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一樓急診診室外,家長帶著孩子候診。南方周末記者 黃思卓/攝

「果然又是支原體!」2023年10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的丁國棟醫生,原計劃上午看30個特需號,臨時又加了10個號,一直看到下午一點才結束。

「我們科的醫生基本上每天號都掛滿,住院床位也非常緊張,有些小朋友可能要等好幾天,才能住進來。」丁國棟是兒童呼吸科副主任醫師,他和同事們這樣超負荷的工作節奏,從9月中旬就開始了,「現階段,兒童呼吸科的住院患兒中,幾乎90%都是感染的肺炎支原體,而且肺炎支原體的耐藥情況很多」。

肺炎支原體直徑50-300納米,近乎人類頭髮絲直徑的千分之一,是一種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由這種微生物引起的肺炎,是中國5歲及以上兒童最主要的社區獲得性肺炎(指在醫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實質炎症),多發於秋冬季。

自九月開學季以來,不只上海,北京、河北、江蘇等多地醫院都出現肺炎支原體患兒較多的情況,而且呈低齡化特點。據央視新聞10月13日報導,近期全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發病率整體上升,肺炎支原體進入多發季,患兒需及時就醫、對症用藥。

「您前面有246位」

10月15日下午四點前,秦楠楠終於給兒子掛上了號,此時北京兒童醫院一位副主任醫師的號已經排到第556號。候診過程中,她發現有人已經拿到800多號。好不容易到了採血環節,秦楠楠拿到了第1310號,號碼條上還貼心標明「您前面有246位」。

北京兒童醫院呼吸科主任徐保平10月13日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9月以來,該院發熱咳嗽門診的日接診量在3000-4700人次,其中20%的病人支原體抗體檢測為陽性。

南方周末記者發現,院方特意在一面牆上貼著提示,「近期就診患兒數量大幅上升,醫院已經調配全院醫護人員連續加班支援門診,竭盡全力保證患兒就醫需求,請您理解並耐心等候。」

「北京兒童醫院專門開了一個發熱咳嗽的門診,做得有點像方艙,另一邊普通門診也是一樣人頭攢動,當天光是抽血化驗,我們就等了近兩個半小時。」秦楠楠說。

同樣排長隊的還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10月16日傍晚,接近下班時分,該院位於一樓的急診和二樓的兒內科門診,擠滿了來看病的家長和孩子,找不到空座位的人只能暫時坐在走廊地上休息。這一天上海的氣溫只有20攝氏度左右,但不少人的汗水早已浸濕了額前的頭髮。

新華醫院的兒科全國聞名,外地來看病的人多,還有一些基層醫院治不了就轉診來的病患。丁國棟對南方周末記者感嘆,最近全院醫護人員白天只要有空,都去門急診支援,夜間都有很多醫生留下來加班,看門急診或者收患兒住院,「病人實在太多了」。

「耐藥好些年前就有了」

和一般的細菌性肺炎不同,由於肺炎支原體沒有細胞壁,普通家庭所熟悉的青黴素和頭孢,對肺炎支原體完全無效,原因是這類抗生素都是以細胞壁作為靶點。

一般來說,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如阿奇黴素、紅黴素,目前是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首選治療藥物。但讓許多兒科醫生頗感棘手的是,肺炎支原體的耐藥情況較為普遍,也就是說,用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療效不佳,甚至無效。

國家衛健委在2023年2月發布的《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療指南(2023年版)》也指出,國內對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耐藥的感染較普遍,可能是導致重症肺炎支原體肺炎等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肺炎支原體的耐藥情況並不是今年才有的,好些年前就有了。」丁國棟主任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所在的兒童呼吸科病房主要是收治一些病情較重的患兒,這些患兒大多數做了耐藥基因檢測,結果顯示,幾乎90%都是肺炎支原體的耐藥情況。

2023年發布在《中國病原生物學雜誌》的一篇論文指出,近年來耐藥株檢出率越來越高,一項寧波地區2019-2021年住院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研究顯示,耐藥率超70%。

這樣一來,臨床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病情和年齡,適當選用二線藥物,比如四環素類抗菌藥物(多西環素和米諾環素等)或者喹諾酮類的藥物抗感染治療,同時加用糖皮質激素抑制機體過強免疫炎症反應,減緩肺內、肺外的併發症進展和嚴重程度。

此外,在當下氣溫變化較大的季節交替時期,合併感染對免疫力較差的孩子也是巨大的挑戰。就在兩三天前,丁國棟在病房查看的一個患兒,同時感染了耐藥肺炎支原體、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衰竭,情況十分危急,「同時合併感染多種病原體,一般會比單一感染要嚴重」。

因此,丁國棟提醒,除了保持衛生習慣,做好日常防護之外,現在正逢流感疫苗接種之際,家長可以帶小朋友及時接種疫苗。

北方冬季高發,南方夏秋季高發

和新冠病毒感染類似的是,感染肺炎支原體並痊癒後,體內抗體水平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下降,存在再度感染的可能性。

秦楠楠的兒子7歲了,這不是他2023年第一次感染肺炎支原體,在這波流行季前已經得過一次,所以家裡人沒有太過於慌亂,心裡對孩子的症狀表現比較有數。

10月12日,北京疾控中心在其官方微信號發文稱,肺炎支原體感染可全年發生,北京地區每年8月到12月是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高發期,一般在每年11月左右達到高峰。

「肺炎支原體是北京地區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體。肺炎支原體分為I型和II型共兩種亞型,目前北京市主要流行亞型為I型。」該文表示。同時,根據北京疾控中心10月13日發布的疫情周報,手足口病是10月2日-8日那周報告發病數最高的傳染病。

肺炎支原體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在咳嗽、打噴嚏、流鼻涕時的分泌物中均可攜帶病原體。但它並非法定傳染病,所以地方疾控中心不一定監測。

「疾控中心反饋說,肺炎支原體往年都會有傳播,但暫時是沒有納入到監測範圍,因為需要監測的都是按照政策需要監測的相關傳染病。」10月17日,廣州衛生熱線工作人員答覆南方周末記者稱。

上海市兒童醫院團隊2023年1月發表的一項回顧性分析顯示,不同地域的氣溫、濕度等都可能影響肺炎支原體的流行,中國南、北方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高峰不同,北方地區冬季高發,南方地區夏秋季高發。

「各類呼吸道傳染病都變多了」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看到此番支原體疫情來勢洶洶的情形,不由得想起上半年流感暴發,當時部分地區還一度出現檢測試劑熱銷、疫苗斷貨(詳見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兩周千起,甲流來襲:試劑熱銷,「神藥」遭搶,疫苗斷貨》)。

「今年其實各種呼吸道感染病都挺多的,如流感、普通感冒等等。過去三年人們的防護做得比較到位,人群流動減少,以至於很多人體內的抗體水平下降了。」李侗曾對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尤其像一些年紀較小的兒童,生活中接觸各種病原體少,體內缺乏抵抗力,而肺炎支原體感染後,小朋友發燒、咳嗽症狀很明顯,家長很擔心,所以就診比例高。好在這種呼吸道傳染病一般情況下都是自限性的,很快身體就能抵抗住「外部襲擊」。

「兒童醫院每年冬天都忙,今年是秋天就開始忙,(現在)綜合醫院還好,成年人就診數量沒有增加太明顯。」李侗曾更擔心的是,隨著這波肺炎支原體流行在11月份左右結束,年末的流感和新冠疫情是否會捲土重來,「大家的防護措施還是不能放鬆」。

(為保護患者隱私,秦楠楠為化名)

南方周末記者 黃思卓 南方周末實習生 習麗傑

責編 曹海東