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作為一種常見的乳製品,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還被視為日常補鈣的最佳選擇。然而,也有說法說飲用牛奶可能會增加患上肝癌和乳腺癌的風險。那麼這種說法真的準確嗎?


一、這些說法真的靠譜嗎?

01 喝牛奶導致癌症:不正確

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頻繁食用乳製品的人群,總體患癌風險會增加9%,肝癌風險增加18%,女性乳腺癌風險增加22%。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喝牛奶會引發癌症」

首先,膳食調查問卷收集到的信息存在很多誤差,其次,仍有其他因素未被排除,如過多攝入動物蛋白和精製糖,可能與癌症的發生相關。

研究作者也明確表示,該研究屬於觀察研究,存在一些限制,無法直接證明牛奶會導致癌症。


02 牛奶致癌與否:尚未有定論

最近幾年來,對於「牛奶是否會導致癌症」的研究眾說紛紜。有研究表示乳製品可能會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風險,但也有研究表明兩者之間沒有關聯,甚至可能減少乳腺癌的發生。

事實上,乳製品含有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其中一些化合物有助於預防癌症,而其他一些則可能對身體產生消極影響。

乳製品中的鈣、乳鐵蛋白和乳酸菌發酵物可以起到積極防癌作用,但相對而言,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含量可能對預防癌症產生較為負面的影響。

總的來說,目前牛奶和癌症的關係,並無統一的結論。

實際上,膳食指南根據多項研究結果進行評估,並基於分析人體營養供應需求的基礎上給出建議,每天攝入300毫升以上的液態奶完全可行。


二、喝牛奶的4大誤區

01 蔬菜補鈣比牛奶效果好

儘管某些蔬菜(如薺菜)的鈣含量比牛奶高,甚至高出3倍,但它們的鈣吸收率遠不及牛奶。

光從鈣含量來比較並不公平。畢竟奶是一種液體食物,相對來說,通過喝足夠的奶來滿足鈣的需求比較容易實現;而如果完全依靠蔬菜來攝入足夠量的鈣,卻面臨著較大的困難。

此外,蔬菜富含草酸,有可能對鈣的吸收產生影響。總之,牛奶和蔬菜我們都要吃,而且牛奶補鈣相對更便捷效率更高。

02 植物奶比牛奶更健康

植物奶是由豆類和堅果製成的飲品,如豆奶和杏仁奶等。相比牛奶,一般植物奶的蛋白質、鈣等營養成分含量較低,但飽和脂肪含量較高。

另外,通常的植物奶產品都會含有添加的糖分,從而增加人體對糖分的攝入量。

03 牛奶會添加激素

在一些國家,使用生長激素來增加奶牛的產奶量是合法的。然而,在國內,向牛奶添加生長激素是被禁止的。而且,性激素對於奶牛的產奶沒有任何益處,相反地,它們會抑制奶牛產奶。所以,我們無需過分擔心。

04 長保質期牛奶含有防腐劑

純牛奶的保質期的長短與防腐劑無關,幾乎市場上所有純牛奶的配料表中都沒有防腐劑成分。牛奶的保質期長短取決於處理牛奶的滅菌方式。

一般情況下,巴氏殺菌法,能確保牛奶冷藏保存2—7天;超高溫滅菌法,能使牛奶常溫儲存6個月以上。


三、這種奶不是牛奶,要少喝

根據國家標準《含乳飲料》,含乳飲料屬於一種飲料,其主要原料是乳或乳製品,配以適量水和輔料進行配置或發酵。由此可見,含乳飲料其實是飲料的一種,而不屬於乳製品。

通常情況下,含乳飲料的配料會以水為主要成分,並在其後添加大量糖和添加劑。

另外,乳飲料和純牛奶之間的蛋白質含量差異很大,其營養價值無法相提並論。長期飲用乳飲料不能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並可能增加患上齲齒和肥胖等風險。

喜歡喝牛奶的各位,請放心大膽地喝吧!作為優質蛋白,不僅美味還補鈣。保持營養平衡,今天你喝牛奶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