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世界骨關節病患者已超過4億人。我國骨關節炎患者超過1億,且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增高。1990年-2010年,我國膝關節炎發病率增長為45%,致殘率位居全球第二位。有些人認為,骨關節炎就是個老年病,疼痛不明顯不用看醫生。但是如果骨關節出現問題卻沒有引起重視,會導致運動量減少,進而影響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等,形成一系列的惡性循環。

「目前,全世界骨關節炎患者有3.6億人。其中,女性從40歲開始發病,男性從50歲開始。在55歲-60歲階段,骨關節炎的發病率急劇增高。在70歲,骨關節發病率幾乎是80%-90%,遠超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骨科支部書記沈彬在發布會上表示。

具體到中國,「一半以上的60歲以上老人患有該病。而由於年輕人運動不當外傷導致的骨關節炎也越來越常見,骨關節炎已經出現了低齡化的趨勢。」南京鼓樓醫院骨關節病科主任醫師、南京大學醫學院副院長蔣青介紹。

1

骨關節炎認知度高

調查題目中,超過60%的被調查者選擇對骨關節炎非常了解。蔣青針對這一數據指出:「近20年間,我國關節疾病的發病人數不斷攀升,其中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一種關節疾病。大眾對於骨關節炎的認知或許存在偏差,但可以肯定的是,骨關節炎在日常生活中已經非常常見。」

據悉,骨關節炎(OA)又稱退行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炎形式。該疾病是一種緩慢進展的致殘性關節病,病因尚不明確,其發生與年齡、肥胖、炎症、創傷及遺傳因素等有關。在針對骨關節炎發病原因的調查題目中,衰老退化、運動損傷、肥胖超重也是選擇較多的選項,可見公眾對骨關節炎存在一定的認知基礎。

過去,人們常常將骨關節炎視為老年病,但事實上,所有年齡段的人,甚至包括兒童都有可能罹患此病。據有關資料顯示,骨關節炎在我國的總發病率約為13%。

2

骨關節炎的病因及症狀

一般來說,骨關節炎最常由組織損傷導致,為了修復損傷的關節,化學成分積聚於關節內,增加軟骨所需相關成分的產量,之後,軟骨會由於水的瀦留而腫脹變軟,表面產生裂隙。軟骨下面的骨頭內可形成微孔,削弱了骨的力量。

損傷的修復可形成新的軟骨、骨和其他組織。骨在關節邊緣處可過度生長,導致肉眼可見及可觸及的腫起(骨贅)。在關節邊緣形成骨贅,原光滑的關節表面會變得粗糙不平,關節運動不再平滑。所有關節成分,骨、關節囊、滑囊、肌腱、韌帶和軟骨,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失去正常的形態和功能,改變了關節結構。

01.骨關節炎通常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原發性骨關節炎: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它的發生發展是一種長期、慢性、漸進的過程,其發生與年齡、肥胖、炎症、創傷及遺傳等因素有關;

繼發性骨關節炎:是指由結構改變引起關節軟骨變性和退變,導致關節功能障礙的骨關節病,如外傷、炎症、代謝等。

「疼痛是骨關節炎最常見的症狀,膝、髖關節尤為常見。早期為輕至中度間歇性鈍痛,休息後可以緩解,以後發展為持續性、甚至撕裂樣或針刺樣疼痛,導致關節活動受限,關節功能障礙。」沈彬指出,關節疼痛可發生於活動時或活動後,嚴重時休息不能緩解,並可以出現夜間疼痛加劇。病人常於晨起或久坐後感覺關節活動不自如、僵硬粘著,活動後很快恢復,一般不超過30分鐘。受累的關節可以有壓痛、關節活動彈響、關節腫脹等症狀。

02.出現疼痛怎麼辦

如果遇到關節活動受限,首先,你需要弄清楚,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都有哪些。

一般來說,主要有兩個原因:

①周圍軟組織問題,如肌肉、韌帶、關節囊等;

②關節的附屬運動受限。

Tips:我們都知道關節的生理運動有屈、伸、內收、外展、內旋等,而伴隨這些生理運動發生的還有關節的附屬運動,這些運動是患者無法主動完成的,只能被動完成。

3

骨關節炎的治療及預防

目前治療骨關節炎主要有兩種治療方式:

01.保守治療

肥胖者減輕體重;下肢關節有病變時可用拐杖等工具減輕關節負荷;適當鍛鍊維持軟骨的健康、提高關節活動度;針灸或按摩受傷關節;使用一些非甾體類鎮痛藥物可減輕或控制症狀。

02.手術治療

有些關節可以更換成人工關節,以髖關節和膝關節最為常見。目前,人工關節置換術是公認的消除疼痛、矯正畸形、改善功能的有效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上文提到,目前臨床上OA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止痛藥、非甾體抗炎藥、關節腔注射潤滑補充劑,以及在骨關節炎晚期運用關節置換外科手術等方法。然而這些方法只能減輕骨關節炎病人的疼痛和暫緩OA進程,並不能改變因關節軟骨不可逆退變而引起的OA病程。近年來,利用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對骨關節炎和其它關節病理過程中的關節軟骨退化和損傷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明顯進展,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4

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的臨床作用機理

間充質幹細胞具有較強的自我更新、增殖和多譜系分化能力,可以在體內誘導分化成軟骨、成骨、脂肪等多種成體細胞,這為治療OA提供了可能。它因其低免疫原性、強大的體外擴增能力並可以通過向軟骨分化從而修復損傷的軟骨組織而被大量研究,在治療骨關節炎軟骨損傷中具有獨特的優勢。

間充質幹細胞的臨床作用機制

①可分化為軟骨、成骨、脂肪等多種成體細胞修復受損軟骨組織;

②分泌抗炎因子和營養因子促進軟骨前體細胞增殖,並通過抑制軟骨細胞炎症、凋亡、肥大化、纖維化和去分化等來抑制軟骨組織破壞,減輕軟骨受損;

③分泌抗炎因子,抑制關節腔內巨噬細胞活性,降低炎性因子釋放,從而抑制關節炎症。

5

臨床研究證實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的益處

在臨床研究中,對於用培養的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將為成千上萬的病人提供新的希望。從骨髓中提取的間充質幹細胞,已經用來針對膝關節炎的軟骨損傷進行實驗治療,並且培養的軟骨細胞不僅用來治療小面積的軟骨損傷,也開始用來治療骨關節炎。這些幹細胞一般是從患者自身抽取,在實驗室里培養,然後再接種到患者的損傷部位,並且幾種類型的幹細胞結合併且使用,主要的目的不僅是單純地修復關節,也要控制和減緩骨關節炎的發展和加重,以避免最終採用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治療。

參考資料:

1)《2015年中國骨關節炎防治認知白皮書》

2)《2013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

3)《幹細胞轉化醫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