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和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很多人,就是在兩個季節,因為呼衰、肺炎等疾病的折磨下而痛苦不堪。

其中,尤為多見的,就是慢性支氣管炎,在冬春的復發和加重。

之前有一個患者,男性,年齡不大,才45歲,醫案記載姓李。

此人在十年前,就被確診為氣管炎。十年來,每逢冬春季節就容易發作。每一次發作,都讓他備受折磨。

大概一個多禮拜之前,此人的毛病又發作了。咳嗽不已,而且一邊咳嗽一邊出汗,痰量多,稀而白。

與此同時,他胸悶,上不來氣,根本不能平臥。

這到底是多少次犯病,患者記不清了。但是這一次,他篤定選擇中醫治療。

刻診,見患者脈象沉弦,苔白膩,舌質淡。細問得知,他平素便溏,食量很小。尤其是犯病這幾天,乾脆啥都吃不下。

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後,醫家給開了一張配伍。但見——

炙甘草,乾薑,白朮,茯苓,葶藶子,蘇梗,杏仁,一共開3劑。

結果如何?患者服用以後,咳嗽大減,而且可以平臥。這麼明顯的治療效果,患者始料未及。緊接著,原方不變,再用5劑,諸症悉平。

患者康復以後十分高興。想不到,這麼頑固的病,中醫用8劑藥就逆轉過來。從今以後,他心裡就有底了。

這裡的道理,值得一說。

你看,這個患者,一到冬春就犯病。咳嗽、痰多、量大、質地稀薄。表面看,這完全就是氣候、低溫惹的禍。

但是呢,中醫和中國的傳統文化一樣,都講究內在的東西。疾病的出現,除了外因以外,一定還有內因。

內因是什麼?中醫的話講,就是患者肺中有寒飲。

這個寒飲,本來就潛伏在患者的肺中。平時,它藏得挺深。可是到了低溫時節,外寒就來引動內寒了。

肺內寒飲一看,好嘛,有同伴來幫忙了,它立刻甦醒過來,阻遏肺之宣降。於是,患者就咳嗽、多痰、量大、質地稀薄、胸悶。

患者脈沉,主里虛。脈弦,主有痰飲。舌淡苔白膩,主有寒和痰濕。

接下來,有一個問題,這就是,患者肺中的寒飲,哪兒來的。

答案,在於脾。

患者便溏、食少,這顯然是脾虛的徵兆。脾,主運化。脾虛,運化失常,則痰濕內生。脾屬土,肺屬金。土生金。源於脾的痰濕,天然地喜歡往肺里走。

這就好比女人懷孕期間生了病,把病傳給了孩子一樣。母病及子,於是肺中有了寒飲。

我這麼說,你懂了吧?

因此,要想解決患者的問題,就不能只去治療肺上的問題了,還得注重治脾。只有脾虛生痰濕的局面被改善過來,患者肺里的寒飲,才不會源源不斷地出現。

怎麼實現這個訴求呢?我們來看當時醫家用的配伍——

炙甘草,乾薑,白朮,茯苓,葶藶子,蘇梗,杏仁。

這裡頭,甘草、乾薑、茯苓、白朮,組成了張仲景《金匱要略》裡面的甘姜苓術湯

其中,乾薑溫中健脾、散寒化飲,白朮苦溫,健脾燥濕。茯苓淡滲,健脾利濕。炙甘草補脾益氣。如此,就起到了健脾,以杜絕生痰之源的作用。這是治療的基礎。

在這個基礎上,配葶藶子、蘇梗和杏仁。

其中的葶藶子,是常用的化痰止咳平喘藥,善於瀉肺平喘、行水消腫。咳嗽痰多、不能平臥,是它的主治之一。

杏仁,是止咳平喘第一藥,能治療咳嗽氣喘、胸滿痰多。

蘇梗,是理氣藥,入脾肺經,可以改善胸悶之感。

總之,這三味藥,是用來治標的。前面,甘姜苓術湯,是用於治本的。如此,標本結合,患者的問題就被解決了。

這其實就是用甘姜苓術湯,配葶藶子、杏仁、蘇梗,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例子。

話說到這,你可能會問了,是不是冬天春所有的老慢支發作,都適合用這個思路呢?

我說,當然不是。此病,中醫分型太多,絕對不能都按照甘姜苓術湯加減來治。

但是相對來說,此類症候比較多見,而且相對容易辨識,故而把它拿出來,和你分享介紹。

其中,多年老慢支患者脾胃虛弱的問題,特別普遍。典型表現,就是食少、便溏、苔膩,脈滑濡。有的人,甚至伴發不同程度的肢體浮腫。

我建議有此類問題的人,能把此文收藏好。將來有機會,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

好了。這個事兒,我就說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