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3D列印技術已經引領了醫學領域的一場革命,為醫學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記者近日在江大附屬醫院採訪獲悉,3D列印技術在神經外科尤其是臨床神經外科已經得到應用廣泛,藉助此技術,醫生們可以術前演練、術中引導,為患者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和指導治療。

突發:手腳麻木抽搐

16歲的男孩陳華(化名)半年前左手有麻木的感覺,但每次都只有十幾秒,因此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今年暑假出去旅遊,在回無錫的大巴車上,突然出現半邊手腳持續一兩分鐘抽搐的情況,父母感覺不對後立即送到當地醫院。通過檢查發現,陳華的大腦功能運動區有占位,醫生判斷可能是低級別膠質瘤引發的抽搐,這種症狀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癲癇。

江大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吳衛江告訴記者,從外院轉入醫院接診陳華後,一系列的影像學檢查發現陳華腦部的這個占位位置非常刁鑽,在右側大腦龐中央小葉,這個區域主管左下肢運動和感覺,當占位壓迫神經就會出現左下肢抽搐,而此病也只有通過手術才能解決。吳主任說,對於腦部切除腫瘤手術來說,腫瘤的中心和大腦皮層之間最短距離是最佳手術通道,但由於陳華的腫瘤位置不允許,卡在運動區,只能選擇從大腦後面非功能區進入大腦,而大腦又是一個球狀,如何定位、精確鎖定位置關鍵所在。

腦部3D模擬圖

腦部腫瘤:手術提前「可視化」

3D列印術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術前,醫生們根據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數據進行3D融合,真實再現患者的大腦結構組織,根據患者頭顱形狀做一個1:1的3D導引板模具,手術設計避開重要血管、神經等,在患者頭上打Mark點,在正確定位下,從頭皮找到穿刺進入點,以最小創傷通過腔鏡和顯微鏡技術完整切除腫瘤。他說,術中還進行神經電生理監測和皮層腦電圖監測,一來防止腦部功能區是否損傷,二來明確癲癇病灶是否完全切除。他解釋,癲癇的治療不僅要保住大腦區域的功能,切除病灶,更重要的是病灶波及到的其他神經活躍部位的組織也要清除乾淨,否則容易復發。

腫瘤術前規劃

他告訴記者,癲癇是一種常見、複雜性疾病,如外傷、腦出血、感染性疾病等都會引發。而癲癇表現的症狀也不僅僅局限於口吐白沫、抽搐等。他舉例,臨床診療中有一名20多歲的小伙因為頻繁尿床,通過檢查發現其腦部顳葉海馬區出現血管瘤,腦電圖顯示異常,最終證實癲癇導致尿床。

三叉術前導引板和入路設計

三叉神經痛:一針穿刺見效

無獨有偶,除了腦部手術,三叉神經痛的治療中,3D列印術也「功不可沒」。一名70多歲的女性,右側面部疼痛十年,半年前疼痛感加重,藥物已經無法緩解,於是前往江大附院神經外科尋求幫助。吳衛江介紹,患者由於身患子宮內膜腺癌,經過化療、放療,身體耐受力不好,無法接受常規的開顱根治性微血管減壓術,他們採取了創傷小、恢復快的半月節球囊壓迫術。在3D列印術的幫助下,醫生們術前精準定位,設計導引板模具、手術路徑,從下頜角旁穿刺,一針到達指定三叉神經節分布的卵圓孔,通過3-5分鐘的衝擊,讓這一部位的神經功能喪失,徹底解決了疼痛。以往,醫生則需要在X光透視下各種角度多次穿刺尋找點位。

術中導引板引導下穿刺

據悉,3D列印技術在醫療領域中的發展不僅使醫生能夠更好地服務於患者,也帶來了更好的治療體驗,為患者帶來了新的生命希望,該技術在神經外科尤其是臨床神經外科應用廣泛。術前,醫生可以在模型上對腫瘤進行定位和觀察,更好地了解腫瘤的位置、大小、形態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係等信息,選擇手術方式和設計手術方案,為手術做好充分的準備,提高手術的成功率。醫患溝通中,醫生能夠藉助3D列印的模型更直觀、更清晰地向患者描述其具體病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季娜娜

校對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