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吆,我這肚子好疼呀,趕緊送我去醫院!」

周女士今年35歲了,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她卻工作了十年。為了讓自己早晨多睡一會,周女士就乾脆不吃早飯。

最近一段時間,周女士總是感覺到肚子疼。由於肚子疼的程度不厲害,所以她一直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

然而,今天早晨,周女士像往常一樣去了公司。到了公司以後,周女士就感覺肚子疼的厲害。這個時候,周女士意識到自己的身體肯定出問題了,於是她就跟同事說了文章開頭的那句話。周女士的同事看情況不對,就趕緊撥打120把周女士送到了醫院。

到了醫院以後,醫生在仔細詢問了周女士的情況後,就給她開了相關的檢查。檢查結果出來以後,提示膽囊結石合併膽囊炎。周女士得知了情況後,她就感覺到比較困惑,所以就詢問醫生自己為何會得了膽囊結石!醫生聽到周女士的提問後,就解釋道:這個原因比較複雜,但是和您長期不吃早餐有關!這個時候,周女士才恍然大悟。

就目前來說,人們的生活普遍都好了。但是,像膽胃結石、腎結石、膽囊結石這類疾病的發病率卻有明顯的提高。結石聽起來不厲害,但是真得了這類疾病時,卻是真的很痛苦。網上有一些言論認為,結石是「吃」出來的?那這種觀點是否正確呢?為了讓大家對其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今天醫者良言就跟大家聊一聊相關的知識。

1.結石真的是「吃」出來的嗎?

客觀來說,結石的病因是比較複雜的,它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要說結石是「吃」出來的,那就有點片面。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結石的形成,確實可能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為了讓大家對結石和「吃」的關係有一定的了解,特地總結為以下幾點:

胃結石:

在我還沒有學習醫學知識的時候,父母就告訴我不能空腹吃柿子,否則容易長胃結石。剛開始的時候,我對這個觀點不認同。

後來,隨著學習了一些醫學知識後,我發現這種觀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這是因為,柿子中含有比較多的鞣酸,如果空腹吃柿子時,鞣酸可能會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結石,從而導致胃石症。

其實,不光是柿子,只要是富含鞣酸的食物(比如山楂、李子等),都有可能會引起胃結石。為了降低胃結石的風險,我們儘量不要空腹吃這類富含鞣酸的食物,而且一次性也不要吃太多。

泌尿系統結石:

一些研究證實,泌尿繫結石和我們的飲食有一定的關係,特別是高蛋白飲食。

從一些現實情況,也能看出不健康的飲食方式會增加泌尿繫結石的風險。我們都知道,在建國初期,人們的生活條件普遍都不怎麼好,吃肉成為了一種奢侈。在那個時候,我們很少聽說有誰得泌尿系解釋的。但是,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泌尿繫結石的患病人數也有了明顯的增加。

其實,高蛋白飲食會增加泌尿繫結石的風險,從理論上也能解釋得通。當我們吃了很多的肉以後,它會造成人體內一過性的代謝性酸中毒,而這會抑制鈣在腎臟的重吸收,從而造成鈣在尿中的濃度增加。與此同時,富含蛋氨酸或者其他硫胺基酸的蛋白質更容易形成高鈣尿。

另外,吃肉吃得太多,就容易造成尿酸生成增多,而這無疑增加尿液中尿酸的濃度。在上述的這三大機制的作用下,就會泌尿繫結石的風險。

因此,我們平時在吃飯的時候,應該做到均衡飲食,避免攝入太多的蛋白質。

膽囊結石:

膽囊結石的成分是比較複雜的,但是它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就是膽固醇。可以說,膽囊結石和我們的飲食有一定的關係,比高糖、高脂肪飲食等。如果我們控制糖類和脂肪的攝入量,那就可以降低膽囊結石的風險。

另外,膽囊結石還和不吃早餐有一定的關係。我們的膽汁是肝臟分泌的,而膽囊是負責儲存膽汁的。膽囊的容積是比較小的,而膽汁卻一直都在分泌。膽囊為了裝下膽汁,就不得不濃縮膽汁。

在早晨的時候,膽囊內膽汁的濃度是比較高的,如果這個時候不吃飯,那膽囊就會繼續濃度。當膽汁濃縮到一定程度時,就容易有固體物質析出,從而形成膽囊結石。當然了,一兩次的不吃早飯並不會得膽囊結石(人體有一定的調節能力),但是長期不吃早飯,就會增加患膽囊結石的風險。

3.不想結石長大,需要注意以下3點:

注意均衡飲食:

我們平時在吃飯的時候,應該注意均衡飲食,儘量做到飲食多樣化。適當減少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攝入量,適當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

與此同時,可以適當多喝點水。這裡注意,這裡說的水可不是飲料,而是開水或者礦泉水。每天的飲水量,應該不低於1800毫升。對於那些患有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等的人來說,需要限制水的攝入量。

堅持吃早餐: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想大家應該能看出,不吃早餐會增加患膽囊結石的風險。

為了避免或者延緩結石長大,我們應該堅持每天吃早餐。早餐可以吃得比較少,比如吃一個胡蘿蔔、一個雞蛋,但是一定要吃早餐。

堅持運動、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內:

研究表明,肥胖本身會增加結石的風險。如果堅持鍛鍊身體,那不僅有利於減肥,還能幫助人體正常地運轉,這無疑有利於避免或者延緩結石長大。

對於那些肥胖的人來說,單純靠運動是不夠的,還需要控制飲食,特別是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像米飯、麵條、飲料、甜品等,需要控制攝入量,可以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蔬菜等的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