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馬夢迪 記者 梁婧嫻

近日,浙江省人民醫院介入醫學科聯合腎臟病科成功使用二氧化碳(CO2)血管造影為一名慢性腎臟病患者實施了「零造影劑」下透析血管通路開通術——醫生往患者的血管里注入了大約20毫升二氧化碳氣體。手術十分順利,實現了腎功能零損傷。

顯影!血管里注入二氧化碳

李先生(化名)50歲,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慢性腎臟病5期,自體動靜脈內瘺術後1年,因超聲提示動靜脈內瘺血栓形成入腎臟病科治療。入院腎功能檢查示:肌酐949.6 µmmol/L,腎小球濾過率14.5 ml/(min·1.73m^2)。李先生動靜脈內瘺狹窄,有明確的手術指征,需要行血管造影明確診斷並行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李先生為慢性腎臟病5期,保護殘餘腎功能對他的生存質量仍具有重要意義,而常規血管造影使用的碘對比劑會加重腎功能損害,怎麼辦?

浙江省人民醫院介入醫學科劉涵博醫師提出,採用CO2作為顯影劑可以在引導手術的同時避免腎功能損害,尤其適合高風險對比劑腎病和對碘對比劑過敏的患者。

但李先生的家人有了疑問:「血管內真的可以注入二氧化碳氣體嗎,會導致氣體栓塞嗎?」

劉涵博醫師解釋說,室溫常壓下,1L水只能溶解30mL氧氣,20mL氮氣,所以空氣不能注入血管內。而血管造影中使用的高純CO2,溶解性是氧氣的28倍,在血液中高度可溶,30mlCO2血管造影劑量在30s~60s內完全溶解並經肺部排出。「因此CO2不會導致氣體栓塞。」

在聞曉燕副護士長協調下,腎臟病科沈曉剛醫師聯合劉涵博制定了詳細的手術計劃,術中採用CO2血管造影,清晰顯示狹窄病變血管,在影像引導下順利完成了血管通路開通,手術過程順利,患者無任何不適症狀,術後患者恢復良好,實現了腎功能零損傷。

術中CO2血管造影顯示透析通路吻合口狹窄

二氧化碳造影不過敏、無肝腎損害

介入醫學科主任陳駿主任醫師介紹,我國現有慢性腎臟病患者約1.2億,在終末期腎病階段需要通過透析或腎移植來維持生命。目前,自體動靜脈內瘺(AVF)是透析血管通路的首選,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是AVF出現血管狹窄時診斷的金標準。然而,在血管造影中常規使用的碘對比劑具有腎毒性,可導致急性腎損傷和慢性腎臟病的惡化。慢性腎臟病患者接受碘對比劑後發生對比劑腎病的發病率可達40%,會導致住院透析、長期腎衰竭甚至死亡的發生。

而與碘造影劑相反,二氧化碳分子量低、比重小,密度低於周圍組織,所以可以形成對比而顯影。CO2作為陰性對比劑的使用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其具有無毒性、無抗原性,不會引起過敏反應和肝腎功能損害,尤其適用於腎功能不全和對碘對比劑過敏的患者。

目前,CO2可用於靜脈系統和膈肌以下動脈造影,在特殊情況下,如碘過敏、甲亢、腎功能不全、移植腎、孤立腎等,CO2造影具有明顯優勢。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