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臁瘡

臁瘡:是發生於小腿下三分之一脛骨嵴兩旁(臁部)、踝部皮膚和肌肉之間的慢性潰瘍。相當於西醫的下肢靜脈性潰瘍。

常見症狀

(一)發熱

1.發熱者限制活動,宜臥床休息。病室溫濕度適宜,空氣流通,陽光充足。

2.出汗較多者及時擦乾皮膚,保持皮膚和床單位清潔、乾燥。

3.多飲水約1500ml/天,可用菊花、金銀花泡水代茶飲,以清熱解毒。飲食易消化,均衡營養,注意優質蛋白的攝入,如雞蛋、牛奶、瘦肉等。忌食海腥發物及辛辣刺激、助火食品,如牛羊肉、海魚、蝦、蟹、蔥、蒜、辣椒等。

4.及時就醫。


(二)瘡面腐肉未脫

1.保持病室空氣新鮮、流通,溫濕度適宜。

2.臥床時適當抬高患肢15~30°,以促進下肢血液回流。

3.瘡周紅腫灼熱明顯者,遵醫囑予清熱解毒消腫油膏貼敷,如金黃膏等,觀察有無藥物過敏等不良反應。

4.保持瘡周皮膚清潔乾燥,勿淋浴浸濕。


(三)瘡面新肌不生

1.遵醫囑中藥熏蒸治療每日1次。

3.及時換藥,膠布過敏者,用繃帶纏縛瘡面,使用彈力繃帶或彈力襪,注意纏縛的鬆緊度,肢端皮膚的色澤、患肢腫脹情況。


(四)瘡周癢痛

1.保持瘡周皮膚清潔、乾燥,避免摩擦。

2.戒菸、酒,穿著合適的鞋襪和棉製衣物,注意保暖,避免穿著化纖毛織品。

3.忌用熱水燙洗局部皮膚,避免搔抓,用力擦拭等加重損害。

4.家庭護理自我穴位按摩,可選擇足三里、三陰交、合谷等穴位。


健康指導

(一)瘡面護理

1.勤剪指甲,避免搔抓,注意肢體保暖。

2.每日清洗瘡面和瘡周皮膚,保持清潔、乾燥。


(二)生活起居

1.注意休息,適度活動;忌菸酒。

2.臥床時抬高患肢15~30°,觀察趾端血運是否正常。

3.避免久行久立、蹺二郎腿,腿部按摩,兩手分別放在小腿兩側,由踝部向膝關節揉搓小腿肌肉。站立時做踮腳運動,或做小腿的踢腿運動。

4.進行坐式八段錦、簡化太極拳鍛鍊。


(二)飲食指導

1.健康、合理飲食。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高維生素、高蛋白、高熱量、富纖維素、低脂飲食。忌食辛辣、油炸、燒烤、高脂肪食物及海腥鮮發物。

2.糖尿病患者飲食宜少食多餐,忌食碳水化合物高、纖維素低的食物。忌食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如牛油、肥肉、動物內臟等。大便乾結時,可適量增加堅果類食物和膳食纖維素,如燕麥、芝麻、紅薯、芹菜、杏仁等,但忌食花生米、核桃、杏仁、松子等堅果類食物。

3.便秘患者可多食香蕉、蜂蜜、芝麻等潤腸通便之品,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宜食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綠豆、芹菜、土豆、馬齒莧等。食療方:玉米赤豆粥,綠豆銀花湯等。


(三)情志調理

1.自覺地戒除不良心理因素,調和情志。

2.提高認知,增強治療信心。

3.注意個人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