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雲南省宜良縣一農貿市場內,被人直擊多名大媽、大爺正在「用嘴巴剝毛豆」,衛生令人堪憂。

圖片來源/微博,下同
根據《星洲日報》報導,大家的嘴巴、雙手都停不下來,忙著幫毛豆去皮,不少人前方的塑膠盒裡,都擺著快要滿出來的「完成品」。知情人士透露,大媽、大爺用嘴巴剝毛豆的行為並非最近才發生,早已盛行多年,主要是靠計件賺錢。

對此,宜良縣匡遠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回應稱,「我們馬上就回饋,回饋後馬上去辦這個事情,立刻安排相關人員進行調查處理。」在地居民透露,用指甲剝太久會造成傷害,老人們用牙咬一下外殼,再用手擠出蠶豆,不會在嘴裡停留多久,更不會嚼,剝好的蠶豆會有人來收。
↓繼續看下一則新聞↓
一名來自中國湖北黃岡的夏姓女子3月5日前往市場採買鯽魚,宰殺時發現,魚的內臟離奇消失,反倒出現一條條白白扁扁、類似寬麵的麵條,令她滿頭問號。

示意圖,圖片來源/pexels
根據《微博視頻》報導,從夏女拍攝的影片中可以看到,這條鯽魚的外觀與一般無異,但肚子裡沒有內臟,反倒出現超多「白色寬麵」,多到佈滿兩個手掌。夏女心生疑惑,詢問朋友原因,對方告知,有種魚叫「麵條魚」,她聽到瞬間放寬心,將魚處理乾淨及煮熟後,就享用完畢。

圖片來源/微博 (黃岡周邊事) ,下同
事後,夏女還是很好奇「白色寬麵」的身份,就將該影片PO上網,看是否有人能當忙解答,不問還好,一問嚇一跳,一名知情人士透露,那根本不是什麼「麵條魚」,而是名為「麵條蟲」的寄生蟲。

據悉,「麵條蟲」的學名為「舌狀絛蟲」,蟲體肉質肥厚,呈白色長帶狀,很像麵條,短的幾厘米、長的幾米,寄生在淡水魚體內,蟲體長大後會擠壓魚的內臟,魚最終會瘦弱而死,池塘裡的感染率高達92%。「麵條蟲」通常不會在人體內寄生,只要把魚處理乾淨,將內臟、魚鱗及寄生蟲清除,煮熟2分鐘以上,再吃就沒問題。

然而,以上說法並未讓廣大網友寬心,一票人紛紛作嘔,直呼「我的媽呀,拉麵都不想吃了,嘔嘔」、「明年再吃刀削麵」、「我正在吃寬麵,怎麼辦?」、「這女的手也不要了,手揉捏過這些寄生蟲,是我洗手洗100次也沒辦法抹除陰影」、「如果是我會以為是附贈的拉麵,然後也一併吃掉」、「以後吃麵就會想到蟲」、「我到底看了什麼?」、「給我嘔吐袋,謝謝」。你曾聽過「麵條蟲」嗎?看完是否也雞皮疙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