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暑期到來,夏季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也是廣大市民朋友出遊的高峰期。如何在完成工作享受假期的同時,保持身體健康?7月4日,發布了7月健康提示,一起來看↓↓↓
一、高溫中暑
中暑是指高溫環境下,由於熱平衡和水鹽代謝紊亂等引起的一種以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中暑的常見危險因素
氣溫:溫度越高,發生中暑的風險越大,尤其是持續3天以上達到35℃的高溫天氣。
人群:老年人、嬰幼兒、兒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更易中暑。
場所:長期處於露天室外,太陽直曬易引發中暑。悶熱不通風的室內、未開空調的車內也是經常發生中暑場所。
活動:高溫環境下的勞動、鍛鍊、運動,以及夏季露天環境下的集會、娛樂活動等。
臨床表現
先兆中暑:在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輕症中暑:體溫升高達38.5℃以上,伴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
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類型。
(1)熱痙攣:在高溫下活動期間或之後,腹部、手臂或腿部出現疼痛性肌肉痙攣,通常發生在體力消耗導致出汗失去過多的電解質時。
(2)熱衰竭:主要症狀為眩暈、頭痛、噁心或嘔吐、大量出汗、臉色蒼白、極度虛弱或疲倦、肌肉痙攣、昏厥,通常片刻後立即清醒等表現。患者血壓下降,脈搏快且虛弱,呼吸急促且淺,輕度脫水,中心體溫升高不超過40℃,無神志障礙。
(3)熱射病:為較危險的重症中暑,是由於暴露在高溫高濕環境中導致機體核心溫度迅速升高,超過40℃,伴有皮膚灼熱、意識障礙(如譫妄、驚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統損傷的嚴重臨床綜合徵。
預防措施
1、合理補充水和無機鹽。高溫天氣注意要少量多次飲水,也可以喝一些綠豆湯和淡鹽水,酒精性飲料和高糖分飲料會使人體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溫時不宜飲用。同時,避免飲用過涼冰凍飲品,以免造成胃部痙攣。
2、加強體育鍛鍊,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勞逸結合。
3、儘量避免高溫天氣下室外活動,實在需要外出,做好防護措施,避免陽光直曬。不要將兒童、老人及寵物獨自留在關閉的汽車中。
4、戶外工作人員,應嚴格遵守高溫作業規程,根據氣溫預報,調整好作業時間。在戶外作業時一定要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比如戴遮陽帽,穿寬鬆的衣服,隨身攜帶一些防暑降溫的藥品(如清涼油等)。
現場處置
出現先兆中暑或輕症中暑,要儘快找到陰涼的地方,解開衣領散熱。喝一點水,用濕毛巾擦拭身體,並及時休息。
當發現身邊有重症中暑病人時,應立即將患者移至陰涼處,平躺在平面上,必要時脫去衣物。如無危及生命的併發症,應在現場想辦法儘快降低病人體溫,在脖子、腋窩和腹股溝上敷冰袋或濕毛巾等。
如有條件可用冷水浸泡的方法對無基礎疾病的青壯年快速降溫。
老人和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可向皮膚噴水通過蒸發降溫。
降溫應遵循「先降溫,後轉運」的原則,在病人失去意識後的「黃金半小時」內進行。現場處置的同時,撥打120送醫。
二、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通過媒介伊蚊叮咬傳播,是全球傳播最廣泛的蚊媒傳染病之一。在我國主要流行於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台灣及浙江等南方地區。登革熱的流行季節主要在5-11月。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後經3-15天的潛伏期便可能發病。
如果過去2周曾在登革熱流行的國家或地區逗留,或自己生活與活動的社區、街道、甚至城市範圍內有登革熱發生,當出現突起發熱(有時可達39°C),同時伴有以下症狀之一——明顯疲乏、厭食、噁心等,常伴較劇烈的頭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關節痛,可伴面部、頸部、胸部潮紅時,應考慮自己有感染登革熱的可能。此時應儘快到正規醫院就醫,並主動向大夫說明自己可能得了登革熱,以儘快得到診治。並採取防蚊隔離,防止進一步擴散。
預防措施
1、穿長袖衣褲, 儘量選擇淺色,外出使用蚊蟲驅避劑等驅蚊產品, 避免被蚊蟲叮咬。
2、安裝紗門、紗窗,出門前可以在酒店房間使用蚊香、滅蚊氣霧劑等。注意,哪怕是高檔酒店,也要注意室內滅蚊。
3、如果在登革熱流行地區逗留期間出現可疑症狀,需要及時就診並主動說明登革熱可能。返回本地後,如果2周內出現發熱,要及時就診並說明外出史,為了不將疾病傳播給家人,請配合當地衛生部門,住院隔離治療。
如何消除伊蚊?
1、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圍各類無用積水。
2、保持住家及周圍環境衛生整潔,清除各種衛生死角和垃圾。
3、人、畜飲用水容器或其他有用積水容器5-7天徹底換水一次。
4、家中減少種養水生植物,已種養的容器5-7天徹底換水一次。
5、住家及周圍景觀水體,可放養觀賞魚或本地種類食蚊魚。
6、輪胎整齊存於室內或避雨場所,堆室外用防雨布嚴密遮蓋,戶外廢棄輪胎打孔,難以清除積水輪胎雙硫磷滅幼蚊。
7、住家周圍外環境植被可用敏感公共衛生殺蟲劑滅伊蚊成蚊。
三、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也就是民間人們所說的「紅眼病」,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眼病。其傳染途徑主要是通過接觸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發病,部分患者的咽部或糞便中也存在病毒。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紅眼病」,特別是夏秋季,要注意防範。
預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勤洗手,最好不要用手觸摸眼睛。
2、不要與別人共用毛巾或個人衛生用品。用流動水洗臉和手。
3、不接觸患者用過的洗臉用具、手帕及治療使用過的醫療器具。
4、不要與他人共用眼部藥物、眼部化妝品和其他可能接觸眼部的藥品或用品。不採用集體滴眼藥的方式預防眼病。
5、結膜炎患者病後7~10天內,應儘量居家治療休息。在治癒前不要返回幼兒園、學校或工作地點,避免到歌舞廳、酒店、商場等公共場所,嚴禁到公共泳池游泳。
7、在流行期,公用水龍頭、電梯扶手、門把手、電話、用具、玩具等手部高頻接觸物要注意消毒。
四、霍亂、細菌性痢疾等感染性腹瀉
夏季氣溫高、濕度大,易於細菌生長繁殖,是霍亂、細菌性痢疾等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
預防措施
1、飯前、便後和加工食物前要徹底清洗雙手;
2、不喝生水,不使用不潔的水漱口、刷牙和清洗餐具及食品;
3、不要吃儲存時間較長的食物,冰箱內短期存放食品,食用前要蒸煮熱透;
4、生吃瓜果蔬菜要洗淨,先用清水浸泡,然後使用流水多次沖洗;
5、儘量不要在路邊攤或衛生條件差的餐館進餐,在外就餐少吃涼拌菜和肉類燒烤食物;
6、要做到生熟分開,加工涼拌菜時要用專用的熟食案板、刀具和專用盛放容器;
7、一旦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儘早到正規醫院腸道門診就診,身邊有腹瀉患者或家人腹瀉時要注意飲食隔離,做好餐具的消毒,尤其對患者糞便、嘔吐物等要做好消毒處理,避免造成水源和食物污染。
來源: 湖南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