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會導致患者一側肢體無力,行動困難,大部分患者早期都會經歷一段時間的臥床期。臥床期的長短受病情的嚴重程度、發病部位、 身體素質和恢復速度等因素的影響。早期及時的介入康復治療就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恢復速度,而站立步行又是患者迫切需要實現的目標。根據神經發育的順序由近到遠的原則,踝關節周圍神經及肌肉的恢復又是相對較慢的,為了使患者儘快站立和行走,踝的恢復至關重要。

早期患者無法進行踝背屈的主要原因是感覺障礙和肌肉無力,感覺障礙的治療可以通過Rood技術進行恢復,完成踝背屈的主要肌肉是脛前肌,早期可以通過刺激脛前肌來誘發踝背屈。臥床期還要注意跟腱的攣縮,患者穩定的狀態下及時進行站床訓練尤為重要。

脛骨前肌的位置:位於小腿前側,脛骨外側,起於脛骨體外側面上2/3和骨間膜,止於內側楔骨內側面和第1跖骨底。

1、低頻神經肌肉電刺激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神經細胞的電興奮性,通過脈衝電流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經使肌肉收縮。神經肌肉電刺激同時刺激了運動神經纖維和傳入感覺神經纖維,電刺激引起運動神經纖維的逆向激活,並導致突觸前膜和後膜的耦合活動;進而保持肌肉質量、保持和增加關節活動度、促進自主肌肉控制,並且減少痙攣。

2、 Rood技術快速擦刷:按發育順序的運動控制,用皮膚刺激的促進方法,讓患者仰臥位屈髖屈膝,治療者一手把持患肢立位,一隻手在患足外側邊緣做從腳的前方向後方的快速擦刷每秒鐘2-3次以刺激患者產生背屈動作。注意做手法時要直接接觸患者皮膚,以增加感覺輸入的作用。

3、肌腱彈撥:部位選自腓骨頭外側面的腓骨長肌起始點,做肌肉起始處的彈撥, 病人會感覺到有酸疼的感覺,然後病人會出現腓骨肌的收縮,引起足背屈外翻。

4、針刺足三里:讓患者仰臥位屈髖屈膝,治療者一手把持患肢立位,治療方法是選自足陽明胃經中的足三里穴位做針灸,在足三里針刺得氣後,將針留在適當的深度,然後進行提插攆轉行針,使得氣的感覺更加明顯誘發出踝背屈。

5、拉伸練習

拉伸小腿後部肌群、跟腱和腳趾

絕大多數患者由於長期的踝背屈功能減弱或缺失,再加上小腿後部肌群的痙攣,腳踝和跟建會變得越來越硬。所以在做踝背屈練習前,首先得把小腿後部肌群和跟睫拉伸開

因為有些患者腳趾也非常硬,走路時也有扣地的現象,長期不做腳趾的拉伸的話會對走路有影響,所以拉伸腳趾也很必要。腳趾的拉伸方法如下:

一隻手扶著腳踝,另一隻手的手掌把患者的前腳掌往相反的方向壓,把腳趾拉直。保持30秒以上。要注意不要一下用力過猛,防止患者疼痛。

拉伸完肌肉關節之後,再去做練習才對動作的恢復有幫助。

1)對於一些有重度感覺障礙、踝背屈功能很弱或基本沒有的人來說,可以採用以下方法來練踝背屈。

首先患者應處於仰臥位,家屬單膝跪地將患者的一隻腿放於自己的膝蓋上,這是為了讓患者能夠看見自己的腳,必要的話也可以給患者把頭墊高方便觀看。

②家屬一隻手放在膝蓋窩下,另一隻手放在腳尖處。

③先在膝蓋窩下反覆刺激幾下,讓患者自己主動把腿往回收,做個10下,讓患者心裡先有個準備。然後一隻手的大拇指把患腳小指往裡壓,壓的力度不要太大,壓了之後再讓患者自己主動嘗試著去抬起腳背,抬的過程中大拇指要輕輕貼著腳背,但也不能阻礙到腳背抬起。抬腳背的時候可以邊收腿邊抬,利用共同運動誘發踝背屈,也可以用手去劃擦患者的脛前肌處,刺激它去抬腳背。抬起之後再放鬆。重複這些動作,每次儘量連續做30到50次。

2)相對與第一種來說,感覺障礙程度輕一些的,踝背屈功能有一些但是內翻比較嚴重的。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①家屬坐著,將患者的腿分開一些,自己的一條腿放在患腿的下方。

②一手放在腳尖處,另一隻手放在脛前肌處做好準備。先用大拇指把患腳的小指往裡壓,壓了之後讓患者自己主動抬起腳背,想著往小指的方向抬。抬的過程中另一隻手劃擦脛前肌,刺激它抬起腳背。抬完之後放鬆。重複這些動作,每次儘量連續做30到50次。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康復,這邊有一對一腦梗康復沙龍小班課,一個班只有5人,一個月的專項康復,可以幫你有效地突破瓶頸,獲得改善,儘可能避免一些錯誤的姿勢引起的二次損傷和不適合自己目前階段的訓練內容,快速回歸社會。評論區回複數字1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