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活一口氣。在中醫理論中,人體內非常重要的一種「氣」就是陽氣,可看作是各臟腑功能正常運轉的原動力。

看中醫時,可能會被告知「陽氣不足」。對於人體小宇宙而言,「陽氣」就是人身的太陽。陽氣不到之處,就好比陽光照不到的地方,萬物難以生長,自然也就容易患病。


中醫常說的陽氣到底是什麼?哪些人易陽氣不足?春天應該怎麼養陽?《生命時報》採訪中醫專家,為你一一解答。


受訪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 羅仁

江蘇省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中醫師 常誠

河南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 呂沛宛


陽氣狀態關乎壽命長短


《黃帝內經·素問》中有一句話:「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意思是,陽氣就像萬物賴以生存的太陽,運作失調就會影響到人的生命和健康狀態。


中醫認為,人體內有陰陽二氣,陰陽調和,身體機能就可正常運轉,養生其實就是養陽。陽氣是人體生命之主宰,它的「溫煦」作用可以使身體保持溫暖,「氣化」作用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衛外」作用可以防禦外邪侵襲。


當陽氣不足或者運行不暢時,人體健康就會受到影響,甚至還會容易患病,減損壽命。


立春過後,天氣漸暖,萬物復甦,也是人體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人體內的陽氣隨著春天到來向上向外升發,此時需要重點「養陽」,為一年身體打下好基礎。

陽氣常在兩方面出問題,「虛」和「郁」:

  • 陽氣鬱結,就是陽氣運行不暢,常見於外感風寒、消化不良、情緒鬱結等原因導致的咽喉腫痛、腹脹、口乾口臭、焦慮失眠、月經失調等。
  • 陽氣虛弱,是指陽氣本身能量不足,生發不起來,通常表現為倦怠乏力、嗜睡、畏寒怕冷等,是多種慢性疾病的易感體質。

哪些人的陽氣易出問題?


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會損傷陽氣,尤其要當心以下4個不良習慣。


熬夜

白天活動消耗陽氣,夜間睡眠則能使陽氣得到充分休息和補養。若在子時(23點至1點)陽氣升發之時還未入睡,會打亂體內陰陽氣血平衡。


露腳踝、肚臍

「寒從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少、循環慢,且足踝部皮下脂肪層較薄,保溫性差,如果不注意踝關節的保暖,會影響全身的氣血運行。


腰部為「帶脈」所行之處,又是腎臟所在的位置。裸露腰部、肚臍,會損傷腎陽,引起胃腸功能紊亂。


常喝敗火茶

反覆上火多為虛證,常見症狀為口乾口苦、眼睛紅腫、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咽喉痛、流鼻血、大便乾結等。同時,伴有舌色暗淡、口唇淡白、舌苔薄白、失眠煩躁等,此時不宜盲目清熱,否則會耗傷陽氣。


過量吃水果

有人一吃水果就感到腹部寒涼、脹滿或腹瀉,他們不僅沒法消化吸收水果的有益成分,還會影響脾胃之氣,進而損傷陽氣。


體質偏溫熱,吃些偏涼性的水果,如瓜類、柚子、香蕉等。


體質偏寒涼,吃些偏溫熱的水果,如桃、芒果、荔枝等,能幫助機體平衡。


普通人可以選擇常溫、性偏平的水果,如蘋果、葡萄、菠蘿等,但也要注意別過量。


現代人陽氣鬱結或不足的情況很常見,有以下幾種情況的人需要調補陽氣:肥胖會讓人陽氣不足,常常是越胖的人越怕冷。久坐不動,活動較少,這類人多有動一動就出大汗,同時伴隨乏力、氣短、畏寒等表現。熬夜會使陽氣過度消耗,加快陽虛體質的形成和發展。久居寒、濕環境,比如,南方較北方濕熱,且春季梅雨季節較長,濕困脾陽,易傷陽氣。手掌發紅可能意味著體內寒濕堆積,以致陽氣不通,老人尤其常見。吃完補品後出現上火、腸胃不暢等問題,可能是體內濕熱邪氣造成陽氣鬱結。腫瘤、高血壓、糖尿病、支氣管哮喘、骨質疏鬆等慢性病,可長期消耗人體正氣,導致陽氣生化無力。

早春養陽有5個關鍵詞


春天萬物生發,正是補陽的最好時節,特別是一些本就陽氣不足的人,需要趕緊行動起來。


吃芽食甘

春季芽類食物有香椿芽、黃豆芽、綠豆芽、竹筍、豌豆苗等,多吃「芽」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和胃,緩解春季氣候乾燥所導致的「燥熱」。


除了選食芽類食物,《黃帝內經》五行五味理論提出「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皆甘」。指出春天要食甘,因為甘性溫,能助陽氣升發。

變靜為動

人體要改變冬季的「靜」養,以「動」養陽。此時可以早睡早起、多參加室外活動,克服倦懶思眠狀態,使自己的精神情志與大自然相適應,才能精力充沛。


心態平和

中醫認為,春天是肝氣升發、肝血補充的季節,肝臟喜歡在一種愉快寬鬆的環境中工作,要避免肝氣鬱結,平時保持心態平和、樂觀,可以經常聽音樂、看書、寫書法等。


注意保暖

眼下剛立春,氣溫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減掉冬衣,身體可能難以適應,會導致抵抗力下降,誘發呼吸系統疾病。

梳頭泡腳

此時人體陽氣順應自然,具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梳頭有利於疏利血氣、傳達陽氣。


立春後,晚上泡泡腳可驅除冬天積在體內的寒氣,助養人體陽氣。泡腳時要注意,以溫水慢慢加熱,每次泡腳30分鐘,身體感覺溫暖即可。▲


本期編輯:王曉晴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