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蔣升 徐思鵬 記者 何麗娜
近日,演員黃曉明在個人平台發文稱:「我愛美食,但美食好像不愛我……上一秒還跟大家嘚瑟,發起美食共享,下一秒腸胃炎和急性蕁麻疹向我接連投送…看來人還是不能放縱自己。」並把自己紅成一片的手臂拍下來做配圖,提醒大家注意身體健康。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時間追溯到前一天深夜,他剛在微博上曬出了烤海腸、野餛飩、百花蛇草水等號稱「青島硬菜」的美食照片,沒想到被這突如其來的「兩極反轉」給整不會了,而眾網友感同身受:紛紛表示自己也「中招」了,都是蕁麻疹隊伍里的「同等人」。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蕁麻疹並不是什麼大病,吃點藥就好。
但這隻說對了一半,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疾病,《西氏內科學》曾統計,一生中90%-95%的人都得過蕁麻疹。而其中有一部分患者的蕁麻疹雖會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在後續的數日至數月間,身上會反覆突發紅斑「風團」、剎那間滿身「蚊子包」、瘙癢難忍,越撓越癢;可能換季時節會發,吃頓飯會發,逛趟公園會發,甚至沒任何誘因也會發,讓人苦不堪言……
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慢性蕁麻疹專病門診葉瑜劍醫師介紹,臨床上將病程在6周以內的蕁麻疹,稱為急性蕁麻疹。超過6周的,則稱為慢性蕁麻疹,主要臨床表現為皮膚風團和(或)血管性水腫。
蕁麻疹目前認為發病機制與肥大細胞有關,病因非常複雜,具體原因需要結合病史及必要的檢查。
急性蕁麻疹常由食物及食物添加劑、吸入物、感染、植物、機械刺激、冷熱、日光、蟲咬等外源性因素引起。
每逢假期,大部分人忍不住胡吃海塞,如龍蝦、海鮮、菌菇類等都是容易過敏的食物,可引發急性蕁麻疹,症狀輕的,身上會出現紅疹、皮膚癢;症狀重的,會影響到身體各個內臟器官;若發生在咽喉、支氣管黏膜等部位時可能堵塞呼吸道,引發窒息危險。因此一旦發病,要引起足夠重視,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而慢性蕁麻疹一年四季都可發病,多由患者體內因素誘發,如慢性感染、風濕或甲狀腺慢性疾病、緊張焦慮抑鬱或是維生素D缺乏等狀態,都可能通過影響機體免疫狀態或相關通路,引發或加重蕁麻疹的症狀。
「自己過敏的不要吃,不過敏的正常吃」。皮膚科專家提醒,患者保持清淡的家常飲食習慣,避免食用蝦、蟹、魚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品。對於具有光敏的蔬菜也應少吃或不吃。
生活中,患者應建立飲食日記,一旦發現食物過敏後,立刻做標記。若連續幾次都出現反應,則說明該食物可能是過敏原。
而在生活方面,要注意環境衛生,儘量不養寵物;避免搔抓皮膚,避免熱水燙洗,避免過度接觸化妝品、金屬飾品、化纖衣物等,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平時還要注意鍛鍊身體,少熬夜,儘量避免出現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保持良好心態。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