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過敏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主要症狀是皮損、皮膚變厚、脫屑、皮膚發癢,甚至滲出感染等。在中醫上屬濕瘡的範疇,其病理為:受風、邪二氣同時侵襲,傷及肌膚津液生燥,內蓄毒氣從而對皮膚產生損傷。多為脾胃受損、濕熱內生、外受風邪、飲食不節等因素導致。
患者情況:全身多處紅疹、瘙癢時間持續一周以上。頸項部、後背部及上肢尤其嚴重。
刻下症見:患者神志清,精神比較差,全身多處可見皮膚紅、出疹、瘙癢。很怕冷,遇寒時瘙癢更明顯,局部皮膚紅疹加重,消化不好,睡眠質量差。二便尚可。舌質紅,苔白,脈浮緊。
專科檢查:全身多處可見皮膚紅,能摸到紅色皮疹,大小不一,片狀。以頸項部、後背部及雙上肢分布較多。
中醫診斷:濕瘡、風寒侵襲、營衛不調
西醫診斷:過敏性皮炎
處方:桂枝湯加減
桂枝、炒白芍、生薑、大棗、炙甘草、細辛、地膚子、酸棗仁、百合。
服用7劑之後,患者前來複診,反應效果顯著,皮膚瘙癢明顯減輕,局部皮膚逐漸由紅轉向正常膚色。怕冷症狀明顯改善。三診,患者精神可,皮疹基本消失,局部還有散在皮疹,偶爾瘙癢。囑患者繼續服藥,加以鞏固,定期複診。
該患者中年女性,身體素質一般,全身多處可見紅疹、瘙癢,遇冷加重,冬季發病。
綜合自身體質和外界環境等因素可辨證為因感受風邪而致病,其證候為外感風邪。可用桂枝湯加減。
桂枝湯出自張仲景《傷寒論》,又名陽旦湯。方中桂枝為君,辛甘散寒以調衛。白芍為臣,酸寒斂陰以和營。君臣相配,一則邪正兼顧,調和營衛;二則散中有收,汗中寓補,相制相成。
生薑辛溫,既助桂枝發汗解表,又溫胃止嘔。
大棗甘平,既能益氣補中,又助白芍益陰和營以助汗源。
姜棗相配,為補脾和胃,調和營衛的常用藥對,共為佐藥。
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功兼佐使之用。
加入地膚子可祛風止癢,是治療風疹、濕疹之要藥。
患者睡眠質量差,加入酸棗仁、百合可寧心安神。
細辛更加強祛風散寒之功效。諸藥相須配伍,攻補兼施,療效顯著。
溫馨提示:中醫講辨證論治,即便症狀相似也不能使用相同藥方,需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正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