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生病後常有的一種症狀,看到溫度計上的數字,心裡難免有點慌張,要想著趕緊降溫退燒,尤其是小孩子,大人會擔心燒久了對大腦、心肺不好。
有人說發燒能把體內的病毒殺死,因此經常發燒是免疫力強的表現,而那些不常發燒的人其實免疫力很差,更容易得癌症。不過,對於這個觀點一直有爭議,到底什麼說法是對的,一起來看看。
多少度算發燒?
一般測量腋下溫度,數值在36-37度之間,身上無不良感受,可以說是健康的。可能有人會奇怪,為什麼人體會保持在這個溫度,其實這是體溫對機體的保護,能夠殺死大部分細菌,只有不到30%的真菌可在37度以上的環境中存活。
因此,我們要感謝體溫,它既能殺死一些有害菌,又不會傷害到正常細胞,還能保持機體溫暖抵抗寒冷。
不過,放病原體進入體內引起炎症,人體就會發燒,這說明體內正在發生戰鬥,不必為此擔心,但是要明白界限在哪裡,超過了就要用藥退燒。
另外,不同部位標準不一樣。
平時我們測量腋下比較多,在排除年齡因素、妊娠期、情緒激動、運動結束等特殊情況下,測得數值達到37.3,就屬於發燒。
37.2是界限值,接下來注意觀察身體有無不適反應,如一切良好或溫度下降,就不是發燒。因為發燒後溫度會繼續上升,不會停留在37.2度,所以只要溫度繼續上升,你就要明白自己發燒了。
發燒超過40度會怎麼樣?
發燒到這種程度,身體感受很明顯,熱量不停散發所以身體會打寒戰,掀開被窩能看到熱氣不斷散發開來,精神狀態也比較差,沒有太多力氣走動,只想躺著不動彈。
你會感覺自己渾身疼,忍不住往一起縮,這是因為機體察覺到熱量不斷流失,所以想通過震顫和收縮來留存熱量。這個時候就要儘快用藥退燒了,不能繼續硬扛。
在高溫下持續太久,就像把臟器放到溫水中泡著,不僅會影響器官功能,還會讓細胞失活死亡,患者有可能暈厥、甚至衰竭死亡。
要及時排查病因,一般和病毒、細菌有關,身體內部被感染,也有可能是血液系統和免疫性疾病,情況更為複雜,正確用藥才能儘快緩解症狀。
長期不發燒的人免疫力更差,更容易得癌症?
這次新冠感染,不少人都發燒了,有人認為溫度高是「免疫力殺瘋了」,說明自己抵抗力強,事實真是這樣嗎?
人的身體很神奇,冬天和夏天都可能是一樣的溫度,不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但是,當病原體進入人體後產熱就會增加,這是一種保護模式,能夠快速把微生物殺死。但是,發燒不能和免疫力掛鈎。
如果一個人的免疫力很平穩,那麼病原體進入人體後很快就會被發現消滅,根本沒有它作亂的機會,所以很少有發燒現象。
這也是為什麼這次新冠感染,有人發燒快四十度,有人低燒半天就好了,因為體質不一樣,但是不能僅靠這一方面就說免疫力強還是不強,也不能反映患癌風險。或許是平時很注重防護,睡眠和飲食也比較好,所以沒有被病毒打敗。
而腫瘤的生成是比較複雜的,免疫力差不用擔心,定期檢查能幫助發現腫瘤,免疫力強也不能忽視,不發燒是好事,但是不能忽視其他症狀,例如便血、突起的包塊、腹痛等。
不管怎麼說,不發燒是好事,誰都不希望自己生病,但是也不能因此忽視檢查,中老年人定期檢查還是很有必要的。
發燒後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降溫,而關於降溫老一輩總有自己的看法,例如捂汗、用酒精擦拭、沖涼等,這些降溫誤區要認清。
應該怎麼樣退燒?
看到網上有的人都燒到40度了,身上還穿著棉睡衣蓋著厚被子,都快「蒸熟」了。打寒戰覺得冷,可以多穿一點,但是已經很熱了就要注意散溫,不能再捂了,防止高溫驚厥。
酒精可以很快讓體表熱量散掉,但是有過敏可能,不適合給幼兒使用。也不要因為想降溫,用冷水給孩子洗臉,洗手,會加重不適。
正確的做法是用溫水在身上擦拭,也可以用退燒貼,精神尚可就先觀察,來回擺弄身體反而會煩躁不安。而當溫度超過38.5度,就要吃退燒藥了。
給患者多喝一點水,做點輕鬆愉快的事情,然後再睡一覺,一般第二天會退燒,如果嘗試很多方法都退不下來就要就診。
關鍵時候,在家裡準備好溫度計、退燒藥、退燒貼等物品很有必要,不至於夜間手忙腳亂,吃藥後要注意觀察患者的情況,有喊不應、昏迷、胡言亂語、胸悶等情況時,及時就醫。
發燒不是太大問題,及時處理會恢復正常,不要緊張,平時要學習應急處理方法,這樣遇到問題才不會慌張。老一輩的方法往往是經驗之談,但不一定對,要用科學方法處理以免後悔終生。
參考資料:
[1]長期不發燒、不感冒的人,更容易患癌?·醫食參考.2022-12-28
[2]超過37℃就算發燒嗎?看準這個溫度線,超過了別再硬扛!·健康之路官方.2022-12-24
[3]如何評估發熱程度?退熱效果不好增加服藥量和次數?發熱和退熱,你應該知道這些|抗疫答疑·周到客戶端.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