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近30年裡,循證醫學從鮮為人知到無人不曉,再到如今成為幾乎每一名從醫者認同的文化,循證醫學以它獨特的魅力和嚴謹性,影響著全球的臨床實踐、醫學教育、衛生決策,乃至經濟等廣泛的學科領域。在這個過程中,無數醫生相比他們的前輩建立了全新的知識體系,他們對醫學的認知從過去的經驗醫學過渡到循證醫學,並伴隨醫學的高速發展從中受益,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劉軍就是其中之一。
1971年出生的劉軍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1994年他從上海醫科大學畢業後入職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腎臟內科,從此開始了腎臟疾病的醫、教、研及醫院管理生涯。在他的心裡,循證醫學應是一種根植於內心的思維習慣。
循證醫學在中國推廣已有20多年,越來越多的醫生根據科學研究得來的證據優化決策。在循證醫學誕生30周年之際,健康界聯合威科醫療UpToDate「循證醫學30年·踐行者系列訪談」,對劉軍進行獨家專訪。在採訪中劉軍表示,儘管循證醫學存在短板,但如果說「循證醫學將被取代」,還為時尚早,比如在公共衛生領域,循證醫學就應發揮更大的作用。(詳情點擊:循證醫學30年專題)
醫學是科學,也是藝術
循證醫學是指在疾病的診治過程中有意識地、明確地、審慎地利用當前的最佳證據,同時結合臨床醫生個人的專業技能和長期臨床經驗,考慮患者的價值觀和意願,將三者結合在一起,制定出具體的治療方案。其核心思想是醫務人員應該認真、明智、深思熟慮地運用在臨床研究中得到的最新的、最有力的科學研究信息來診治病人。
循證醫學與以往的經驗醫學模式相比,在評價結果的指標、證據的來源、研究方法以及樣本量有不同的要求。它更強調利用發表的文獻證據解決臨床問題,對證據進行嚴格分級,對醫學文獻評價分級的實踐指南提供指導,並充分考慮病人的需求和意願,去解決具體臨床問題。
據劉軍回憶,自己在讀大學的時候,尚未接觸到循證醫學的概念,那時的醫生看病人更多是依靠自己的經驗,以及行醫多年所累積的知識。
現在來看,對同樣一位病人,每位醫生根據自己的經驗開出不同處方的情況著實會讓人大跌眼鏡,但在循證醫學概念被引入到中國之前,這樣的情景卻是常態。「循證醫學的概念誕生之後,醫生會運用一個或多個科學的證據,再結合自己的經驗,將治療方式運用到病人身上,這體現了醫學的科學性和醫生結論的邏輯性。」劉軍認為,循證醫學應成為根植於每個醫生內心的文化和定律,做出的診療和治療決策都可以從證據和邏輯講述其背後科學依據和高質量證據,這樣才能做到專業且可靠。
劉軍告訴健康界,正是因為醫學所針對的是人,即使有充足的治療證據,每個人也存在複雜性和細微的差別,醫生更希望在處理病人上有個體化的治療,這又體現了醫學的藝術性,因此好的醫生都是科學家和藝術家,而醫學藝術和醫學科學不是對立的,是相輔相成的。
一張光碟牽出的淵源
源於對醫學的熱愛和探究,劉軍不斷在工作中感受到循證醫學的魅力並持續耕耘,如今劉軍已經成為我國知名腎臟疾病專家和醫院管理者。
在很多醫院同事眼中,劉軍具備不少上海本地人的優點:認真、務實、包容且自信,他從不古板,很喜歡接受新鮮事物。在2000年一次到美國交流的時候,一位當地的醫學同仁將一張光碟當做禮物頗為隆重地送給了他。讓劉軍沒想到的是,這張光碟就像一扇窗一樣,不僅開啟了他對循證醫學更加深刻的認識,也給他後來的臨床和科研工作,帶來巨大的便利。
光碟里的內容是臨床決策支持系統UpToDate,劉軍驚喜地發現,這正是醫生在臨床中最需要的東西。「裡面有關於腎臟病、高血壓、急診醫學、重症醫學等十幾個主題最新的臨床研究成果,醫生可以通過病種或症狀到這個資料庫中進行檢索。」劉軍告訴健康界,在上網並不像現在這麼方便的時代,每一名中國醫生想要查文獻,都要到圖書館去借閱,這張電子版的資料庫無疑讓他感到「如獲至寶」。
劉軍舉例說,多年前,腎移植手術患者在術後總會出現感染,其中以革蘭氏陽性菌感染居多,使用對應的抗生素效果卻經常不盡如人意。通過在UpToDate上查詢,劉軍發現,低免疫狀態下的患者跟普通患者所感染的細菌並不一樣,他們會感染一些普通人很少感染的細菌。在對低免疫狀態下的患者和普通患者區別對待之後,無數患者從中受益,劉軍所在科室的術後處理水平也得到提升。
伴隨UpToDate的發展尤其是中文版的上線,越來越多的中國醫生在循證醫學的診療實踐中,通過UpToDate快速獲得可靠的證據支持。(UpToDate 臨床顧問機構試用申請)
如今,UpToDate已成為全球醫生在臨床工作中獲取診療推薦意見和高質量證據的權威來源。在中國,頭部300多家三甲醫院都在使用UpToDate。「在我們醫院,UpToDate掛在醫院門診和住院系統中,只要醫生遇到超出自己認知範圍內的診療難題,都可以馬上通過UpToDate尋找答案。」劉軍說。
中國醫生要貢獻「中國方案」
劉軍對UpToDate的認可,正是源於UpToDate在助力醫生診斷時所體現出的完整的循證醫學內涵。劉軍認為,這樣的循證理念不僅要運用到臨床當中,在醫院管理中也要「講證據」。
「好的醫療質量是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患者手術後傷口感染的情況如何,插導尿管感染率是多少,有哪些病人是術後又進行二次手術等等,這些都能反映出一家醫療機構的醫療質量。」劉軍說,提升醫療質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依據循證醫學找到臨床中最好的診療方式並得到好的結果,減少負面事件的發生次數。
在劉軍看來,循證醫學是「無孔不入」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循證醫學已經滲透到醫學的方方面面,包括循證外科學、循證護理學等應運而生。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循證醫學應在公共衛生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劉軍說,在一些存在爭議的問題上,人們就要具備循證精神。比如新冠病毒到底會不會通過物體表面傳播,不同結構的空調系統是否傳播病毒的效率也不同,這些問題都需要運用好循證醫學的概念,去尋找答案。
劉軍相信,循證醫學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優秀的醫生並不認為現階段循證醫學所提供的信息就是最終的答案。對於中國醫生來說,大家要根據指南和中國人的體質做出更加謹慎的考量;指南本土化的過程,正是醫生提升科研水平、產生成果的過程。因此中國醫生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開展高質量的臨床研究,掌握更多真實有效的臨床數據,為患者提供具備循證醫學證據的可靠的治療方案。中國醫生不僅要成為醫學追隨者,未來更要成為引領者,讓世界感受到來自中國醫療領域的智慧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