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行醫治病的過程中,提到胃就很難不與脾一起聯想,脾主運化,中醫稱其為「氣血生化之源」,脾如果出現問題,對身體其他器官也會有所影響,許多疾病都可能是因為脾虛所引起。而現代人多脾虛,是因為各種不良生活習慣,飲食、作息不規律所致。

而一旦出現了脾虛的情況,我們也自然而然會想方設法去補脾。但是往往會出現我們在進補了很多補脾的藥品之後,卻越來越上火,脾胃的情況也沒有得到好轉的情況。這是我們的脾胃本身吸收能力就存在嚴重不足,還一味地接受各類補藥,所導致的虛不受補的現象,脾胃吸收不了的各種成分囤積在體內,無法吸收也難以排出,自然就會引發各類疾病。

現在就為大家介紹一組俞老臨床常用的特效組穴「補脾七穴」,穴位簡單,卻是多年經驗總結,各穴皆有深意,建議大家收藏學習起來。

一、太白穴

出自《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經。輸(土)、原穴。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跖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太白穴。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氣也。太白穴名意指脾經的水濕雲氣在此吸熱蒸升,化為肺金之氣

太白穴是人體健脾要穴,能治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虛如先天脾虛、肝旺脾虛、心脾二虛、脾肺氣虛、病後脾虛等,並有雙向調節作用,如揉此穴腹瀉可止,便秘可通。


二、天樞穴

天樞穴,出自《靈樞·骨度》,別名長溪、補元。屬足陽明胃經。位於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

天樞穴是人體胃經上的要穴,是陽明脈氣所發之處,經常刺激它,可以起到健脾和胃、通調腸腑的作用。


三、公孫穴

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經。足太陰之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沖脈。在足內側緣,當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布有隱神經及腓淺神經分支,足背靜脈網及跗內側動脈。

公孫穴是以水濕風氣的形式運化脾經之氣。可以起到健脾益胃,通調經脈的顯著作用。


四、中脘穴

中脘穴,意指任脈的地部經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質為任脈上部經脈的下行經水,至本穴後,經水繼續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脈下部的巨大空腔。

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用。


五、足三里

「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足三里,是中醫界公認的,治病、養生、保健的第一大穴。每日十分鐘,相當於每日喝雞湯,大補身體、健脾胃,提高免疫力,避免大病

足三里穴為胃經合穴,按足三里的時候要同時往上方使勁,腹部正中出現不適,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內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時往下方使勁,這叫「理下」。


六、陰陵泉

陰陵泉,在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是足太陰脾經的合穴,具有補益脾氣、清熱利濕之功。中醫學認為口角流涎和脾胃積熱或脾虛不斂相關,且足太陰脾經「連舌本、散舌下」,直接與唾涎生成相關。

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尿瀦留尿失禁、尿路感染、陰道炎、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


七、章門穴

章門穴位於人體的側腹部,當第 11 肋游離端的下方。取穴時,把一隻手向上手心貼在臉上,下面肘尖對應的位置即是。


章門穴為足厥陰肝經經穴,同時它還是脾經的募穴,脾經的氣血聚集在這裡。


中醫有「脾胃虛,百病生,諸病從脾胃論治」之說。上至高齡老人,脾胃虛弱,腹脹便秘;下至嬰幼孩童積食,食欲不振,大便不通。更有三高患者,肥甘厚味,中焦食滯,噁心嘔吐,脘腹脹滿,口臭便干,睡眠不安和手腳心發熱等症狀,都可以用上此套特效穴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