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不是病?頜面部間隙感染真的能「要命」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雖然前半句多少體現了,大眾對口腔牙體牙周等疾患的誤解和忽視,但後半句足以見得老百姓對牙疼帶給人們痛苦的深刻體會。

其實在口腔頜面部

還有一種疾病

它大多數情況也是由牙齒引起

帶給人們的痛苦非常巨大

並且嚴重者真的會「要命」

它就是間隙感染

聽起來,好可怕!




本輪新冠疫情期間,市中心醫院口腔頜面外科收治的病人群體中,很大一部分為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這與病毒感染導致機體免疫功能受損,炎症反應過度激活有著密切關係。

如果患者同時有局部因素,如病灶牙、牙周炎、淋巴結炎、面部癤腫等,或者全身因素,如糖尿病、腎病、惡性腫瘤等,那麼在機體免疫功能降低時,很容易形成頜面頸部的多間隙感染,患者紅腫熱痛症狀明顯,且病情往往遷延不愈,遭受極大痛苦。

口腔頜面外科

頜面部間隙感染

口腔、顏面、頸部深面的知名解剖結構,均有緻密的筋膜包繞。在這些解剖結構的筋膜之間,有數量不等而又彼此連續的疏鬆結締組織填充。由於感染常沿這些阻力薄弱的結構擴散,故將其視為感染發生和擴散的潛在間隙。根據解剖結構和感染常見部位,將其分為不同的間隙。

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均為繼發性,以牙源性或腺源性(淋巴結感染)最常見。感染多為需氧和厭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也可為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引起的化膿性感染,或厭氧菌等引起的腐敗壞死性感染。感染累及潛在筋膜間隙內結構,初期表現為蜂窩織炎;在脂肪結締組織變性壞死後,則可形成膿腫。化膿性炎症可局限於一個間隙內,也可波及相鄰的幾個間隙,形成彌散性蜂窩織炎或膿腫;甚至可沿神經、血管擴散,引起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腦膿腫、膿毒血症、縱隔炎等嚴重併發症。

治療方面,間隙感染除了合理選用敏感抗生素,全身支持治療如充足營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控制血糖、血壓、心臟病和肺部疾病外,非常關鍵的一個原則是及時有效的外科手術處理,也就是各種「花式」切開引流,以達到減輕局部壓力、排出壞死物、阻止炎症繼續擴散的目的。此操作因炎症等因素,局麻效果不佳,患者進行切開擴創及後續換藥過程往往比較痛苦。對於兒童青少年不能配合者或者感染呈多間隙範圍大並深在者,有全麻手術指征。





特別值得警惕的是,下頜骨與舌骨之間的口底間隙感染。因其鄰近上呼吸道,該間隙感染後組織腫脹直接或間接推擠效應,可能引起咽腔狹窄呼吸困難,嚴重者上呼吸道梗阻,短時間內通氣障礙引起窒息。

此外,腐敗壞死性細菌引起的口底多間隙感染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控制時,感染可能沿頸深筋膜間隙向下擴散至頸部甚至到達縱隔,形成急性下行性縱隔膿腫。該疾病伴有不同程度的膿毒症中毒性休克表現,可能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發展迅速,致死率高。口底多間隙感染一旦有發生下行縱隔感染徵象,應早期行廣泛切開引流,並及時會同相關科室進行多學科診療,利用多種措施避免不良預後。

↓↓↓

淄博市中心醫院口腔頜面外科提醒廣大市民,重視牙體牙周在內的口腔頜面部健康,及早處理病灶牙及面頸部炎症灶,防止感染加重。

供稿:口腔頜面外科 徐晨

編輯:陳圓

審核:宣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