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藥是指長江以南,南嶺以北地區所產的地道藥材。廣東由於特殊的氣候、地理與人文造就了獨特的道地藥材,南藥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四大‬南方藥‬就是‬:砂仁、巴戟天、益智仁、檳榔。益智仁為姜科植物益智的乾燥成熟果實,藥用始載於《天寶本草》,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海南島特產藥材。

益智仁

清·趙瑾叔

嶺南益智遍山丘,子向英華庫內收。

知歲久傳禾可卜,贈人更見粽堪投。

澀精補腎休忘用,開胃溫中可速求。

卻喜火中能益土,古人進食必先周。


《南方草木狀》:「益智子,如筆毫,長七八分,二月花,色如蓮,著實,五、六月熟。味辛,雜五味中,芬芳,亦可鹽曝。」古人認為「服之令人智慧,故名。」

中醫

中藥益智仁為姜科植物益智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於海南、廣東。夏、秋間果實由綠變紅時採收,曬乾或低溫乾燥。本品有特異香氣,味辛、微 苦。以粒大、飽滿、氣味濃者為佳。除去外殼,生用或鹽水炙用,用時搗碎。性味辛,溫。歸脾、腎經。具有暖腎固精縮尿,溫脾止瀉攝唾的功效。

《本草求實》:「益智,氣味辛熱,功專燥脾溫胃,及斂脾腎氣逆,藏納歸源,故又號為補心補命之劑。」

《本草經疏》

益智子仁,以其斂攝,故治遺精虛漏,及小便餘瀝,此皆腎氣不固之證也。腎主納氣,虛則不能納矣。又主五液,涎乃脾之所統,脾腎氣虛,二髒失職,是腎不能納,脾不能攝,故主氣逆上浮,涎穢泛濫而上溢也,斂攝脾腎之氣,則逆氣歸元,涎穢下行。

《本草求真》

益智,氣味宰熱,功專燥脾溫胃,及斂脾腎氣逆,藏納歸源,故又號為補心補命之劑。是以胃冷而見涎唾,則用此以收攝,脾虛而見不食,則用此溫理,胃氣不溫,而見小便不縮,則用此入縮泉丸以投。與夫心腎不足,而見夢遺崩帶,則用此以為秘精固氣。若因熱成氣虛,而見崩濁、夢遺等症者,則非所宜。此雖類於縮砂密,同為溫胃,但縮砂密多有快滯之功,此則止有逐玲之力,不可不分別而審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