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認識了地震後被轉移到北京的奧運熊貓「鳳儀」,那今天我們來認識一隻同樣經歷過地震的熊貓——「芊芊」吧。
芊芊,雌性大熊貓,譜系號650。
2006年9月11日出生於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母親是大熊貓「優優」,雙胞胎妹妹是「朵朵」。
小時候的「芊芊」非常活潑好動,喜歡和母親貼貼,經常在媽媽「優優」的身上蹭來蹭去,爬過來爬過去的,搞得「優優」不耐煩把她推開,「芊芊」還是一如既往得往媽媽身上貼。
除了媽媽,「芊芊」也很親近飼養員,每次飼養員過來餵她喝盆盆奶,「芊芊」都會抱著飼養員的大腿不放,要是飼養員不陪她玩,她就一直抱著不撒手。
2008年5月汶川地震發生後,核桃坪基地損毀嚴重,因此不得不將基地的熊貓轉移到雅安碧峰峽基地,但是雅安基地地方有限,能容納的熊貓數量也有限。8隻奧運熊貓有專機送往北京動物園,而其他的部分熊貓只能送往全國各地的動物園寄養。
2008年6月26日,一歲多不到兩歲的3隻亞成年熊貓「芊芊」、「思嘉」和「美茜」一起被轉移至雲南昆明野生動物園。但是「芊芊」有點暈機和暈車,因此在剛下飛機的時候沒什麼食慾,只是喝了一點水,沒有進食竹子和窩頭。
在前面介紹「思嘉」的時候就說過3隻小熊的膽子很小,一有什麼聲響就會嚇到,就連喝盆盆奶的時候沒拿穩盆掉地上哐當一聲,都會嚇得爬到樹上。
隨行的奶爸也表示,現在三小隻的表現與臥龍遭遇山體坍塌和滑坡時的驚恐反應簡直是如出一轍。而奶爸奶媽也盡心盡力照顧她們,以此來消除她們的心理陰影。
所以一開始在雲南的時候,三小隻過得還不錯,從一開始的謹小慎微,到後來的放飛自我。奶爸給遊客介紹起她們,也是如數家珍:總是獨自一隻熊在院裡啃草的是「美茜」;不是在吃,就是在找東西吃的路上,還有時不時趴著或者擺出「大字型」豪邁睡姿的一定是「思嘉」,剩下的那隻,就是「芊芊」啦。
2012年7月16日,四川基地重建完成,「芊芊」作為第一批回家的熊貓打頭陣回到了四川,「芊芊」也是「2012熊貓回家」活動啟動後第一隻回家的大熊貓。
2015年6月27日生雄性雙胞胎「平平」和「雅星」,父親是「武崗」。
「平平」,譜系號951。人稱「芊囧」、「囧裁」,2017年10月16日出差至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2022年4月5日,一20多歲男子拿裝滿水的礦泉水瓶砸向「平平」引發網友強烈指責。
「雅星」,譜系號952。綽號「小星星」,2016年1月12日搬家至四川都江堰基地。
「芊芊」於2016年9月30日出差至四川眉山青神縣竹藝城。2017年2月3日回到四川雅安碧峰峽基地。
2017年9月19日,「芊芊」再次出差,前往上海野生動物園。
2017年10月4日生雌性大熊貓「芊金」,譜系號1118。與叉腰站立的「雪寶」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前一段時間兩小隻剛分圈。
後來「芊芊」又回到了碧峰峽基地參與繁育,2020年7月26日生雌性雙胞胎「芊真」和「芊心」。
現在的「芊芊」帶著「芊真」和「芊心」兩姐妹生活在雅安碧峰峽基地的熊貓繁殖場。兩小隻快三歲了還沒有和媽媽「芊芊」分圈。
感覺「芊芊」帶娃有些力不從心,瘦了很多,很多的網友都在呼籲讓基地給「芊芊」和「芊真」「芊心」進行分圈,並且及時給「芊芊」補充營養,而碧峰峽基地也從未有過回復。
不得不說真的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有些熊貓媽媽只帶了幼仔幾個月,還在喝盆盆奶的年紀就被人為強制和媽媽分開;有些如「芊芊」帶3歲的雙胞胎、「林冰」帶5歲的「林嘟嘟」、「姚蔓」帶5歲的「天寶」、「郡主」也在帶著小仔......一直帶到現在還沒有進行分圈。
如果是因為圈舍不夠,那為何還要一直讓她們生?難道就僅僅為了完成上級領導下達的繁育目標,而忽視了熊貓媽媽的健康問題嗎?
母熊營養不夠,還要花精力去帶崽,身心飽受折磨,20歲的「郡主」看著比「丫丫」的狀態還要差,瘦骨嶙峋的,和「林冰」如出一轍,都瘦脫相了。
關注「芊芊」、「姚蔓」、「郡主」、「淑琴」等等熊貓的人都很少,她們的熱度也非常低。官媒一直讓網友關注熊貓不要「飯圈化」,不然會幹預到工作人員正常飼養熊貓。但是所謂的「飯圈」文化不就是這些基地、中心和動物園自己弄出來的嗎?
有流量的網紅熊貓待遇就好,沒流量不是網紅的熊貓就被忽視甚至虐待,就像大熊貓「福祿」一直都是被忽視的存在,努力表現卻連加餐都沒有,哺乳期的她在下雨時連內場也不能進去;「成蘭」的內場空間狹小讓人窒息,外場面積小而且環境嘈雜,網友反映了很久都沒有得到改善。這種國寶間的不平等待遇請問又是誰形成的呢?都是國寶,為什麼要給每一隻大熊貓分三六九等呢?
對於個別極端化的行為,與其把問題推給這個圈那個圈,還不如想想如何不卑不亢地回應、有理有據地解釋,腳踏實地地解決問題。在批評人民的時候請先追根溯源,找好根源再指責。如果每個國寶都能得到應有的平等待遇,那麼也就不需要民眾去監督管理了。
我是@誰還不是個小寶寶呢,關注我,每天認識一隻大熊貓,了解更多熊貓的故事。原創不易,轉載請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