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在我國是被納入管控的乙類傳染病,可預防可控制,但至今仍不能完全治癒。由於歷史原因和科普不足,我國目前的B肝人群總數仍有數千萬。這當中,分為B肝病毒攜帶者和B肝患者兩大類。
日常生活中,B肝朋友擔心自身病情發展的忐忑不安,和必需的B肝知識儲備不足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不少確診了體內有病毒的B肝朋友,拿著B肝五項或B肝病毒DNA的化驗單諮詢,是不是很嚴重了?該怎麼辦?
如B肝表面抗原的參考值,正常範圍在0.05以內,有的達到200以上,超標數百倍,特別是B肝病毒DNA,數值高達數億、數十億,看著就令人害怕和憂慮。那麼,怎麼看這些問題?
B肝朋友也有和正常人一樣的健康生活的權利,很可能是在其年幼,免疫系統未識別B肝病毒時,被B肝病毒鑽進體內,在肝臟安家後,形成很難對付的「B肝病毒母體」,利用自帶的DNA模板,通過肝臟大量的聚合酶,源源不斷複製B肝病毒,B肝病毒隨血液在體內遊蕩。
如果抽血專項檢查,會發現感染了B肝病毒,表面抗原或B肝病毒DNA的值會遠高於參考值,讓人擔心。其實,無論是表面抗原,還是B肝病毒DNA,只是反映了體內感染和複製的狀況,沒有辦法判斷B肝嚴不嚴重。如果此時體內沒有發生免疫清除,B肝朋友只能算是病毒攜帶者,無需治療,生活和健康人沒什麼區別。
換句話說,光靠表面抗原和B肝病毒DNA的數值,是不能判斷B肝病情嚴重不嚴重的,那些靠這兩個數值就讓治療、吃藥的醫生,不是庸醫就是另有所圖。
那麼,如何判斷B肝病情嚴不嚴重呢?主要看肝臟是否受損,是否被破壞,有幾個具體的反映指標:
1、基礎的指標,兩個,一個是谷丙酶(ALT),一個是穀草酶(AST),兩者都在肝細胞內,肝細胞受損,谷丙酶、穀草酶會相繼溜出來,滲到血液中。但由於穀草酶的位置比谷丙酶更靠里側,所以,穀草酶的數值明顯增高,說明肝損傷程度更重。
有一個重要的指標,穀草酶與谷丙酶的比值,即AST/ALT,在兩者都超出各自正常範圍的情況下,說明肝臟的確受損了,如果比值大於1、到了1.5,情況會更嚴重一些。
2、真切的指標,兩個,白蛋白、膽鹼酯酶。因為肝臟是人體「化工廠」,負責合成、解毒、代謝,自身會源源不斷產生新的肝細胞。白蛋白反映的是合成功能,當肝損傷持續進行,合成功能受影響,白蛋白會下降,多見於肝硬化階段。
如果更差一些,已到肝衰竭階段,此時肝細胞損傷嚴重,新補充的還未到位,則膽鹼酯酶也會和白蛋白一樣下降,這屬於肝損傷較為嚴重的階段。
3、警惕的指標,凝血酶原時間,源於肝臟會合成凝血因子,使人體凝血功能保持在正常水平,如果凝血因子不足,會引起血液凝固時長明顯變長,或皮下淤青。
通常來說,B肝已到肝硬化階段,出現失代償的情況,凝血因子就會不足,通過凝血功能檢查出來,那麼凝血時間就會很長,還伴有皮下瘀斑,通常用國際標準化的比值取代。
或者,脾腫大、脾功能亢進,刷牙的時候牙齦流血的情形,也能判斷個八九不離十。
4、直觀的指標,黃疸,這個通過外觀能看出來,鞏膜黃染,皮膚泛黃,在排除膽結石因素後,檢查膽紅素指標,是呈升高的狀態,但此時需要關注的是,谷丙酶是下降的。一旦出現升、降並存的狀態,很有可能就是肝衰竭了,說明肝細胞破壞較嚴重了。
當然,除了這4項內容,還要做更深入的檢查,如必需的醫學影像學檢查、甲胎蛋白檢查等,以便能全面掌握B肝病情是什麼水平,到了什麼程度,用什麼對策。
由於肝臟是沉默的器官,不舒服也不吭聲,所以,B肝朋友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還要做好定期檢查,不是靠B肝感染和複製的指標,如表面抗原、B肝病毒DNA來判斷,而是用反映肝損傷的指標、反映肝臟合成、代謝的指標綜合判斷,要注意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