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15日,烏俄情勢及產經影響重點整理
-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於2月11日白宮召開記者會,表示俄羅斯有「明顯可能性」(distinct possibility)將對烏克蘭採取軍事入侵,認為俄方目前在邊境已部署超過10萬兵力,儘管普亭尚未下達「最後指令」(final order),但情報顯示俄羅斯或將在北京冬奧期間就發動空襲/飛彈攻擊,或是快速襲擊烏國首都基輔。
- 若俄國入侵,美方回應將包括協同歐盟/英國/加拿大等國實施經濟制裁,並改變北約部隊部署姿態,落實北約「集體防禦」的承諾,但美方不會進入烏克蘭協助戰爭,呼籲美國公民在48小時內離境。
- 烏俄緊張情勢持續惡化,推動WTI原油期貨價格上週五日內漲幅最高達5%、觸及$94.6/桶。貴金屬亦受惠避險情緒升溫,黃金站上$1,870/盎司,創去(2021)年11月中以來最高價位。
為何俄羅斯想要入侵烏克蘭?三個層面剖析
一、民族面
俄羅斯總統普亭(Putin)曾在2021年7月發表長文〈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歷史統一〉,宣稱雙方屬於「同一民族,同一整體」(one people, a single whole),並認為「烏克蘭的主權只有在與俄國結盟下方有可能」。俄羅斯、烏克蘭與白羅斯三個現代民族的共同起源,可追溯到西元9世紀成立的基輔羅斯(Kyivan Rus)大公國,而烏克蘭首都基輔,更被視為東斯拉夫文明的搖籃。
二、戰略面
美、英、加、法等12國於1948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簡稱北約,奉行「集體防禦」原則,當任何一個締約國受到攻擊時,北約有義務給予支援,以抵抗當時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
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後,捷克、匈牙利、波羅的海三小國等東歐國家陸續加入北約,新任烏克蘭政府更在2019年表示,預計將在2024年申請加入歐盟,同時也想加入北約,促使普亭認為美國屢次打破90年代「北約不東擴」的承諾,引發俄國的強烈反對與安全疑慮。
三、經濟面
俄羅斯為全球天然氣產量次高、出口量最高的國家,根據英國石油(BP)統計,俄羅斯2020全年天然氣出口達到 238.1十億立方米(管線:197.7 + LNG:40.4),佔全球貿易量的19%,其中近8成是輸往歐洲。
另一方面,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歐洲天然氣進口來源依序為挪威(24.5%)、俄羅斯(23.0%)、烏克蘭(12.8%)、白羅斯(10.3%),後兩者大多也是來自俄國「借道」出口、本身並未擁有足夠產量。假如俄國拿下烏克蘭,或將對歐洲能源安全造成嚴重威脅,使得歐洲在談判與反制上有所顧慮。
後續烏俄局勢兩情境:熱衝突 vs. 軟著陸
第一種情境是烏俄衝突升級為軍事入侵(戰爭),西方國家高機率對俄羅斯實施能源/金融制裁,預期心理將推升油價。
油氣行業佔俄羅斯聯邦政府財政稅收的四到五成,出口禁運制裁勢必嚴重打擊俄國經濟支柱。
而考量到俄羅斯對全球石油供需平衡的重要性──2021年平均原油產量1050萬桶/日(僅次於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出口約450萬桶/日,其中對歐洲出口佔比超過5成,再加上近300萬桶/日的成品油(汽柴油+熱燃油)──美國若要對俄羅斯採取全面石油禁運,無疑會造成原油供需缺口擴大,並對當今企高的通膨壓力「雪上加霜」、反而傷害本國經濟。
因此,美國更有可能選擇協同歐洲,限制北溪二號天然氣管線(Nord Stream 2)運作、制裁國營金融機構(例如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俄羅斯外貿銀行VTB Bank、限制俄羅斯主權債在初級/次級市場交易、甚至將俄羅斯排除在SWIFT國際支付系統,後者或將迫使石油貿易商、油輪船東停止與國家石油公司的業務往來,對能源供需的間接影響仍為顯著。
第二種情境則是烏俄衝突軟著陸。
有鑑於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Lavrov)與普亭在本週一(14日)的電視公開談話中提及,「目前的階段,建議繼續促成談判」、「可能性遠未耗盡」,並表示美國已提出降低軍事風險的具體建議,顯示雙方/多邊和談、作出讓步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在這種情境下,俄國油氣生產/出口、歐洲能源供應並未受到衝擊,地緣政治風險溢價舒緩,短線能源價格有望回落,中長期則回歸供需基本面主導
友站推薦 : 借錢服務私人小額借款找97,線上借錢安全快速沒煩惱,快速借錢首選97速借網
本文轉載自《MacroMicro財經M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