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壹貳叄

編輯丨壹貳叄

前言

失眠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患者在入睡困難、睡眠維持困難或早醒等方面遭受困擾,導致睡眠質量下降和白天功能障礙。

失眠與認知障礙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許多研究表明,失眠患者常常伴隨著認知功能下降,如注意力集中困難、記憶力減退和思維遲緩等。

今天我們將在探討持續性失眠障礙與認知障礙之間的關係,並重點研究其與睡眠質量指標的關聯,以便更好地理解這兩個領域之間的相互影響。

一、失眠與認知障礙的關係

注意力和集中力:失眠患者常常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分散和易分心的特點。入睡困難和睡眠質量下降會導致睡眠剝奪,從而影響大腦的正常功能。注意力的減退可能會對認知任務的執行和完成產生負面影響。

學習和記憶:失眠患者的學習和記憶能力往往受到影響。研究表明,睡眠對於記憶的鞏固和信息的整合至關重要。失眠可能導致學習記憶的困難,包括學習新事物、保持注意力和集中力、回憶信息等方面的問題。

執行功能:失眠患者的執行功能可能下降,表現為決策困難、計劃能力不足和任務執行的困難等。睡眠質量下降和睡眠結構紊亂可能導致大腦執行功能的受損,進而影響日常生活中的認知和行為表現。

思維速度和靈活性:失眠患者的思維速度可能減慢,表現為思維遲緩和反應時間延長。此外,他們的思維靈活性和創造力可能受到抑制,難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和產生新的思路。

持續性失眠障礙可能引起大腦神經可塑性的改變。神經可塑性是指大腦適應和改變的能力。睡眠對於維持神經可塑性至關重要,而睡眠質量下降和失眠可能干擾神經可塑性的過程。

腦電活動:失眠患者的腦電活動模式可能發生變化。研究發現,失眠患者在睡眠期間的腦電活動可能表現出增加的高頻電活動和減少的低頻電活動。這些變化可能與認知功能下降相關。

神經遞質系統:失眠可能導致大腦神經遞質系統的紊亂。睡眠問題可以影響多種神經遞質的釋放和代謝,如穀氨酸、γ-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這些神經遞質的異常活動可能與認知功能的改變有關。

神經結構和連接:失眠可能導致大腦神經結構和連接的改變。研究發現,失眠患者的腦結構可能發生變化,包括海馬體、前額葉皮質和顳葉等腦區的改變。此外,失眠可能干擾不同腦區之間的功能連接,影響信息傳遞和整合。

睡眠質量下降:失眠患者常常面臨睡眠質量下降的問題,如入睡困難、睡眠維持困難和早醒等。睡眠質量下降會導致睡眠剝奪和睡眠結構紊亂,進而對認知功能產生不利影響。

睡眠結構紊亂:失眠患者的睡眠結構往往受到干擾,表現為快速眼動期(REM)睡眠和非REM睡眠階段的異常變化。這可能干擾了大腦不同睡眠階段的重要功能,如記憶鞏固和信息整合。

睡眠剝奪和破碎睡眠:持續性失眠障礙可能導致長期的睡眠剝奪和破碎睡眠。睡眠剝奪會對認知功能產生直接的負面影響,如注意力和工作記憶等方面的下降。

心理健康問題:失眠患者常常伴隨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抑鬱和應激等。這些心理健康問題可能與認知功能下降有關。焦慮和抑鬱等情緒問題可以干擾認知過程,並對大腦功能產生負面影響。

睡眠質量下降和睡眠剝奪:失眠導致的睡眠質量下降和睡眠剝奪可能干擾大腦正常的休息和恢復過程,進而影響認知功能。睡眠是大腦進行記憶鞏固、信息整合和清除代謝產物的重要時間窗口,而失眠可能破壞這些重要的睡眠功能。

神經遞質異常:失眠可能導致大腦神經遞質系統的紊亂,如GABA、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這些神經遞質的異常活動可能干擾認知功能的調節和執行,從而導致認知下降的出現。

炎症和免疫反應:失眠患者常常伴隨炎症和免疫反應的增加。炎症和免疫反應的激活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干擾大腦的正常功能,包括神經遞質系統、神經可塑性和神經結構等方面的改變,從而影響認知功能。

心理健康問題:失眠和心理健康問題之間存在著複雜的相互關係。焦慮、抑鬱和應激等心理健康問題可能干擾認知功能的正常執行,從而導致認知下降的出現。

二、睡眠質量指標的定義

入睡時間(Sleep Onset Latency,SOL):入睡時間是指從一個人躺下準備入睡到實際入睡所需的時間。通常以分鐘為單位進行測量。較長的入睡時間可能表明入睡困難或失眠的存在。

睡眠維持時間(Sleep Maintenance,SM):睡眠維持時間是指入睡後持續睡眠的時間,不包括清醒的時間。它通常以分鐘為單位進行測量。較短的睡眠維持時間可能表明睡眠中斷或睡眠質量下降。

早醒時間(Early Morning Awakening,EMA):早醒時間是指在早晨醒來後無法再次入睡的時間。通常以分鐘為單位進行測量。較早的早醒時間可能與睡眠問題、焦慮或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相關。

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睡眠效率是指實際睡眠時間占床上時間的百分比。它表示一個人在床上所度過的時間中實際入睡和持續睡眠的比例。睡眠效率較高通常表示較好的睡眠質量。

睡眠質量評估量表(Sleep Quality Assessment Scale):睡眠質量評估量表是一種常用的工具,用於評估一個人的整體睡眠質量和睡眠障礙的嚴重程度。常見的睡眠質量評估量表包括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睡眠障礙問卷(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等。

清晨狀態評價(Morningness-Eveningness Assessment):清晨狀態評價是一種用於評估個體對於早晨活動和晚上活動的傾向性的量表。它可以幫助確定一個人的「晨型」或「夜型」特徵,以及他們在不同時段的注意力和活動能力。

睡眠結構:睡眠結構是指睡眠在不同階段之間的分布和比例。正常的睡眠結構包括快速眼動期(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動期(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REM睡眠和NREM睡眠在睡眠質量和身體恢復上有不同的作用。

醒來次數:醒來次數是指在夜間睡眠期間被喚醒的次數。較多的醒來次數可能與睡眠中斷、呼吸問題、焦慮或其他睡眠障礙有關。

清醒時間:清醒時間是指在夜間睡眠期間醒來後保持清醒的時間。較長的清醒時間可能表明睡眠中斷或睡眠質量下降。

睡眠節律:睡眠節律是指一個人的睡眠-覺醒周期。它描述了一個人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段內睡眠和清醒的規律性。正常的睡眠節律對於維持健康的睡眠質量至關重要。

三、持續性失眠障礙與睡眠質量指標的關係

持續性失眠障礙是指持續的入睡困難、睡眠維持困難或早醒,並且對睡眠的問題感到痛苦和困擾,持續時間至少為3個月。

持續性失眠障礙常常伴隨白天的功能障礙,如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疲勞、情緒波動和日間嗜睡等。這些睡眠問題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和工作效能。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PSQI是一種廣泛應用的睡眠質量評估工具。它包括9個睡眠相關的子量表,如入睡延遲、睡眠維持問題、早醒、睡眠質量、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日間功能障礙和用藥情況等。

每個子量表的得分範圍為0-3,總分範圍為0-21。較高的PSQI總分表示較差的睡眠質量。

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睡眠效率是指實際睡眠時間占床上時間的百分比。

它反映了一個人在床上所度過的時間中實際入睡和持續睡眠的比例。較低的睡眠效率可能表示睡眠中斷和睡眠質量下降。

入睡時間(Sleep Onset Latency,SOL):入睡時間是指從一個人躺下準備入睡到實際入睡所需的時間。較長的入睡時間可能表明入睡困難或失眠的存在。

睡眠維持時間(Sleep Maintenance,SM):睡眠維持時間是指入睡後持續睡眠的時間,不包括清醒的時間。較短的睡眠維持時間可能表明睡眠中斷或睡眠質量下降。

早醒時間(Early Morning Awakening,EMA):早醒時間是指在早晨醒來後無法再次入睡的時間。較早的早醒時間可能與睡眠問題、焦慮或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相關。

醒來次數:醒來次數是指在夜間睡眠期間被喚醒的次數。較多的醒來次數可能與睡眠中斷、呼吸問題、焦慮或其他睡眠障礙有

關。

睡眠質量評估量表(Sleep Quality Assessment Scale):睡眠質量評估量表是一種常用的工具,用於評估一個人的整體睡眠質量和睡眠障礙的嚴重程度。常見的睡眠質量評估量表包括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睡眠障礙問卷(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等。

睡眠效率降低:持續性失眠障礙患者的睡眠效率通常較低。睡眠效率指實際睡眠時間占床上時間的比例。失眠患者常常經歷較長的入睡時間、多次醒來和早醒等問題,這會導致睡眠效率下降。

入睡延遲增加:持續性失眠障礙患者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入睡。入睡延遲是指從躺下入睡的時間到實際入睡所需的時間。入睡困難是失眠的核心特徵之一,患者常常在床上反覆翻來覆去,難以入睡。

睡眠維持困難:持續性失眠障礙患者的睡眠維持能力較差。睡眠維持困難是指難以持續入睡或在夜間頻繁醒來。失眠患者可能會在夜間多次醒來,導致睡眠中斷和睡眠質量下降。

早醒問題:持續性失眠障礙患者常常存在早醒問題。早醒是指在早晨醒來後無法再次入睡。失眠患者可能會在凌晨醒來,無法繼續入睡,這進一步影響了睡眠質量和睡眠時間。

睡眠質量下降:持續性失眠障礙患者的睡眠質量常常下降。睡眠質量指標如PSQI總分往往較高,表明較差的睡眠質量。失眠患者可能經歷多種睡眠問題,包括入睡困難、睡眠中斷、早醒和睡眠質量差等。

醒來次數增多:持續性失眠障礙患者在夜間可能經歷較多的醒來次數。醒來次數增多可能與睡眠中斷、睡眠質量下降和心理健康問題相關。

四、治療策略和干預措施

睡眠行為治療(Sleep Behavioral Therapy,SBT):睡眠行為治療是一種非藥物性的干預方法,被認為是治療失眠的首選方法。

它通過改變不良的睡眠習慣和行為,建立健康的睡眠規律和環境,以及提高睡眠效率和質量。常見的睡眠行為治療包括睡眠厭惡療法、睡眠時間限制療法、放鬆訓練和認知控制等。

睡眠厭惡療法:通過限制在床上的非睡眠活動,使床成為與入睡相關的刺激,增強床的睡眠聯結性。

睡眠時間限制療法:根據個體的實際睡眠時間,限制在床上的時間,以增加睡眠效率和減少清醒時間。

放鬆訓練:通過深呼吸、漸進性肌肉放鬆和冥想等技術,減輕身體和心理的緊張,促進入睡和維持睡眠。

認知控制:通過調整不良的睡眠觀念和期望,改變對失眠的恐懼和焦慮,以及採取積極的認知策略來應對睡眠問題。

藥物治療:在一些情況下,醫生可能會考慮使用藥物治療來改善持續性失眠障礙。藥物治療通常用於短期或間斷使用,以避免依賴和藥物濫用。

常用的藥物包括非苯二氮䓬類藥物(如唑吡坦)、非苯類催眠藥物(如苯海索)和部分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氟西汀)。藥物治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並注意藥物的劑量、療程和副作用。

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患者應對情緒問題和應激,減輕焦慮和抑鬱的症狀,改善睡眠質量。常見的心理治療方法包括認知行為療法、解決問題療法和心理動力療法等。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患者理解和調整睡眠觀念,提高情緒調節能力,減少焦慮和抑鬱,從而改善睡眠。

睡眠環境優化:保持安靜、舒適和黑暗的睡眠環境,避免噪音、光線和溫度的干擾。使用舒適的床墊和枕頭,確保床上用品的清潔和舒適。

規律作息:建立規律的睡眠-覺醒時間表,保持固定的起床時間,避免長時間的午睡和過度疲勞。避免在晚上過晚或過早鍛鍊,以免影響入睡。

飲食控制:避免過度飲酒、咖啡因和刺激性食物的攝入,如巧克力和辛辣食物。適量飲水,避免在睡前過多飲水,以減少夜間尿頻。

建立放鬆的睡前習慣:建立良好的睡前習慣,如放鬆熱水浴、溫和的伸展運動、聽音樂或冥想等。避免在睡前使用電子設備或進行刺激性活動,以促進身心放鬆和入睡準備。

結語:

持續性失眠障礙患者常表現出較差的睡眠質量指標,如睡眠效率降低、入睡延遲增加、睡眠維持困難、早醒問題、睡眠質量下降和醒來次數增多等。

睡眠質量指標的評估在診斷和治療持續性失眠障礙中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幫助了解患者的睡眠問題的嚴重程度、類型和治療效果。

睡眠行為治療是治療持續性失眠障礙的首選方法,包括睡眠厭惡療法、睡眠時間限制療法、放鬆訓練和認知控制等。

藥物治療在一些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但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並注意藥物的劑量、療程和副作用。

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患者應對情緒問題和應激,改善睡眠質量。常見的心理治療方法包括認知行為療法、解決問題療法和心理動力療法等。

生活方式調整如優化睡眠環境、規律作息、飲食控制和建立放鬆的睡前習慣等,對改善睡眠質量也起到積極作用。

了解持續性失眠障礙與睡眠質量指標之間的關係,有助於評估和治療失眠問題,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

個體化的治療策略和綜合干預措施是關鍵,包括睡眠行為治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

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與醫生密切合作,遵循治療方案,並採取積極的生活習慣和睡眠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