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

[方藥]:柴胡、枳實、黃柏、苦參、白芍、木香、烏梅、甘草。

[主治]: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證見腹痛、腸鳴、便後緩解,或大便伴粘液、膿血、或里急後重,舌淡紅或舌紅,苔白膩或黃膩,大便培養無致病菌生長。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編按]:根據本證的臨床表現,中醫認為與肝鬱、脾虛有關。即所謂"濕勝則濡瀉"、"痛責於肝,瀉責於脾"之說。本方由四逆散合痛瀉要方加木香、黃柏、苦參、烏梅等藥組成,具有疏肝健脾,理氣化濕之功效。

方二

[方藥]:白頭翁、白芍、白朮、雲苓、山藥、秦皮、黃柏、蒼朮、黃連、豬苓、扁蓄、木香。

[主治]:慢性結腸炎。中醫辨證為濕熱邪壅滯胃腸。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溫服。

[編按]:濕熱邪毒壅滯胃腸是引起慢性結腸炎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論治當以清熱利濕為主,佐以健脾和胃之品。本方諸藥配伍,恰合機宜,對慢性結腸炎證屬濕熱型者療效較好。

方三

[方藥]:黨參、苦參、仙鶴草、丹參、白蒺藜、白鮮皮、木香、延胡、檳榔、地膚於、地榆。

[主治]: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證見腹痛、腹脹,便帶粘液或便血,食少納呆,體倦,神疲懶言,舌淡苔白,脈細弱。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編按]:本方證脾胃氣虛為本,濕濁內阻為標,雖應標本兼治,但以治本為主。故宜益氣健脾,燥濕和中為法。曾報導以本方治療33例,其中30例症狀消失,大便恢復正常,3例症狀好轉。其中20例進行纖維鏡複查,腸黏膜充血,水腫消失者12例。

方四

[方藥]:黃芪、銀花炭、黨參、山藥、雲苓、白芍、薏米、山楂、木香、桔梗、甘草、砂仁。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編按]:本方功可健脾化濕,固腸止瀉,修復潰瘍。諸藥合用,補其虛,除其濕,行其滯,調其氣,活其血,解其毒,治療本病近期療效較好。

方五

[方藥]:黃芪、烏賊骨、菟絲子、土炒白朮、面煨木香、白及、柴胡、三七粉、白礬、赤石脂。

[主治]: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證見大便一日數行,純下膿血,或便中混有膿血及粘液,腹痛腸鳴,里急後重,伴食少納差,脫悶腹脹,肢倦乏力,經久不愈,漸見形體消瘦,神疲倦怠,腰膝瘦軟,畏寒、舌淡苔白膩,脈沉細。

[用法]: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編按]:本方證乃脾氣虧虛不能統血,運化失常,濕濁內生,腑氣不利,氣血凝滯所致。故治療之法理當健脾燥濕,理氣導滯。又因濕毒蘊結,損傷腸道,壅而成膿,膿血並下,故又宜排膿斂瘍,止血固脫。因此,本方對潰瘍性結腸炎確有積極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