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電集結,本田按下轉型加速鍵。





文|王鵬宇

圖|來源網絡


一個人們不會注意到的事實是,雖然日系車對電動汽車的態度一向冷漠,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在電氣化方面沒有技術儲備。而今愈發被消費者接受,並且大有替代傳統燃油車之勢的HEV車型,就能夠代表他們的電氣化技術實力。唯一的困擾就是,該不該向「完全電動化」轉身,或者何時轉身。


4月19日,上海車展的本田展台上,我們終於看到了這家日系車企按下了「加速鍵」。參展陣容中,中國首款Honda品牌純電動原型車Honda SUV e:prototype迎來首發,由這款原型車打造的量產車將於2022年春季上市。




此外,由廣汽本田打造的插電混動車型皓影(BREEZE)銳・混動e+也首次公開亮相,自此與CR-V銳・混動e+形成了A級SUV的雙線布局。在此基礎上,還有奧德賽+艾力紳兩款MPV車型開創了混動商務車系分支。其中,艾力紳更實現了全系100%混動車銷售,將傳統燃油車「作古」。


本田的計劃是,未來的5年內,在中國推出10款Honda品牌純電動車,全面提速推進Honda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事業。



釋放關鍵技術,本田電動並非「後來居上」


從Honda SUV e:prototype這款車來看,本田的純電動戰略不比新創企業激進,又不像「舊勢力」一樣因循守舊。基於Honda獨有的操控技術,這款著重強調了加速能力和駕駛樂趣,傳承了Honda獨有的運動特長。


面對在純電動車新領域的探索,Honda常務執行董事兼中國本部長井上勝史是這樣表示的:"我們希望能夠一如既往地秉持Honda獨有的基因,憑藉在混合動力及插電式混合動力領域多年積累的深厚技術和經驗,研發並提供充滿駕駛樂趣的純電動車。」


同樣,在打造皓影(BREEZE)銳・混動e+時,本田仍然希望在改變用車方式的同時,最大程度保留「本田車」的共性。『』




其搭載的SPORT HYBRID e+系統基於Honda第三代i-MMD雙電機混動系統開發,放大了銳・混動「電機性能卓越」的技術優勢,讓純電行駛的時間更多。另外,這款車的純電續航達到了85km,足夠覆蓋大部分人的上下班通勤距離,而內燃機的保留又使得車輛在急需動力請求時,釋放內燃機的潛能,讓用戶的使用場景變得廣泛。


直到如今,本田品牌也是為數不多將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純電動「全系普及」的品牌,旗下銳混動車型在中國市場累計銷量更是接近40萬輛。這背後隱藏的是本田對高效內燃機、三元鋰電池組、iMM-D串並聯混動結構以及外接充電機構技術的熟練運用。

而這次上海車展的集中展示更讓大家明白,如果全球車企真到了需要在純電動領域決戰的時刻,本田不會是「後來者」。



第三代Honda CONNECT發力「中國化」


帶來「全電陣容」的同時,本田也在現場為剛剛發布的第三代Honda CONNECT(智導互聯)系統設置了體驗專區。該系統實現了「AI智能助理」、「日常生活互聯」、「遠程操控」、「OTA在線升級」等性能,並升級了精準導航、在線娛樂等功能。據悉,這套系統將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陸續搭載到Honda新車型。




在智能駕駛的選擇中,本田並沒有把技術多樣性當做突破點,而是選擇了升級主動安全技術。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的進化升級版,通過超廣角攝像頭和360度微波雷達,全方位提升對周邊環境的感應能力和精準性,提升車輛的識別、預測及判斷能力。


這套系統的優勢在於,基於本田對車和行車安全的理解,設計方案的安全冗餘達到了科技公司想像不到的層級。




不可逆轉的汽車電動化大潮,讓彎道超車、顛覆傳統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代名詞。但是,當科技公司把汽車當做圈錢的籌碼,擴大邊界的手段時,傳統車企依然沒有放棄賦予汽車性格,他們仍然在用自己的方式為未來出行「做註解」。


就如同 「大踏步加速」的本田一樣,在加速推動在電動化及智能化領域的技術升級和服務創新的同時,不放棄拓展移動和生活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