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許多魚友抱怨:魚缸里的觀賞魚難養!

多是因為他們普遍有一個誤區:養魚,只要有水就行。

只要打開過濾就行。

只要勤換換水就行。

我覺得他們應該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今天,我幫那些沒有時間,或者沒有耐心,去了解其所以然的魚友,簡單地整理一下魚缸的生態問題。

我們應該知道:從觀賞魚進入魚缸的那一刻起,污染物也就隨之而來了,其中,有魚類身上的分泌物,更多的是魚類的糞便。隨著後期不斷的投食,其排泄量更將會日益增多。

初始的幾天尚不明顯,一周左右,水就會發白,不像當初那樣清澈。隨之,觀賞魚也會打蔫,不精神。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簡單地認為是:魚的排泄物腐敗、變質所致。

為了解決這種問題,人們發明了過濾器,過濾器將魚類的排泄物阻擋在過濾棉上,這時,很多魚友就會認為:我們只要經常清洗或更換一下過濾棉就可以了。

然而,過濾棉畢竟不是反滲透膜!許多已經溶解進水裡的污染物,已經與魚缸水溶為一體,成為水體的一份子。對於這種小分子態的有機污染物,過濾棉就無能為力了。

這時就該硝化細菌出場了。硝化細菌附著在魚缸里的每個固體表面,主要在過濾棉後面的那些濾材上(陶瓷環,珊瑚砂,細菌屋,生化棉。。。。。。)。硝化細菌是極小的,我們的肉眼是看不見的,它的食物,理所當然的就更小了。巧的是,過濾棉所不能攔截的那些有機物,正好是它們的食物。

溶於水中的污染物,經硝化細菌處理後,轉化成硝酸鹽。硝酸鹽對魚類基本上就無害了。

但是隨著硝酸鹽在水中不斷累積,超過了臨界點,魚缸水質也會變差。所以,我們的魚缸,或一個月,或半年,甚至一年,總是需要換一次水的。換水的頻率取決於飼養的魚類品種和數量。簡單來說就是:養的魚越多,換水頻率就應該越勤。

這時應該有朋友會想到:有什麼東西能夠消耗硝酸鹽嗎?

在自然界中,一個健康的水體,總會長滿了各種水生植物和藻類。那些水生植物和藻類就能夠吸收轉化硝酸鹽。我們可以理解為:它們以硝酸鹽為食。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那些不經常換水的魚缸,格外容易長藻的原因。

既然植物能夠吸收硝酸鹽,我們也可以將其移種於魚缸當中啊!既能維護水質又能美化魚缸,豈不一舉兩得。

看到這裡,一定會有朋友表示反對,認為水草特別難養!

事實上,水草確實比魚類更難養出狀態,它們需要對水質,溫度,光照,肥料,配魚,控藻,修剪等等,一系列繁瑣而不間斷的操作。讓人勞心費神,所以只適合有大把的空閒時間或者有激情的發燒友們。

我們今天只針對那些新手魚友們普及一下簡單的,生態魚缸的常識。

首先是水草的種類。我們力求最好養、最好活的品種,根據我的經驗,有三大類,分別是:水榕類,椒草類,皇冠草類。這三類水草裡面又能細分很出多品種,就不一一贅述,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皮實耐操。

其中,只有水榕類最適合養在具有翻砂習性的魚缸里,比如:地圖魚,鸚鵡魚等慈鯛科,由於繁殖需要,錦鯉由於喜歡在底層濾食,它們總會把砂子翻出一個個深坑,水草就難以紮根。而水榕類似於氣生根,並不需要砂子,只需將其捆綁在沉木或岩石上即可。而且,水榕類多是陰性水草,不需要過強的光照,普通的魚缸燈具基本可以滿足它的光照需求。

另外兩種水草:椒草和皇冠草。則為陽性草,對光照的要求比水榕類略高一些,但是,並不需要專業的水草燈,魚缸自帶的照明燈基本就能滿足它們的生長。只要魚缸裡面沒有翻砂的魚類,都可以種植這兩種水草。

如上所述,由於這兩種水草飼養難度很低,水族店裡常見的水草河砂即可種植。並不需要專業的水草泥,這就為將來省去了很多的麻煩,也會節省下不少開支。而且河砂本身就是一個大大的菌床,對維護水質的作用不可小覷。

將河砂淘洗乾淨,在魚缸底部鋪上5厘米左右即可。然後將水草根部埋進河砂里。

將來,每天保持八個小時左右的光照。

好了,就是這麼簡單!這就是魚缸生態,這就叫生態魚缸。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放鹽!魚缸里不要放鹽!水草和清道夫對鹽都比較敏感。一個正常的淡水魚缸也並不需要常年放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