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周學津)5月以來,遼寧省錦州市、河北省定州市、四川省都江堰市、陝西省澄城縣等多地疾控都發布了貓狗抓傷的防範提醒。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從北京市、青島市、石家莊市、南寧市等地的狂犬疫苗接種門診了解到,因為寵物致傷前往門診接種疫苗的人一直都不少,最近和以往相比有所增加。
據中疾控發布的2021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死亡統計表中因患狂犬病死亡人數為150人。犬、貓是傳播狂犬病的常見動物,犬是狂犬病的主要宿主,在該病毒的傳播中起重要作用。2018年因患狂犬病死亡人數為410人,2019年為276人,2020年為188人。我國因患狂犬病死亡人數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
在今年5月份的「2023年中國狂犬病年會」上,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馮子健介紹,目前人感染狂犬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已降到了歷史最低水平,這為我們最終走向消除人間狂犬病奠定了重要基礎。
「如果傷口出血,特別是發生了三級暴露應用被動免疫製劑,也就是抗狂犬病的抗體,給傷口進行傷口周圍注射中和沖洗時殘留在傷口內的病毒,降低發病率。狂犬病疫苗一定要按照程序按時、全程接種。」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外科副主任、創傷救治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動物傷害救治分會會長王傳林說。
王傳林提醒,被貓狗抓傷後,一般來講,狂犬病發病風險除了與被咬傷的部位離頭部距離有關外,還與咬傷的嚴重程度、動物帶毒量以及人體的自身體抗力有關,尤以兒童和老人患病風險更高些。需要注意的是,不光是被動物咬傷、抓傷,被發病的動物舔舐口腔、會陰、肛門等黏膜,或者尚未癒合的傷口,也可以傳播狂犬病病毒。我國狂犬病主要的傳染源是犬,其次是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