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內金,又稱雞膽、雞腎胃、雞雞腸、雞肝腸。為消化道內含物之總稱,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是一種很好的消食化滯、消積的中藥。雞內金能增加食慾和消化功能,對兒童有益。但要注意雞內金有黃白色顆粒,如果有明顯異味或黃色有異味是不能吃。中醫認為雞內是一味平補身體的藥,也有「腎中之藥」美稱,還具有澀精止遺、通淋化石等作用。雞內金和黃芪都是補氣藥,但因其性質不同及功效不同而適合不同人群服用。而雞內中含有多種生物鹼可以起到消食開胃作用。黃芪可增加脾胃升降功能,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其消食化滯功效特別好;雞內金性味甘平,有「化氣」、「消食」之功;可用於脾虛久瀉、習慣性便秘等;其消食導滯功效特別好;對小兒脾虛腹瀉有良效,但不適合長期服用。將雞內金和黃芪、人參配伍應用,效果會更好。
- 1、雞內金和白朮配伍
- 白朮味苦而甘,既能燥濕健脾,又能益胃消谷。雞內金消食強胃,消積滯而健脾胃。二藥伍用,補消兼施,白朮多服久服有壅滯之弊,以雞內金為佐,即以其善消瘀積之性而消白朮之壅,使補不壅滯,消不傷正,正合中焦運化之機宜,共奏健脾寬中、消積化滯之功。主治:脾胃虛弱、食滯不化所致脘腹脹滿痞悶,納谷不香,食谷難消之症。且多宜於年老,小兒或病後調養,尤為適宜。
- 2、雞內金配薏苡仁
- 薏苡仁具有健脾祛濕、利水滲濕、清熱排膿的功效,是治療水腫型腸炎的常用藥物。雞內金味甘性平,歸脾、胃、大腸經。具有健脾滲濕的功效,可用於濕濁之濁所致之瀉痢、水腫等。用於治療水液代謝失常所致之泄瀉、水腫尿少等症,與薏苡仁同用效果更佳。薏苡仁具有利水滲濕利尿和除痹的功效;雞內金和薏苡仁配伍應用時可使清熱祛濕之力增強;另外,兩者同用還可以調理便秘。將兩者同用還可以達到清熱祛濕作用;另外這兩種藥材都非常適合於濕氣重的人群使用。雞內金的藥性甘平,味甘微苦,具有止瀉清熱利濕的功效;可改善水腫和腹水問題;薏苡仁還可以用於治療皮膚濕疹;將薏苡仁與雞內金配伍應用可以起到不錯的效果;還可以幫助消化道的作用。兩者配合可以很好地將這兩種藥物搭配起來用於調理身體中的問題,效果會更加顯著和明顯;另外還能緩解脾胃虛弱等症狀。
- 3、雞內金配茯苓
- 雞內金在中醫中有「久服輕身耐老」之說。茯苓能利水滲濕、寧心安神,茯苓中含有多種生物鹼、黃酮類化合物和酶等物質,具有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提高免疫力等功效,適用於飲食不節、久瀉久痢、習慣性便秘、失眠健忘、老年體衰等症。臨床上有明顯的改善便秘作用效果。茯苓還可降低血脂和膽固醇含量,對高血壓、高血脂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還可降低血清總膽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降低血糖和血脂效果也不錯;並有顯著降低血壓效果。因此與雞內金相配可用於緩解肥胖造成的食欲不振、胃脹疼痛等症狀。將雞內金和茯苓一起用水煎服效果更好。其主要成分雞內金含有多種生物鹼,且茯苓藥性平和,故能夠祛濕利水消腫,臨床上常用於治療慢性腎病和水腫等症。茯苓也是一種很好的消食劑並能利尿排毒,所以有很多的人都會用茯苓來調理身體健康。茯苓可以健脾滲濕、寧心安神、利尿消腫、預防疾病或者治療水腫。
- 4、雞內金配山藥
- 山藥補脾益肺,生津養血。主治脾胃虛弱,食少便溏,久瀉脫肛等,臨床上常與黨參、白朮、山藥等配伍應用,如山藥粥。山藥與雞內金配伍具有較強的消食導滯作用,常用於消肉食積,腹脹,腹瀉和便秘等。山藥除了有減肥作用外,還具有補腎作用。常與枸杞子搭配應用能治療腎陰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等症。雞內金平補脾胃、強筋骨、固腎氣與山藥同用具有補腎填精之功。《神農本草經》記載:「雞內金,主小兒盜汗」。《本草綱目》認為雞內金有「健脾消食益心腎。」將雞內金和山藥配伍應用可起到輔助治療脾氣虛弱的作用。山藥所含的皂甙和粘液質具有收斂作用也可促進水分排出、增加食慾。
- 5、雞內金與山楂
- 二者配伍,可消食導滯,還可活血行氣。山楂性溫、味酸甘,具有消食健胃、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於食積不化、脘腹痞悶等症。山楂與雞內金都是平性的藥材,同用效果更佳。雞內金味甘性平;山楂味酸甘,入脾、胃、肺經;二者都具有消食化滯、消肉食積滯等功效。主要功效:雞內金能消食健胃生津;山楂能消食化痰止咳;雞內金還能消肉食積滯。兩者合用可以增加治療效果,但不適合長期服用。由於其消食除積能力強,所以不適合胃腸疾病患者長期服用。現代藥理研究山楂含大量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和礦物質及 B族維生素和鈣、磷等礦物質以及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雞內金和山楂在一起食用時會產生大量的有機酸成分增加食慾和幫助消化、增加腸胃蠕動的功效。所以山楂與雞內金一起食用時能健脾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