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清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血透室)主任、風濕免疫科副主任 史振偉
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王冰潔
8月21日,四川成都一位32歲女性因長期熬夜造成免疫力低下,確診了過敏性紫癜。她表示,自己已有兩三年睡眠質量不佳,通常要到凌晨一點多才能入睡。今年7月,她發現腿部出現斑點,並伴有發癢,8月10日復發後,她決定去醫院就診,最終確診過敏性紫癜。
清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血透室)主任、風濕免疫科副主任史振偉告訴「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長期熬夜、失眠、深度睡眠少等情況可造成慢性睡眠不足,多會引發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併發症、易發怒、生活質量差、肥胖等問題。機體無法充分休息,便處於一種「免疫抑制狀態」,增加炎性疾病的患病風險。過敏性紫癜則是在免疫失調狀態下,因感染、藥物、食物過敏等複雜因素而出現的一種「免疫活化表現」,生成的大量IgA(一種免疫球蛋白)引發血管炎症反應,發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低熱、全身不適等前驅症狀。簡而言之,熬夜會造成免疫力下降,但過敏性紫癜反而是「免疫力增強」引發的,這兩者並不存在因果關係,所以四川那位女士確診紫癜跟熬夜無關。
過敏性紫癜多見於兒童青少年,是因為他們正在生長發育,免疫系統不穩定,抗原識別能力不高,容易出現「過激」反應。成人的免疫系統發育成熟,患病機率相對較小。過敏性紫癜的最典型表現是雙下肢對稱分布的紅色皮疹,稍高出皮面,壓之不褪色,起初多為鮮紅色,後逐漸變為暗紅色,最終呈褐色消退。按照具體表現,臨床將過敏性紫癜分為四型:單純皮膚型紫癜最常見,皮疹表現如上;除皮疹外,關節型紫癜患者的腕關節、肘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中大關節會有疼痛、腫脹;腹型紫癜患者常伴隨腹痛,甚至便血、腹瀉、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甚至發生腸套疊、腸穿孔;由於IgA會沉積在腎臟,可造成腎功能損傷,即紫癜性腎炎,是過敏性紫癜的最嚴重情況,患者可出現血尿、蛋白尿,嚴重時可發展為腎衰竭。需提醒的是,這幾種類型可單一出現,也可能混合出現。因此,確診過敏性紫癜後,患者一定要檢查尿常規和腎功能,查看腎臟是否已經受損。
在急性期,過敏性紫癜的治療以抗過敏為主,比如服用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物,或應用小劑量的激素,腹型紫癜患者需積極止血;過了急性期,皮疹會慢慢消退,關節腫痛可在4~6周內緩解。絕大多數患者經過積極治療、休息後,症狀會逐漸消退,多數可在8周內恢復。但已出現紫癜性腎炎的患者需進行腎穿刺,有助評價受損情況,如果是Ⅰ、Ⅱ級,多屬於輕微病變,可給予輕型藥物治療,一旦超過Ⅲ級,表明已出現腎臟損害,需運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避免日後發展為腎衰竭。
需提醒的是,由於過敏性紫癜屬於一種「過敏反應」,再次遇到相關刺激或過敏原時可復發,且確診年齡越小,復發機率越大。病癒後,患者至少隨訪半年,合併腎臟損害的需根據病情延長,同時加強生活管理,規避可能的過敏原,避免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讓免疫系統不再「草木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