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萬物皆漲,賺錢的速度比不過通膨,你有感覺生活越來越難過了嗎?一名網友就明顯感到荷包縮水,好奇大家「這7年來什麼漲價最有感?」

示意圖。圖片來源 / living nomads
一名網友在網路論壇PTT上發文詢問,基本工資不斷調漲,民眾卻沒什麼太大的實感,反而物價漲得比薪水還快。他自己因為沒有房產所以對炒翻天的房價無感,但對每天都要買的東西就很有感覺了,以前飲料50元可以買2瓶,現在100買不到3瓶,忍不住想知道大家「這7年來什麼漲價最有感?」

圖片來源 / 翻攝PTT
貼文曝光後,不少人都對「吃」特別有感覺,「餐費我不記得準確數字不敢講,只能說感覺有漲,現在一餐至少掏2張100塊」、「早餐主食的價格都越來越高級了」、「2-3年前可能80塊就可以吃很飽」、「雞排,都不敢看價格了」、「便當漲得真的兇猛」、「麥當勞之前120上下,現在直逼200」。

示意圖。圖片來源 / eater
許多網友除了也點出「房價」高得不可思議,有樣東西竟也默默變貴了,「覺得生活必需的蛋漲價最誇張」、「蛋漲三倍」、「雞蛋一斤20幾變50幾」、「絕對是蛋」、「蛋,先前漲就算了,有時還買不到」。

示意圖。圖片來源 / think china
或許是如今蛋價不便宜,一位客人單點荷包蛋,早餐店老闆娘打蛋發現驚喜—雙蛋黃的雞蛋,轉頭就對客人說要加價5元,客人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示意圖非當事店家,翻攝自icook。
一位網友在臉書社團《匿名2公社》抱怨買早餐的經歷,原PO到一間不常去的早餐店單點2顆荷包蛋外帶。老闆娘點完餐便轉身料理,敲蛋下鍋後「用蒙娜麗莎般的微笑說:『其中一顆蛋是雙蛋黃,要多收5元!一共25元喔!』」原PO聽完覺得不合理,可是蛋都上煎台了只好摸摸鼻子付錢,「妳跟蛋商買蛋,蛋商也沒多收妳的雙蛋黃的蛋錢啊!」原PO怒火中燒認為不是付不出5元,而是觀感不佳,想問經營早餐店的網友怎麼看。

示意圖翻攝自臉書。
底下網友不可置信:「餐點哪有遇到雙蛋黃再多收5元的道理,遇到這種的以後不再去消費了」、「我會請老闆娘把蛋黃鏟起來。要多收,我不要可以吧」、「有這樣做生意的?蛋一籃店家都直接買斷,那裡面要是敲出雙蛋黃要不要退給蛋商錢?」、「誇張,沒人這麼算的啦…」、「為了一個蛋黃損失一個常客,真划算」、「我是開早餐店的,我不會這樣……這有點太誇張」。

示意圖翻攝自臉書《爆怨公社》。
但也有網友支持早餐店:「荷包蛋10很佛心,幾乎賺不到錢,不要計較」、「現在單點荷包蛋一個都15元了喲,2個是30元才對,她少收5元,你賺到了喲」、「多收5元還好吧,雙蛋黃本來就較重所以他進貨的那籃蛋有可能較少顆」。你是客人的話會生氣嗎?還是認為總價很便宜就不介意了?

翻攝自臉書《匿名2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