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食色性也。」(語出《孟子·告子上》),兩千多年前,儒家重要代表人之一孟子,認為性是人的天性,必須要得到滿足。就目前的數據來看,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動物都是通過兩性交配來實現繁衍後代(植物如土豆、紅薯、山藥等可無性繁殖,微生物就更多)。交配時,人類是最享受的,不過在一些動物的身上並非如此,如貓等貓科動物就似乎很悽慘,叫聲讓人產生憐憫之心。這是怎麼回事呢?人和貓科動物又有哪些區別呢?


一、交配時,貓為什麼叫聲悽慘?

每年的晚冬延續到春秋二季,都能聽到貓在晚上撕心裂肺地慘叫著,許多人以為那是遭遇不測或天敵。其實不然,這些時期正值他們的發情季節,許多貓不自覺地與異性交配。

不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繁衍後代本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貓卻如同被折磨,這是為什麼呢?有人說,從貓的角度來看,人類的交配才是世界上最奇怪的事。

貓、老虎、獅子和獵豹等貓科動物的交配與人類等其他哺乳動物完全不一樣,可以將之稱為雄性傷害雌性的過程。貓的叫聲慘烈,與這一因素有關。


貓及其他貓科動物的丁丁結構特殊,有很多像鉤子一樣的倒刺,其堅硬程度如指甲一般。交配時,公貓的刺會劃傷母貓的身體,讓其痛苦不已。不過唯有如此,才能刺激母貓排卵,從而實現繁衍後代的目的。

所以,母貓在這一過程中很痛苦,有撕心裂肺的叫聲和力大無窮的掙扎。為交配成功,公貓一般會死死地咬住母貓的脖子,一來是防止母貓逃跑,二來是防備母貓痛苦之時反咬一口。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人類等其他動物可能是非常享受的過程,不過貓科動物卻並非如此。對它們而言,那無異於是受酷刑的過程。那麼,貓科動物為什麼不會進化出更好的交配方式呢?


有人認為,這和地球上的優勝劣汰有關。絕大多數的動物都處於飢餓狀態,很難像人類一樣每天都實現能量補充,為了節省更多的能量,一些動物不得不發展出奇特的生理結構。

用痛苦的方式去刺激母貓排卵,是節省能量消耗的一種方式。因此,痛苦在貓的世界裡似乎是非常正常的,不過看到人類享受的樣子,它們又有著不一樣的理解。

二、人類和貓科動物有哪些不同呢?

相對於貓而言,人類的繁衍後代的奇怪之處主要有三點。

第一點是具有社會性,男女之間維持著相對穩定的性關係,長期交配和共同繁育後代。


第二點是人類的發情期已經消除,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可以繁衍後代。

第三是女性到一定時期之後,就會出現絕經現象,從而喪失生育能力,不過貓和其他動物一般到死之前都能夠生育。

人類所擁有的獨特的兩性關係,是社會發展的結果。這一歷程共經歷三個不同時代,第一時期為亂性雜交,即血緣家庭;第二時期為對偶家庭,擁有單一但不穩定的性伴侶;第三是固定伴侶時期。

人類的直立行走,既是人類的進步,也給人類帶來極大的局限,就是母體產道寬度受限,而人的腦部卻變得越來越大,最後成為地球上唯一生育最困難的動物。

對於動物界而言,生育困難就意味著無法延續種族。不過人類的頭腦可以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以建立穩固的性關係的方式打破生育困難。


人所繁育的胎兒並沒有覓食能力,和貓、狗和馬等動物相反,它們的幼兒在生育數周之後就具有覓食能力,生存得到很大的保障。其實,這和人類「早產」有關,所有10月生產的嬰兒都被稱之為早產兒(相對於其他哺乳動物而言),因此才沒有相應的能力。

由於這些缺陷,人類的男性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同女性一起撫養後代,保證下一代能夠存活下去,由此給固定性伴侶的形成提供基礎。

貓科動物就不一樣,胎兒出生不久就具有獨立能力,因此並不怎麼需要父親的陪伴,固定性伴侶就很難建立起來。

總而言之,無論是道德還是生理,人類都具有陪伴性伴侶及繁育後代的天職,否則極有可能威脅到種族的發展,讓人類在地球上消失。


三、性選擇與人類的進化

讓人類和貓完全不一樣的還有一個點,就是性選擇及女性的隱性排卵。男女兩性形成長期性伴侶是有生理基礎的,女性的隱性排卵標誌著發情期的消失,受孕率也隨之降低。

因此,男性無法摸清楚女性何時可以受孕?只能一直陪伴在女性身邊,直到成功受孕為止。久而久之,長期的性伴侶關係也由此形成。

就某一種程度而言,人類的長相廝守其實與生理有關係而不是戀愛。戀愛屬於特定時期的一種親密接觸行為,能夠推動人類交配和繁衍後代。不過性衝動無限延遲及排卵有限以後,戀愛似乎就已經成為多餘。


不過,人類是有情感、道德和智慧的動物,不能像其他動物一樣靠著獸性發展族群。所以,戀愛是維持兩性長期相處的重要調味劑,如果沒有戀愛和情感,兩個人很難走到一起。如何保持這一種情感?

人類朝著與動物不同的方向發展。動物是雄性變得花枝招展和好看,而人類則恰恰相反,女性變得越來越好看,男性越看越粗糙。所以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後,女性成為男性的獵物與競爭對象。一旦與女性走到一起後,男性一般都不會離開。

如孔雀等不同,花枝招展的雄性能吸引很多雌性的注意力,所以交配的對象很多,不會將精力放在同一隻雌性的身上。所以,人們必須相信愛情的存在,那是天性使然。


總結

人類與貓科動物的不同,以及貓在交配過程中會相當悽慘,最主要的原因是生理結構不同。貓科動物為了更快地實現交配目的,生殖器官上進化出與人類完全不同的結構。

交配之時,雄性的倒刺會傷害雌性的身體,刺激雌性排卵,從而實現繁殖。人類則不需要如此,從南方猿開始就逐漸有固定的伴侶,發情期也無限延長,所以交配並不是一種痛苦。在貓咪的眼中,人的這種行為是特別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