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的小焦是一名高三學生,在人生的重要關口,她日夜苦讀。但一次普通的「腰疼」,讓醫生發現了她的超高血壓和體內的巨大腫瘤。北京協和醫院肝臟外科用高超的技術和精心的照護,讓小焦迅速恢復健康,重返校園。
2022年8月,小焦因腰腹部疼痛就診於當地醫院,測量血壓竟然高達210/160mmHg。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小焦的血壓未見明顯下降。進一步行超聲檢查,發現她的右側肝腎間長了一個約20cm的巨大腫物。突如其來的噩耗嚇壞了一家人。這個大瘤子究竟是什麼?能治好嗎?還能如期參加高考嗎?帶著惴惴不安,小焦來到了北京協和醫院肝臟外科徐海峰副教授的門診。
徐海峰通過仔細問診和查看檢查報告後認為,小焦罹患肝腺瘤的可能性大,讓血壓飆升的是肝腺瘤分泌的激素。肝腺瘤是一種少見的肝臟良性腫瘤,好發於年輕女性和糖原累積症患者。肝腺瘤有惡變潛能,還有破裂出血的傾向,破裂後可引起患者右上腹劇痛,嚴重者休克。因此,一旦懷疑是肝腺瘤,不論有無症狀,均應儘早手術治療。
從醫學角度而言,手術無疑是最優解。但對於高三的小焦而言,學習時間異常珍貴。先手術?還是先控制病情,全力備戰高考?醫生的決策可能會影響小焦的命運。
小焦的情況引起了肝臟外科的重視。桑新亭主任、杜順達主任助理第一時間組織全科討論。全面了解小焦病史後,專家們一致認為,肝臟來源的巨大占位有惡性可能,限期手術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桑新亭叮囑手術團隊,術前要多學科會診完善計劃,術中要減少損傷,術後要儘快安排康復,「既要保障生命安全,也要為小焦爭取寶貴的學習時間!」
▲術前CT檢查顯示,巨大瘤體直接壓迫多臟器和多條重要血管,手術切除難度大,術中還可能需要進行聯合臟器切除,大出血風險高
為了保障小焦的手術安全,醫務處組織肝臟外科、泌尿外科、內分泌科、心內科、麻醉科手術室、輸血科、放射科、重症醫學科等多學科會診,共同制訂了周密的治療與術前準備方案,並將她的血壓調整到最宜接受手術狀態。
手術被貼心地安排在國慶節前夕。2022年9月30日,各科室按照計劃緊湊銜接,開始實施治療。天剛蒙蒙亮,小焦就被接到了放射科,由王志偉主任醫師和王健醫師行右側膈動脈栓塞術,減少瘤體血供,減輕術中出血。接下來,小焦被推入手術室接受手術。麻醉科常務副主任申樂親自上陣,阮俠副主任醫師負責調度協調;張進軍帶領著經驗豐富的肝臟亞專科護理團隊刷手上台;輸血科將備血冰箱拉到了手術間,以便隨時取用。
手術醫師徐海峰、劉曉、鄧夢豪開台。雖然手術風險高,但準備方案充分,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解剖第一肝門,切斷右肝動脈、門靜脈,完全游離肝臟,將膈肌和腎臟跟瘤子分開……術者動作輕柔,技術高超,經過5個小時的手術,巨大腫瘤被完整切除;瘤體的包膜沒有撕裂,降低了術後粘連和術中播種轉移的風險;周圍臟器、神經、結構、功能被最大幅度保護;術中血壓、血容量一直平穩,為術後的快速恢復奠定了良好基礎。小焦的手術漂亮地完成了。
術後,在重症醫學科的全方位支持治療之下,小焦生命體徵逐漸平穩,她很快返回了肝臟外科病房。此時正值國慶假期,手術團隊堅持每日查房,根據小焦的恢復情況及時調整治療康複方案。小焦徹底停用了降壓藥,精神也越來越好。
10月8日,恢復良好的小焦順利出院。告別之際,小焦露出久違的笑臉,「原來手術也沒有我想得那麼嚇人,原來看上去很難的事情,也可以一步一步完成。感謝各位叔叔阿姨的幫助和關懷,讓我在不順遂的人生中,仍擁有向前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