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的朋友圈,
各種花式曬「陽」:
刀片刮嗓、水泥封鼻、寶娟嗓……
而醫生護士的朋友圈,
畫風略有不同,
有點「雞血」,又有點「自嘲」。
01
華山醫院急診醫生高佳敏,在帶病堅守了又一個急診夜班後發圈,「容許我當兩天逃兵」。她給自己的病假設定了一個期限:兩天。
02
虹橋院區急診醫生金鑫,短暫病假後返崗,心裡惦記著97歲高齡的姥姥,一頭扎進「人潮洶湧」的急診大廳。
03
隨著急診老年病人增多,放射CT量也急劇上升,「孫軍們」主動請纓返崗,投入戰鬥。
04
你一定很疑惑,骨科的哥們,怎麼跑去了「發熱門診」。沒錯,現在院內互幫互助,所有科室派出「援軍」,充實急診和發熱門診。WE ARE FAMILY!
05
「上有老,下有小」的醫護人員,這三年的艱辛和混亂,無需多言。他們的厲害之處在於,無論境遇如何,始終泰然處之,堅守初心。不然,可能真的「活」不到這一集。
06
流調小分隊、核酸小分隊、抗原小分隊……全部下線嘍!許個新年願望:摘下口罩再拍張集體照。
07
特殊時期,各類專科手術排除萬難順利開展。救治生命永不中斷。
08
感謝醫學生與我們並肩作戰。關於「華山伙食」,可能也許大概在不久的將來,會有好消息出現,一起期待!
//
這是一群普通醫務工作者的普通一天。對他們來說,救死扶傷是使命、是職責,也是習慣。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他們的努力,值得被看見、被尊重!
本文首發於華山醫院訂閱號,感謝授權轉載
今日薦讀
華山醫學大咖的重磅著作
(點擊書影,即可購買)
《現代神經外科學》(第三版)為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由周良輔院士主編,秉承編寫初衷,第三版依舊致力於介紹和推廣神經外科已取得的新成果。在保留前兩版經典內容基礎上,內容全面更新,收集了5年來經典文獻資料,對5年間神經外科豐碩的發展成果進行了充分的論述,並融合了華山醫院神經外科臨床及科研經驗。
內容上涵蓋了神經外科的各個方面,包括總論、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感染、腫瘤、血管性病變、先天性和後天性病變、功能神經外科、外科技術和器械等。本書結合國內外最新的研究熱點和發展動態,圖文並茂地介紹了神經外科各種疾患的臨床表現、診斷、鑑別診斷及治療,其中重點介紹了顱腦外傷、腦腫瘤、腦血管病、先天性和獲得性病變、神經功能疾病的診治,並特辟專門章節介紹了發展迅猛的人工智慧與腦機接口、腦功能定位、神經電生理監測、分子神經外科、神經內鏡等內容。
本書還將WHO 2021年發布的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分類(第五版)翻譯成中文,並進行詳盡的解讀,附在書末,以饗讀者。
延伸閱讀
終於等到你!神外醫生的寶典《現代神經外科學》第三版震撼首發!
(點擊書影,即可購買)
《現代手外科手術學》系國家科學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曾獲得第十六屆上海圖書獎二等獎,由顧玉東院士、王澍寰院士、侍德教授主編,全國10多個醫療及科研單位手外科、顯微外科領域的46位專家共同編寫。「大醫精誠」,這部由大醫們主編的《現代手外科手術學》是側重手外科手術技巧的專著,是一部綜合性權威著作,全書共分為24章,約200萬字,圖與照片約2500幅,以基本手術操作為主體,既概述了相關的基本知識,又包括了全部手部的傷、病、腫瘤及畸形診療方法。本書強調的是手術實踐,因此配有較多手術插圖,生動展示了常見傷病的手術技巧和關鍵要點,希望能為手外科和相關學科的醫師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實用的操作指導。
(點擊書影,即可購買)
《現代骨科運動醫學》為國內首部大型原創骨科運動醫學專著,曾獲得第十六屆上海圖書獎一等獎,由陳世益教授和馮華教授領銜主編,凝聚了來自全國各地近百位編寫專家的經驗和心血。本書在編寫過程中獲得了國家出版基金和上海科技專著出版資金兩大基金資助。
本書理論聯繫實踐,兼顧創新與技術,從解剖與生物力學、病因與發病機制等基礎理論入手,通過病史與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影像學表現、診斷與鑑別診斷等臨床評估,然後提出治療原則、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方法(以關節鏡為主);強調運動康復原則、方法及功能評價的重要性,充分堅持並倡導運動醫學「功能至上、早期康復、重返運動」的宗旨。書後5個附錄介紹國際上骨科運動醫學領域較為常用的量表(肩、肘與腕、髖、膝、踝關節功能評分),為我國骨科運動醫學與國際接軌提供一個標準、均質的評價參考。是骨科醫生、運動醫學和關節鏡外科醫生、運動康復醫生等不可多得的參考書。
圖書編輯 | 魏 嵐 肖 芬 王 瀛 江黎涵
本期編輯 | 楊夢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