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維生素K缺乏症,又稱獲得性凝血酶原減低症。


維生素K缺乏症,是長期缺乏維生素K引起的營養缺乏症,可在嬰幼兒或新生兒時期較為常見。


維生素K缺乏症,也是指由於維生素K缺乏導致維生素K依賴凝血因子活性低下,並能被維生素K所糾正的出血,其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





維生素K缺乏症可分為哪些類型?其症狀有?


維生素K是人體必需的脂溶性維生素,也是凝血過程的輔助因子,因此維生素K缺乏症,可引起多種出血傾向,以及導致多種出血性疾病。


那麼根據病因,維生素K缺乏症可分為哪些類型呢?


1、先天性維生素K缺乏症

先天性維生素K缺乏症,可見為新生兒在出生後數天,由於體內肝臟等器官未發育完善不能有效地利用維生素K而導致,新生兒體內的維生素K貯存消耗、攝人不足,以及利用障礙等,也可引起維生素K缺乏症的出現。


2、獲得性維生素K缺乏症

獲得性維生素K缺乏症,可由於長期飲食不均衡、長期低脂飲食、長期禁食等因素,引起的維生素K攝入不足而導致,或由於膽道疾病如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腸道疾病如炎症性腸病、藥物因素如長期服用抗生素等,引起的維生素K吸收障礙而導致,此外肝臟疾病如重症肝炎、肝硬化,以及口服維生素K拮抗劑如香豆素類抗凝藥物等,也可引起維生素K缺乏症的情況。



維生素K缺乏症,容易導致各種出血症狀,如瘀血、皮膚淤青、黑便等,不少患者還可伴隨有凝血功能障礙的表現。


那麼維生素K缺乏症具體有什麼症狀表現呢?


1、皮膚紫癜、皮膚黏膜出血

皮膚在碰撞或在重度按壓後,容易出現烏青、瘀點、瘀斑、瘀血等,部分患者還可出現明顯的鼻出血、牙齦出血等症狀表現。


2、內臟出血

內臟出血,可表現為病人嘔吐出鐵鏽色的嘔吐物嘔吐鮮血,部分患者可出現黑便、血尿、血便、肛門出血等症狀,或可出現為月經過多等情況。


3、骨骼、關節腔出血

骨骼、關節腔出血,可表現肌肉、關節等其他深部組織出血的情況,如可表現為全身肌肉酸痛、關節酸痛,或出現骨骼和關節壓痛、疼痛等情況。


4、顱內出血、外傷出血

顱內出血為較嚴重的維生素K缺乏症表現,顱內出血可引起頭皮血腫、癲癇發作等表現,還可見為新生兒或嬰幼兒出現突發性劇烈頭痛、頻繁噁心嘔吐、口吐白沫、嗜睡昏迷等,外傷出血則可表現為外傷、手術口等有溢血情況。





維生素K缺乏症,應該如何治療和預防呢?


維生素K缺乏症,常以補充維生素K為主,針對病因,積極治療基礎病等,同時通過病因治療,改善出血症狀等。


那麼治療維生素K缺乏症的方法有哪些呢?


1、飲食治療

飲食治療,多吃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如新鮮的綠色蔬菜等,還應保持飲食結構的多樣化、均衡營養等,避免吞入過堅硬的食物,以免引起消化道刮傷導致出血等。


2、藥物治療

可補充藥物類的維生素K、甲萘醌等,幫助改善維生素K缺乏症的各種症狀,如果出血嚴重或對於血液成分缺陷的患者,可使用冷沉澱物靜脈滴注,或輸注新鮮冰凍血漿


3、凝血物質補充

使用凝血物質如凝血酶原複合物濃縮物等,幫助補充維生素K依賴的凝血因子,改善機體的凝血功能



維生素K缺乏症,可累及凝血系統,進而影響機體多種組織器官,因此應積極逆轉導致維生素K缺乏症的因素,注意飲食均衡,適當補充維生素K等。


那麼維生素K缺乏症可以如何預防呢?


1、富含維生素K飲食

均衡飲食,可以吃些含有維生素K的粗糧,如蕎麥、玉米、全麥、燕麥等,富含維生素K的油類,如橄欖油、菜籽油、棉籽油、大豆油等,富含維生素K的蔬菜水果,如萵苣、甘藍、菠菜、西藍花、豌豆、蘿蔔纓等,以及其他食物如綠茶、花莖、苜宿類植物等。


2、適當添加維生素K

適當服用維生素K製劑,如長期服用抗生素、抗凝藥物的人群,以及有肝膽疾病、腸道疾病的病人,都可適當添加維生素K,以保證體內里有維生素K的儲存。


4、孕期要注意用藥

孕期的人群,儘量少吃可導致維生素K缺乏症的藥物,如抗凝藥物、抗結核藥物、抗生素、抗癲癇藥物等,新生兒要儘早餵養,減少出現新生兒挨餓的情況,而導致維生素K缺乏症,此外,母乳餵養新生兒的母親,應多吃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或適當補充維生素K製劑等。



寫在最後:

維生素K缺乏症,容易導致多種出血症狀,要注意減少損傷、外傷等,而正常人群應均衡飲食,在食物中適當補充維生素K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