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雙流九江街道,從草金立交下來,一路開到草金路105號,你會拐進一處淡金色、風格低調的建築樓,走到樓背後,是一處圓形草坪。9日下午,在靜謐的陽光下,四五個身穿白色、藍色服裝的醫務人員,在這裡幫助患有精神疾病的年輕人們展開治療,現場的主角還有兩位「狗醫生」。

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九江院區,「狗醫生」準備在戶外與患者進行互動

這裡是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成都市心理健康中心,兩位「狗醫生」,一位叫李大寶,另一位叫雪糕,它們是混血狗,也是醫院的特約「醫生」。大約五六年前,李大寶和雪糕接受了專門的訓練,獲得了相關的上崗資格證書。經過多年向國外學習的經驗,目前醫院藉助動物輔助療法用於情緒障礙患者的團體心理治療,從去年10月到現在,已經幫助三四十位患者進行了治療,使得病情有所緩解。

中心情緒障礙中心病區主任陳佳佳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目前年輕患者越來越多,每天的就診人群中,估計有一半以上都是青少年。經過學習和摸索,他們發現以兒童和青少年為主要對象的動物撫慰治療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據了解,此前,這些狗狗主要探訪敬老院、孤兒院、特殊兒童機構等;而如今,這些狗狗來到醫院,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在全國首次嘗試運用動物撫慰技術融入群體心理治療。

數據顯示,目前成都約有60多位這樣的「狗醫生」,占全國總數的1/3。儘管如此,對於這些狗狗的需求量還是很大,但數量仍然非常缺乏。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每年全國大約能接到100份左右「狗醫生」的培訓申請,但真正能過關的大約只有10隻狗狗而已。

「狗醫生」來打招呼

年輕患者終於笑了

9日下午3點,在醫院圓形草坪中央用十多個草木墊子圍起一個圈圈,3位醫務人員和幾位年輕患者一起入座。護師王蘊璇先讓大家進行了自我介紹,請每個人在胸口貼上自己的名字代號,然後再請大家掃碼觀看如何與「狗醫生」相處的細節。

「狗醫生」正在與患者進行互動

有人疑問:「如果我摸了它,它會不會生氣?」王蘊璇的看法是,「狗醫生」是經過千挑萬選的,性情溫和是他們最大的特點,對它們來說,人類尤其是青少年兒童更像它們的同伴。據介紹,每年全國大約有100份左右「狗醫生」的培訓申請,但真正能過關的大約只有10隻狗狗而已。

在現場的年輕患者,大多十幾歲,他們不少患有抑鬱症、焦慮、孤獨症等問題,有些孩子從入場以來,臉上不曾有一絲笑意。不過,當14歲的雪糕和8歲的李大寶來了後,現場的情況發生了改變。

走近圓形草坪的兩隻狗狗,先是和每個人打了招呼,它們用鼻子仔細挨個嗅了坐著人的氣味。隨著遊戲的進行,兩隻狗狗和每個人都進行了接觸,當醫務人員叫到某個人的名字時,李大寶和雪糕竟然能徑直來到那個人的身邊。「你是不是識字?」現場不苟言笑的年輕女孩終於露出了驚訝的神色,隨後眉眼出現了笑意。

那之後,年輕患者們臉上露出的笑容越來越多,話也漸漸密了起來。「讓我來試試」「我也想體驗」……孤獨的特殊群體與動物之間情感的橋樑已然締結,動物撫慰團體心理治療的過程中,產生了溫暖和依戀的感覺,心中錯綜複雜的情緒也得到了釋放的出口。

國內首創

將治療犬只應用於精神科心理治療

動物撫慰團體心理治療到底有沒有效果?陳佳佳告訴記者,因為是運行初期,目前臨床上還沒有這樣的數據證明。不過,經過多年向國外學習經驗,目前醫院順利藉助動物輔助療法用於神經症患者的輔助和治療,從去年10月到現在,已經幫助三四十位患者進行了治療,使得他們病情有所緩解,也獲得了患者和家屬們的點讚。

「狗醫生」正在與患者進行互動

雖然國外動物輔助治療運用已經較為廣泛,但在最開始,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並沒有想到將動物輔助治療用到醫院的團體心理治療之中。開始的源頭,在於護師王蘊璇。

記者了解到,李大寶正是王蘊璇於6年前收養的一條流浪犬。「我是在流浪狗基地看到的它,基地負責人跟我說,李大寶是最可憐、最需要幫助的一隻,我就帶它回了家。」王蘊璇剛見到李大寶時,狗狗全身毛髮凌亂,不僅有皮膚病還骨瘦如柴,新主人把它帶到寵物醫院,經過了好幾周的治療才有了改善。後來,王蘊璇發現,混血狗李大寶智商超高,在沒有人主動引導的情況下,第一次便能跟著「坐下」「握手」這樣的簡單口令,同時,它的性格相當溫順,對於照顧飼養它的王蘊璇,總是顯得很粘人。

「狗醫生」正在與患者進行互動

一次偶然,在流浪狗志願者微信群中,有人出謀劃策說,李大寶這麼聰明,完全可以考個「證」啊,跟它的主人一起從醫吧。王蘊璇這才知道有「狗醫生」的存在。後來,憑藉自己的特長,李大寶一下就考上了,「狗醫生」馬上就上了崗。

「以前,經常會帶它去養老院、孤兒院等,從去年底開始,我們醫院就計劃想讓它來幫忙。」王蘊璇說,有些患者失去了對人的信任,而動物可以做到安靜地陪伴和無條件地接納,能夠自然地使患者感到親近。通過撫摸、陪伴、互動,患者會在不知不覺中打開自己的心扉。這在治療抑鬱症、焦慮、行為障礙等慢性心理疾病方面療效非常好。據了解,自2022年10月,醫院開始開展動物撫慰團體心理治療。據悉,這是我國國內首次將治療犬只應用於精神科心理治療。

百里挑十持證上崗

「狗醫生」需求大,數量少

動物撫慰團體心理治療的一般步驟是什麼?

陳佳佳介紹,首先在進行動物撫慰團體治療前,病房會根據報名情況確定參與的患者,主要選擇願意親近動物且內心牴觸與外界交流的抑鬱症患者,這類患者更需要動物幫助打開心扉。同時,活動限制在10人左右,確保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患者牽著「狗醫生」在白紙上留下彩色的爪印

治療會融入敘事團體、繪畫團體的方式,引導患者講述自己的故事、畫出自己的圖畫,進一步鼓勵患者表達自我。醫生、護士、心理治療師會插空坐在患者中間,及時回應和鼓勵患者的每一次自我分享,讓患者覺得自己「被看見」「被接納」。

與此同時,在治療中,工作人員會特別注意每一位患者的發言,從發言中發現患者感興趣的話題,找到溝通的「突破口」,與患者逐步建立起信任關係,幫助後續的心理治療。

可以說,動物撫慰團體治療是一個持續完整的流程,需要醫生們的整體把控,也需要狗狗這個重要的媒介。

那麼,目前成都甚至國內「狗醫生」的需求大嗎?數量又如何?

數據顯示,目前成都約有60多位這樣的「狗醫生」,占全國總數的1/3。儘管對於這些狗狗的需求量很大,目前它們的數量仍顯得非常缺乏。相關機構工作人員介紹,每年全國大約能接到100份左右「狗醫生」的培訓申請,但真正能過關的大約只有10隻狗狗而已,合格率十分低。

與「狗醫生」互動結束後,患者與情緒障礙中心醫護一起通過繪畫等手段達到病人情緒表達的目的

「曾經有一個重度抑鬱的男孩不和任何人說話,甚至曾經留下過遺書。在第一次與狗狗見面時,狗狗似乎能感受到他低落的情緒,一直向他懷裡鑽。」當時,從不表露情緒的男孩露出的驚訝神色,讓陳佳佳記憶猶新。後來,醫生們和男孩漸漸拉近了距離,醫務人員引導他配合醫生的治療。如今,男孩已經治癒出院。

目前,該團體治療僅在醫院情緒障礙中心病房內開展,主要面對病區住院患者,每兩周開展一次活動。後續,醫院將根據患者需求和實際效果反饋,調整活動頻次。

紅星新聞記者 戴佳佳 攝影記者 王效

編輯 黎孟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