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真的對視力有極大危害嗎?」兒童有必要使用防藍光設備嗎?……今年6月6日是第28個全國愛眼日,在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和北京市少年宮的支持下,新京報大記者攜小記者訪談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兒童醫院的三位眼科專家,共同探討如何呵護少年兒童眼部健康的話題。
在訪談中,三位專家探討了導致近視的核心原因,並給出了科學的愛眼護眼建議。同時,作為新京報「EYE健康守護官」,專家們呼籲少年兒童以戶外運動的方式讓自己的雙眼更加明亮。
新京報小記者以孩子的視角向三位眼科專家展開提問。 實習生 張湘涓 攝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是近視的主要成因
做客此次愛眼日訪談的專家分別為北京同仁醫院醫學視光中心主任宋紅欣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主任醫師王凱和北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醫師余繼鋒,他們不僅是一線醫生,也是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專家。
一起參與採訪的新京報小記者是來自北京市中科啟元學校六年級的學生楊騏愷,為了準備這次採訪,他不僅調查了班裡的近視率,還準備了兩頁紙的採訪提綱。「孩子關心的問題就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對於這次和小學生面對面的訪談,余繼鋒笑著評價道。
「現在很多小學生都有電子手錶和遊戲機,請問是小的電子屏幕更傷眼睛,還是大屏幕呢?」「你覺得呢?我想先聽聽你的意見。」訪談的開場,面對小記者拋出的問題,宋紅欣笑著反問道。
北京同仁醫院醫學視光中心主任宋紅欣。 實習生 張湘涓 攝
「我覺得是小屏幕,因為字太小了。」楊騏愷想了想答道。緊接著,宋紅欣從科學的角度給出了答案。他表示,導致近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在使用電子屏幕中,越小的屏幕越需要離得近觀看,因此會更加容易造成近視,這是小屏幕比大屏幕更容易導致近視的核心原因。宋紅欣同時建議學生們不論上網課還是平日使用電子屏幕時,儘量離遠一些,選擇相對更大的屏幕甚至投影設備。
在對談中,楊騏愷反映道,不少家長將電子產品視作「洪水猛獸」,不禁率真發問「電子產品真的對視力有極大危害嗎?」余繼鋒強調,電子產品並不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只要做好科學管理,科學使用,它也會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幫助,「人類的進步依賴科學的發展,電子產品在當下的生活和學習中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如大禹治水,不要堵,要疏。」
戶外運動有助於近視防控
對談中,專家們強調了戶外運動的重要性,王凱表示,首先,戶外運動避免了在室內的高強度近距離用眼的環境,可以防止近視的發生。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戶外的陽光會刺激視網膜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科學證明其可以抑制眼軸的增長,對預防和控制近視都是有好處的。
「運動比不運動要好,運動時心率會加快,全身血流速度加快,脈絡膜的血流速度也會加快,這樣的話,脈絡膜的厚度就會增厚,一般我們認為,增厚的脈絡膜跟近視控制良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王凱進一步解釋道。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於運動」……訪談中,專家們引用一些名句強調了運動的重要性。據一線臨床專家的抽查,從事足球、籃球、羽毛球以及跑步、田徑的兒童,身體素質不錯的同時,視力也不錯。「即便有了近視,戶外運動對控制近視的效果也不錯。」專家們表示,但這也需要家長和孩子付出一定的時間成本,儘可能讓孩子走出室內環境,也不要在戶外玩電子遊戲等近距離用眼。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主任醫師王凱。 實習生 張湘涓 攝
那是否戶外運動的時間越多越好?王凱用「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句詩幽默解釋道,天天在戶外放牛的兒童視力肯定是非常好的,但這並不等於孩子不學習、在學習上不進步了,他建議家長們要根據意願降低孩子近距離用眼的強度。
防控近視首要安全,選用設備需尊重醫學證據
訪談中,專家們介紹了目前三大防控近視的手段,也被業界稱作防控近視的「三板斧」。宋紅欣介紹,其中,如前所述,戶外運動是第一位的,任何手段都無法替代。也因此,市場上在推銷近視防控產品中,有關「可以替代陽光、自然光」「可替代戶外運動」的說法都屬於不真實的宣傳,專家們也藉此提醒消費者,在給孩子選購產品時不要盲目聽信廣告。
其次,從控制效果講,多點離焦框架鏡、OK鏡(角膜塑形鏡)都有一定的效果。宋紅欣強調,這種近視防控手段無需每個都選,也沒必要選擇費用最高的。第三是藥物防控方面,低濃度阿托品也是可以選擇的。
同時,專家們強調,這些防控手段是經過循證醫學論證過的,對於孩子的眼睛來說,安全高於一切,沒有經過嚴謹的動物實驗和循證醫學論證的手段,就不應該選擇給孩子使用。「目前市場上有一些使用雷射照射眼底來控制近視發展,風險還是非常大的,不正確的使用還有可能造成眼底光感受器細胞的不可逆損傷,要把最安全的留給孩子,而不是讓孩子來驗證是否安全。」余繼鋒表示。
北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醫師余繼鋒。 實習生 張湘涓 攝
此前,湖南一名12歲女孩,用哺光儀雷射輻射治療近視眼造成視網膜黃斑光損傷的消息備受關注。5月5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以《今日銳評 |強化監管防範盲目逐利傷害兒童眼睛》為題,強調「對眼睛的健康保護與近視防控,應當遵循科學、嚴謹、規範、安全的原則。「不能拋開安全談效果」,王凱舉例介紹,近視眼控制指標叫眼軸,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眼軸又長了而感到焦慮,但並非所有的退軸都是好的,例如「視網膜脫落也可以退軸」。
科技推動產品升級,是否防控近視不能妄下結論
當下,「網課」衍生了很多屏幕化的學習產品。類紙屏、低藍光顯示、無損伽馬顯示、優視藍、高頻PWM調光、九層散射護眼,這些是教育硬體生產商所使用的技術,也被用作保護視力的賣點。對此,專家們認為,根據「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導致近視」的原理,大屏幕對視力的保護相對較好。此外,兒童使用防藍光設備的必要性不大,有些昂貴的「拉遠設備」,家長們需要鑑別成像質量,避免選擇成像變形、照明過暗的產品。
王凱表示,藍光也分有害波段和無害波段,如果把所有的藍光都過濾掉,有可能會引發睡眠障礙。「程式設計師每天對著電腦屏幕十幾個小時,過濾藍光是有意義的,但對小朋友來說就沒有特別必要,因為本身戶外活動中也充斥著藍綠光。」王凱認為,類紙屏、護眼屏是一些新技術,為了讓人們看到的畫面更加柔和,尤其是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看到的屏幕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清晰,對用眼舒適有好處,但客觀來講,這些技術、設備對於防控近視的效果還不能妄下結論。
在對談中,專家們多次提到用眼衛生和科學用眼,對此,專家們也作出解釋。王凱介紹,正確的用眼距離、握筆姿勢、學習姿勢和室內照明都在用眼衛生的範圍內。
「所謂的科學用眼就是如何正確使用它。」余繼鋒建議青少年在看電子屏幕時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一般看20分鐘到半小時就適當休息一會兒,讓眼睛得到充分放鬆。要控制用眼時間,3歲以內的孩子最好不要接觸電子產品;3至6歲每天要控制在一小時之內;6歲以上的孩子,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但要做到看30分鐘就要適當休息。「起來活動一下,轉轉眼球,望遠和做眼保健操都可以。」余繼鋒說道。
新京報記者 劉洋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