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仁 廣東省名中醫,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教授、博士導師、博士後指導教師、內科教研室主任、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腎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機構中醫腎病專業學科帶頭人。羅仁教授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40餘年,提出「腎炎從肝論治」、「補腎三十法」的學術觀點,在腎病、腎虛證、風濕病、痹證、亞健康防治方面有獨到之處。曾榮獲「全軍優秀教師」「全國百名優秀中醫健康信使」「廣東省教學名師」等稱號。

醫案是中醫臨床實踐的記錄,體現了診療過程中理、法、方、藥的具體運用,是醫家診治疾病思維過程的表現。歷代名家醫案是中醫藥寶庫中的瑰寶。我們推出【以案說醫】欄目,以期傳承精華,啟迪我輩,共同進步。

劉某,女,時年20歲,2019年8月8日初診。

現病史:半月余前出現頭痛不適,呈隱痛,伴疲憊乏力,面色少華,眠差。

【首診證候】

主訴:頭痛半個月。

刻下見:頭痛隱痛,疲憊乏力,面色少華,眠差,無頭暈,無視野黑蒙,月經正常。舌淡,脈細。

體徵及輔助檢查:心肺腹未見明顯異常,神經系統病理征未引出。

既往史:否認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否認其他系統相關疾病。

【辨證論治】

中醫診斷:頭痛。

證候診斷:氣血兩虛證。

西醫診斷:頭痛。

治法:益氣養血安神。

處方:小生六湯加減。

山藥30g、黨參30g、酸棗仁30g、麥冬15g、酒萸肉20g、五味子10g、北柴胡15g、黃芩15g、牡丹皮15g、熟地黃20g、天麻10g、荷葉10g、炙甘草5g,7劑,每日1劑,水煎服。

按語:

患者以頭痛不適為主要表現,辨病為"頭痛",伴疲勞乏力,面色少華,舌淡,脈細,辨證為氣血兩虛,為內傷頭痛之列。氣血兩虛,不榮則痛,則頭部隱隱作痛;氣血不足,心失所養,心神不安而不寐。面色少華、舌淡、脈細均為氣血兩虛之徵象。治以益氣養血,予小生六湯加減,內含六味地黃丸之"三補"益氣養血,生脈散益氣安神,加酸棗仁增強安神之功效,久病多瘀,方中牡丹皮可活血化瘀,提升臨床療效。柴胡、黃芩升清降濁,加天麻、荷葉生發清陽、祛風止痛。患者服藥一周後頭痛明顯緩解。

內傷頭痛多起病較緩,病程較長,多與氣、血、痰、瘀、虛相關,多屬虛證或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內傷頭痛之屬虛證者以補氣養血或填精益腎為主,屬實證者以平肝潛陽、化痰除濕、活血化瘀為法。本虛標實、虛實夾雜者,宜攻補兼施,標本兼治。若頭痛有明顯歸經,可用引經藥,如太陽——羌活、蔓荊子、川芎;陽明——葛根、白芷、知母;少陽——柴胡、黃芩、川芎;厥陰——吳茱萸、藁本;少陰——細辛;太陰——蒼朮。又"高顛之上,惟風可到",臨證配伍風藥,易達病所,無論外感內傷,均可配伍風藥以提高治療效果,如防風、白芷、蔓荊子等。但風藥辛散,不宜久服。

(本案編者:羅仁、翁廣健、李曉文)

鄭重申明: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劑量僅適用於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劑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來源: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指導專家:羅仁 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