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之路讓漢朝食譜煥然一新,石榴、芝麻、葡萄、核桃、西瓜、甜瓜、黃瓜、菠菜、胡蘿蔔、茴香、芹菜、胡豆、扁豆……進入中國。西域的胡餅漢靈帝最愛,媳婦也跟著吃,所以「皇後娘娘天天吃烙餅」不是臆想,確是事實。漢朝皇上吃完國產吃進口,一句成語總結:吃裡爬外。

三國飲食跟漢差不多。稍不同是大王比較愛水果,曹先生最愛梅子,打仗不給士兵發汽水,說前面有酸梅……一張嘴把手下忽悠得一嘴口水,這事就算拉到了。他對同行還算不錯,真請劉備吃酸梅,酒泡的。老劉剛要吃,老曹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句話的「操」是名詞不是動詞。但劉備不懂,嚇得連滾帶爬。

南北朝時代,開始流行套餐,這個餐的廣告語膾炙人口:從前有個山,山裡有個廟,廟裡有個鍋,鍋裡有個盆,盆裡有個碗,碗裡有個勺,勺裡有個……《食珍錄》載:「渾羊設最為珍食,置鵝於羊中,內實粳肉,五味全,熟之。」 把鵝放進羊肚子裡烤(據《飲膳正要》說是羊肚子裡放鴨子,若如此,那隻羊應該叫夜總會了),只吃鵝。這道菜首創於南北朝,後人發揚光大,鵝肚子裡再塞鴿子,鴿子裡塞鵪鶉蛋。一條弔詭的「生物鏈」誕生了。

以上是「五胡亂華」時皇帝們的飲食,他們認為自己吃得很有創意。我認為是拾人牙慧,當然寫做「拾易牙慧」更正確。說到這,忽然想起被齊桓公吃掉的孩子,大約在小白肚子裡罵得正歡,不然「桓」字中間為何是日?

中華飲食回歸,食材正常化並開發到盡善盡美是唐的「燒尾宴」。名字來源也跟食材有關:唐朝士子升遷要請皇上和同僚吃飯,士子升遷是魚躍龍門,天火燒掉魚尾,魚即化為龍……唐朝韋巨源官拜尚書令,請了一桌。五代的陶谷在《清異錄》裡記載了這次宴會菜單:單籠金乳酥、曼陀様夾餅、巨勝奴、婆羅門輕高面、貴妃紅、七返膏、金鈴炙、御黃王母、通花軟牛腸、光明蝦炙、生進二十四氣餛飩、生進鴨花湯餅、同心生結脯、見風消、金銀夾花平截、火焰盞口、冷蟾兒羹、唐安餤、水晶龍鳳糕、雙拌方破餅、玉露團、漢宮棋、長生粥、天花鏎鑼、賜緋含香糭子、甜雪、八方寒食餅……

這個宴會代表唐朝最高宴會規格,因為吃客是唐中宗李顯。李先生就是赫赫有名「六味帝皇完」。五味俱全算個屁,加一位!這位大哥是整個唐王朝吃貨代表,他與吃太有緣了,活活吃死了。事情這樣:李先生的老婆韋後不守婦道找姘,覺得中宗在中間,與姘扯得不夠盡興,於是和姘頭散騎常侍馬秦客密謀幹掉李顯。姘頭馬師傅廚藝相當不錯,最擅長做「湯餅」,就是麵條,下毒。李顯吃完馬師傅的「馬面」,跟著牛頭去地獄了.

麵條是可以吃的,但要認準師傅,推薦汪師傅老壇酸菜牛肉麵。

最重視食品安全的是宋徽宗,不注意不行,他的腸子跟滑梯似的,吃啥東西都出溜,《本草求真》說他吃完雪條後一瀉千裡,治病費老勁了,「且雲宋徽宗因食冰過甚致病,醫士楊介仍以冰煎諸藥以治其源,深得用冰義耳;因知病因冰起,還以冰解之也。」沒事就拉稀的他,甚至想給下面的門上加把鎖。

徽宗確實在吃上很鬧心,拿個橙子去跟李師師搞破鞋,剛要吃,周邦彥突然從床底下鑽出來攪局。後期「靖康之變」被俘虜到金國更憋屈,女真「以糜釀酒,以豆為醬,以半生米為飯,漬以生狗血及蔥、韭之屬和而食之」。這東西他根本吃不下,於是在金國減肥成功,於是「瘦金書」誕生鳥。

沒有辦法只能瘦,宋朝皇帝吃啥有啥,東北皇帝有啥吃啥,金兀術他爹阿骨打的御膳菜單慘不忍睹:稗子飯一碗,醃韭菜花、野蒜、長瓜,木盤盛豬、羊、雞、鹿、兔、狼、鹿、獐、狐、狸、牛、驢、狗、馬、鵝、雁、魚、鴨……烤熟了自己切片蘸蒜泥。對了,他還吃青蛙。這讓宋徽宗很緊張,因為民間傳說趙先生在東北被囚禁在井裡「坐井觀天」。

「坐井觀天」主角就是青蛙,阿骨打瞅著井裡的宋徽宗垂涎欲滴。不過很快金國就遭到了報復。

開興元年(1232)正月,金軍被托雷圍在鈞州,大雪三日,日融夜凍,金兵在沒腿的泥地裡不吃不喝硬挺,槍桿鎧甲上全是冰,托雷圍而不攻,在圈外開燒烤趴替,邊吃邊喝還跳舞,把泥地裡的女真人饞得直哭。

這類的燒烤趴升級2.0就是元朝國宴「詐馬宴」。「詐馬」蒙語意思是整隻畜生,畜生宴不好聽,另起了稍文雅的名字:質孫宴。「質孫」蒙語意思是顏色,在這裡特指晚禮服的顏色。質孫宴要求來賓穿統一服裝,好玩的是這宴會要舉行好幾天,服裝顏色一天一換。賓館電梯地毯似的,看一眼就知道星期幾。

「詐馬宴」大概成型於窩闊台時期。宴會上窩闊台大喝:我闊!呸,闊個蛋,整個宴會就一道「烤全羊」。工藝還算有趣,整隻羊開膛去內臟,塗抹佐料上爐烤。大概是覺得單調就開始折騰羊。烤好後把四蹄砍掉,按上四個銀蹄子,腦袋上再掛個銀牌上桌——我怎麼想到做手術的劉翔了?詐馬肉不是切下就吃,要祭天祭地祭祖。第一塊朝蒙古包上扔,敬天;第二塊塞進火爐算祭地;然後山神、樹神、水神……第九塊獻給他爹成吉思汗。說塊有點誇張,應該是「片」。羊肉被片得極薄,透明到可以當眼鏡片。然後,開吃開喝,元朝有了蒸餾酒,醉得快,一羣醉漢口吐白沫對著羊角發羊角風。

明朝皇帝苦,朱元璋的胃早年就是飯店泔水桶,灌滿了剩菜和地溝油。中國皇帝只有他和劉邦是白手起家的,他比劉的手還白,舔白的——這位是要飯起家的。發達後告誡子孫:不要辜負自己的姓氏,吃!

明朝天啟年間的太監劉若愚《酌中志》寫過皇宮的吃,從正月到十二月,逐月敘述。字數太多,輯錄正月的幾道菜:麻辣活兔、塞外黃鼠、冰下活蝦、燒鵝、燒雞、燒鴨、冷片羊尾、爆灼羊肚、大小套腸、帶油腰子、羊雙腸、黃顙管耳、脆糰子、燒筍鵝、燒筍雞、爆酶鵝、柳蒸煎攢魚、煤鐵腳雀、滷煮鵪鶉、雞醞湯、米爛湯、八寶攢湯、羊肉包、棗泥卷、糊油蒸餅、乳餅、奶皮、燴羊頭、鵝肫掌……

我在其中發現一個現象——豬肉極少出現,但十一月同時出現了「糟醃豬蹄、糟醃豬尾」兩道菜,這個月是天啟皇帝生日,他又姓朱,可憐天啟「朱」先生,下半身被吃個精光活活變成「失」先生。

《酌中志》文獻價值很大,我在其中發現了這句話:「內臣最好吃牛驢不典之物,曰『挽口』者,則牝具也,曰『挽手』者,則牡具也。」 「不典之物」就是生殖器。牛鞭叫「挽手」,牛13叫挽口……終於找到13這個詞的古典說法了。然後,就想到Beyond樂隊,他們曾深情地唱過「挽手說夢話,像昨天,你共我……」

清朝吃得最奢華的當然是慈禧,菜盤一個挨一個擺得滿滿當當,下圍棋似的。但慈禧阿姨有怪癖,只吃河鮮,海鮮不碰,一輩子不知道帶魚長什麼樣。河鮮還必須是松花江出產的。另外瘋狂喜歡吃鴨子,滿世界殺鴨子,迪斯尼動畫片被迫改名《米老鼠和米老鼠》。鄭淵潔道:我×,外國版《舒克和貝塔》。

明清飲食大致相同,菜單不贅言。說下開國老大的吃。

《滿文老檔》記述了崇德四年新年宴:母野豬八頭、鹿二十二隻、狍子七十隻,酸奶燒酒二十瓶,平常酒八十瓶,茶二十四桶。皇太極就吃這個。不滿意?想想天聰六年(1632)五月征察哈爾吧。走半路沒糧了,搶糧?那地方沒人住。餓到前胸貼後背,後背抹膠水就能貼牆上當年畫時,忽想到「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肚子餓沒飯吃,為什麼不吃肉?行圍打獵!「及合圍,見黃羊遍野,不可數計,遂殺數萬。」後金兵激動得亂叫「羊羊羊,羊羊羊,恆源祥」。

這吃食有點無奈,更無奈是他家的溥儀,1945年日本戰敗「滿洲國」倒閉,8月11號逃亡途中的溥儀突然想吃煮麵片!麵粉有,但找不到搟麵杖。廚師靈機一動用酒瓶子搟麵。不趁手,搟成了球狀,於是陷入深深沉思:皇上這次真的要「滾蛋」了!

借錢好夥伴想了解借錢知識,線上借錢速借網當鋪車貸,線上借款等各種服務都有。

線上借貸首選,私人借款 借貸服務小額週轉借錢安貸網

銀行貸款融資周轉紓困服務找立借網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