的就是應用在車身電子穩定系統和電子控制單元中的微控制器。這類晶片在汽車中分布最廣,僅去年全球車載微控制器安裝量就超過了25億顆。


美國英偉達自動駕駛部產品經理 王崇宇:目前挑戰最大、受到供應約束最大的晶片類型是採用後緣、舊式的技術,諸如微控制器和功率器件等這樣的產品。短缺程度比像特斯拉使用的FSD先進AI晶片還要嚴重。這類型的晶片採用28或40納米的技術,而不是5或7納米這種市場中常見的CPU(中央處理器)和GPU(圖形處理器)晶片類型。


伴隨著汽車的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發展,平均每輛車需採用的晶片數量明顯增加。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的數據表明,當前平均每輛傳統汽車中的半導體成本約為350美元,其中有118美元是功率器件的成本;每輛純電動汽車中的半導體成本約為704美元,其功率器件成本為387美元。

未來,全自動駕駛汽車需要配備更多的處理器來實現自動化功能,車載晶片的應用數量和比例將進一步提升。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預測,到2040年,全球汽車半導體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0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將為7.7%。


福特前執行長 馬克•菲爾茲:電動汽車裡的半導體晶片比內燃機汽車多很多,汽車製造商必須做出選擇,是繼續推出電動汽車,讓消費者關注電動車,還是推遲發布,最大限度地提高獲利能力,在晶片短缺問題解決後,再推出電動汽車。我打賭,大部分汽車製造商會繼續推出電動汽車,因為那代表未來。


對汽車生產企業來說,沒有晶片的供應,大部分智能化系列的車型將出現功能缺失,安全性無法保障,當然也就無法進行完整的汽車生產,因此只能減產,甚至是部分停產。市場研究機構英國埃信華邁公司預測,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將有100萬輛汽車因「缺芯」推遲交,2021年全球汽車產業銷售額將減少600億美元。為應對晶片荒,晶片製造廠商即便願意擴大汽車晶片產能,也要面對投入大、周期長等問題。


分析機構預測,全球汽車晶片短缺至少還要持續半年甚至三個季度。對此,晶圓代工廠已經開始考慮可行性方案。台積電已經同意優先供應汽車晶片,且正計劃在半導體生產工序中採用特殊方法,將汽車用產品的交貨期縮短一半;三星電子也正在考慮緊急擴大汽車晶片的產能;聯華電子也表示,希望能通過優先供應汽車業緩解部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