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與血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
氣血理論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氣血失調為百病之始


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血是運行於脈道中富有營養的紅色物質。龔廷賢在《壽世保元》云:「氣血乃人生之根本」,且「氣血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可見氣血對人身具有重要作用。



氣血之間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二者相互依存且共同發揮重要的生理功能。「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能生血、行血以及攝血;血能載氣、養氣。若氣虛則血液化生乏源,無力推動血液運行,日久可以發為血瘀;血失去了氣的固攝則血行於脈外成為離經之血。因此,氣分受病,氣機不暢,或氣虛推動無力,均可導致血瘀形成,故臨床常有氣滯血瘀、氣虛血瘀的基本病機。因此,氣血失調為百病之始,氣血失調為百病之機。


氣血充盛可保心臟健康


中醫學認為,人體之氣是由精所化生的,並與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氣相融合而成。所以,一身之氣的生成,是脾、腎、肺等臟腑綜合協調作用的結果。腎藏精,先天之精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氣,吸入自然界的清氣與水谷之精氣結合成為宗氣,宗氣走息道以行呼吸,貫心脈以行血氣。


《靈樞·決氣》提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為血。」可見血是中焦水谷之精所化生、行於脈中的紅色液體。「諸血者皆屬於心。」故心與血、脈密切相關。


血源於氣和津液,具有營養滋潤全身的作用。「心主血脈」是指心能推動血液在脈內運行。心之所以能主血脈,主要是靠心氣的作用而實現,心氣旺盛,才能使血液在脈中沿一定的方向運行不息,從而將血中的營養物質供應全身的需要,而見面色紅潤光澤,脈象和緩有力等外在表現。


心氣充沛,心血充盈,脈管通利是保證心主血脈功能正常的前提。若心氣不足,血液虧虛,脈道不利,可致血液運行不暢,臨床可見面色無華、脈象細弱無力等外在表現;甚則血脈瘀阻於胸、心脈痹阻,可見面色晦暗,唇舌青紫,心前區憋悶疼痛、心悸等症狀,同時可見脈細澀、結、代、促,舌暗有瘀斑或青紫等外在表現。



《素問·靈蘭秘典論》:「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明,人體其他臟腑的生理功能活動均在心的主宰下進行,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中樞。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則神志清晰,思維敏捷,精神充足,對外界信息的反應靈敏和正常。若心主神明的功能異常,則可見失眠、多夢、頭暈頭痛、神志不寧,甚至反應遲鈍、健忘、精神萎靡,嚴重的還可出現譫語發狂、昏迷、不省人事等不適。心主神志的功能和心主血脈的生理功能密切相關,血液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因此,心主血脈的功能異常,也必然出現神志的改變。


因此,調氣理血,達到氣血充盛,血脈和利,是保證心臟健康、預防心臟疾病的重要前提。


本期專家:童曉雲

教授,博士,主要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老年病的臨床、教學、科研工作。

擅長: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咳嗽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